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森森的铁栅栏后面每年有多少瘾君子命赴黄泉
据《洞察》杂志报道,过去10年中全美狱中服刑犯人中至少有188人因过量吸食毒品而命赴黄泉。而所有这些死亡案例原本都可以通过监狱方面对毒品的监管或者对吸毒人员进行戒毒治疗而加以避免。与此相反,监狱的劳教人员对于此类死亡案件有意隐瞒,更有甚者对尿检大肆攻击,称此种检测方法根本无法有效检测出瘾君子的吸毒状况。
然而纸终究包不住火,无论是记者的明察暗访还是刑满释放人员的现身说法,所有的 迹象都表明在美国的某些州立监狱里,吸毒已经成风。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关在戒备森严的监狱里的犯人是如何得到毒品的?监狱方面为何非但不对狱中吸食现象进行制止,而且还一再对此隐瞒!到底谁在从中受益?
曲折的调查
《洞察》杂志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州立监狱不仅不对吸毒致死的案件进行追查,而且对于缴获上来的毒品连一套登记备查的账目都没有建立。
9个月前,《洞察》杂志按照美国联邦政府制订的“自由信息法案”(FOIA)向全美50个州的监狱发去调查问卷,要求对方如实回答1990-2001年度内发生的因过量吸毒致死的案例。
最先交回问卷的是马里兰州和俄勒冈州,可是剩余的各州则远没有那么配合。有些借口没有保留当年的详细记录,有些干脆公然违抗“自由信息法案”,反过来质问谁给了《洞察》杂志这么大的权利。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纽约州立监狱开创了公共信息调查收取费用的先河,该监狱在“勒索”了99美元的“信息费”之后,给《洞察》杂志寄来了一大堆与过量吸毒毫无关系的旧文件。
从收上来的40个州的问卷来看,几乎所有的监狱对狱中自杀和感染AIDS的统计颇为详细,而过量吸毒致死的数据则远为粗略。其中只有24个州报告了过去10年中狱中犯人因吸毒过量致死的情况。而对于总共188起过量吸毒致死案例,许多专家居然认为“这很正常”。
从事犯罪研究多年的克里斯·曼顿教授认为,相对于全美各监狱里100多万犯人以及每年70%的流动率来说,这188起吸毒致死案例只能看作个别现象。
美国民权联合会的专家卡伦·哥奇则认为,虽然吸毒致死的概率相对较低,但暴露了全美狱内吸毒现象的普遍性,况且还有那么多瘾君子吸毒致死被隐瞒漏报,或者被有意归入其他类的死亡中。因此所有出了问题的监狱都应该深刻反省,找出其背后的社会历史原因。
加州高级法院的法官格雷同意曼顿教授的观点,即吸毒致死率相对来说很低,但是暴露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在美国的监狱里获取毒品是件非常容易的事情。他认为只要毒品能带来巨大的利润,而且又有这种需求,那么就必然会有这方面的供给。正是这种供求法则使得一切监狱制度、电丝网、铁窗、荷枪实弹的看守都形同虚设,毒品交易、滥用毒品以及过量吸毒致死,所有的一切都似乎是一种必然。
疑云重重的监狱毒品
那么,犯人是如何在看守的眼皮底下吸上毒的?毒品是如何进入监狱的?犯人是如何为毒品买单的?他们又是从哪里得到注射针具的?这一个又一个问题,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犯人是如何在看守的眼皮底下吸上毒的?据前亚利桑那州的监狱官乔·哈沃德透露,犯人通常是先通过主动为看守打杂跑腿以便和后者“套磁”,接着便试探性地问那些年薪仅24000美元的监狱雇员是否愿意开“宝马”车。此时对方多半会“心领神会”,可是一旦“上了贼船”,要想“解套”几乎是不可能的了,这就叫“拿人家的手短”。犯人往往会威胁道,要么和他们合作,倒腾毒品,要么把这事捅出去,弄个鱼死网破。到了这个地步,上了钩的看守对犯人的吸毒贩毒行为也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些毒品又是如何进入监狱的呢?《洞察》杂志调查后发现,毒品进入监狱不外乎3个途径:探视者、毒品贩子以及监狱看守。据一位已经退休的纽约警察布兰森介绍:“犯人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他们不大可能到处乱跑。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只有通过探视者、邮件或者电话。探视者往往将毒品隐藏在手表和鞋子里,然后再交给犯人。或者假装热吻,将口中用气球装着的毒品传给对方。犯人此时会将毒品连同气球一起吞下,以逃避探视结束时的检查。等返回牢房时,他们再通过喝热水的方法将气球吐出来。”
