分享
2017年03月04日14:18 长江网-武汉晚报

分享

  原标题:2000元存20年利息仅112元

  本报讯(记者石伟) 昨天,67岁的武汉市民钟婆婆还没想好,是否接受银行给出的一番解释。20年前,她在银行存了2000元钱,原以为会按照定期存款拿到利息,没想到结果并不是这样,银行给的利息仅112元钱。

  1997年2月3日,钟婆婆把手中的2000元积蓄存进了中国农业银行,存款性质为“通知存款”。“当时的银行营业员告诉我,‘通知存款’就是根据存款时间长短的不同,利息会按照定期利率或者活期利率来计算。我这笔存款,存满3年之后如果不取出,就会转成定期存款,不管什么时候取,就按照取款当日的定期存款利率和存款总时间来计算利息。如果3年内取款,就按照活期利率计算利息。”钟婆婆说,这笔存款放在银行里,她一直没有查看,也没取过钱。直到今年2月份,她为了给女儿凑装修款,想把款取出来。

  “刚好存了20年。我心里盘算了一下,刨除前3年,应该还有17年的定期利息可以拿。”钟婆婆说,她到银行提供了存款凭证之后,营业员算出她的利息扣除税金后为112.12元。钟婆婆当时觉得,实际利息比她预计的少太多,就提出了质疑。

  “回家后,家人说银行肯定算错了。银行也给我打电话,说重新核实了一下,应该是200多块的利息,还发给我一个计算表。我看不懂那个表,也不知道他们两次算出不同数额的依据是什么。”昨天,钟婆婆带着前一次的取款凭证,再次来到中国农业银行询问其中缘由。

  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已经了解相关情况,并拿出一本2010年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的《操作手册》解释说,在2000年前,很多银行都存在“通知存款”这种存款业务,当时各家银行执行的利率不同。“我问了我们银行的老前辈,说是1997年左右的‘通知存款’,应该是存款时间在3年之内的话,按照定期利率计算利息,3年之后按照活期利率计算。与钟婆婆所记的方式正好相反。因为年代久远,利率也一直在变动,没有形成文字东西。现在一时无法找到1997年我们银行对通知存款这种业务的具体解释和操作规范。”

  这位工作人员介绍,后来中国人民银行专门出台了统一的《操作手册》,对这一业务的执行进行了统一规范。武汉晚报记者看到,根据这本《操作手册》,“通知存款”的利率计算方式确实与该工作人员所说一致。

  “因为当时条件有限,很多储户登记信息太简单,出现政策变化,无法及时直接通知储户。”该工作人员介绍,第一次计算的112.12元利息,也是因为电脑系统无法识别这种存款类型,根据一般存款计算出的数额。接到钟婆婆的质疑之后,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人工方式,参考不同的时间段,重新核算出了282.73元这一数额。

  钟婆婆表示,尽管这不是一笔太大的金额,但出现这样的“意外”让她心里不舒服,她要考虑之后再决定是否接受重新计算的利息。

责任编辑:刘光博

相关阅读

领导没大格局,团队定一塌糊涂

跟格局小的人打交道,就像被缩骨伞夹住脑袋一样不痛快。

特朗普上任两周签8条行政命令

号外号外,特朗普又出行政命令啦!行政命令有多强,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是XX你就坚持60秒!

解读《西游记》官场文化

吴承恩的人生经历,决定了《西游记》背后必然影射着中国特色的官场文化。

村民为何自掏腰包改造小镇?

没有石油的生活,可能比如今这种依赖石油的生活更加有趣和充实。

  • 刷信用卡的你,怎能理解偷厕纸的父母
  • 雍正年间王爷府因何突然搬家
  • 全民故事计划:做房地产美梦的青年人
  • 这个男人捡了一块肥皂就改变了命运
  • 为什么付出的越多,伴侣反而不珍惜
  • 只深入南疆,和田玉在这竟卖的这么便宜
  • 新浪首页 我要评论 分享文章 回到顶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