据一名因杀人抢劫已经在监狱里度过17个年头的犯人透露:“毒品还可以通过网球来传递。事先有人将毒品装进一个网球中,然后再把它扔进院子里。这时在院子放风的犯人就会捡到它。”他接着说:“实际上探视者只能带进极小一部分毒品,而真正的大头是由看守带进来的。说来令人难以置信,那些监狱里的毒贩子常常是由狱内的护士和教师充当。只要付钱,你可以得到任何你想得到的东西,无论是可乐还是海洛因。你可以将药丸状的海洛因压碎后再进行注射。”
监狱里犯人是如何为毒品买单的,也是一个问题。每一个犯人都有一个存款账户,他们从亲友家人那里得来的钱和以前自己在服刑期间工作的微薄收入都得存在上面。但是存钱容易取钱难,犯人的每一笔支出都必须汇报其支出的用途以及收款人是谁,因此支付毒资显然不能用此种途径。
监狱里的毒品可谓比黄金还稀贵。一公斤海洛因的市价为8000美元,一公斤可卡因为2.4万美元,可是一到监狱里价格立马翻个跟斗。尽管犯人是不允许拥有现金的,可是说起隐藏钞票来真可谓“八仙过海”。有人将票子卷起来塞进钢笔套里,有人将它藏在书的封面里,有人干脆一口吞进肚里,还有人更绝,将纸币塞进直肠里。其实支付毒资的方式不只是现金,前段时间香烟在监狱内同样也是“硬通货”。只是近年由于民主党议员提出监狱内禁止吸烟的建议后,这种“硬通货”才改了样。
毒资有了,毒品也有了,但是没有毒具也是枉然——毕竟注射海洛因需要针管呀。那么,犯人们是从哪里搞到注射针管呢?据那些“过来人”透露,针管来自那些身患糖尿病的“狱友”的“有偿赞助”。那些没有弄到针管的犯人便土法上马,用回形针自制注射用针一样管用。局外人很难想象那些瘾君子为了得到所谓快感他们将全身上下扎得密密麻麻全是针眼,而为了掩盖这些针眼,他们又在身上文满各种花纹。毒瘾发作时,甚至朝颈部的主动脉扎去也在所不惜。
没完没了的反毒战
克里斯·曼顿教授认为:“当你把吸毒者关进大牢里的时候,往往会引进更大的麻烦。因为在牢里那种氛围下,吸毒者更容易得到毒品,而相应的戒毒治疗又时常跟不上。而如果没有相应的治疗措施,那些刑满释放的人员没过多久又会重新入狱。”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让人困惑不解的问题——关押一名犯人的费用是每年3万到5万美元,而戒毒治疗仅需5000美元。为什么不花少量的钱,却明知起不到任何效果而把大把的钞票白白扔进水里?
监狱看守威廉·菲尔伯特一语道破天机:“有谁乐意浪费人力、物力、财力为一名还有七八年刑期的犯人治疗呢?我们宁愿到他离出狱还有3个月时替他治疗。”他说,一旦犯人被发现吸毒,将受到监狱方面的重处。比如剥夺其被探视权以及收看电视的权利。但是这种种处罚收效甚微。
为了加大反毒力度,各大监狱纷纷采取了各种先进防范措施。马里兰州不仅有42条缉毒犬,而且还装备了灵敏的检测仪器,就连美钞上的一点点毒品也可以一清二楚地检测出来。此外,马里兰州监狱还致力于对毒品的综合治理,比如与州警察局和其他缉毒部门联手等等。
马里兰州同时还加大吸毒者的尿检力度。共有3种检测形式:突击检测、例行检测以及电脑随机检测。该州监狱负责人颇为得意地称,自打有这些五花八门的尿检,监狱内吸毒率猛降了33%,跌到1.4%,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3.7%。
可是据一名来自纽约的毒品检测专家称,“指望尿检能提供可靠的结果是非常可笑的。一般来说,海洛因在体内只能停留24至72小时,此后便分解掉了。如果犯人在此期间饮食醋或柚子汁的话,分解的速度就更快了。所以尿检很容易被蒙骗。如果想用这种方法得到准确的结果,那就必须天天检测,而这在实际操作中根本不可行。”
宾夕法尼亚州监狱并不相信尿检。1996年该州监狱系统破天荒地使用了毛发检测,以此作为是否吸毒的依据。据专家称,如果用普通尿检的方法根本不可能检测几个月前的吸毒情况,而只能检测到最近几天的状况。就拿1996年的一次监狱吸毒大检查来说,如果用传统的尿检得到的结论是没有人吸毒,可是用毛发检测的方法发现,7.8%的犯人检测结果呈阳性。监狱吸毒的情况非常严重。
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因此下决心扫除监狱内的吸毒现象。它们增加了缉毒警犬的数量,为州内的26座监狱添了新装置并且对所有的服刑人员亲属探视活动进行了录像监控。在马里兰州,犯人吸毒只是受到处罚,可是在宾州犯人还将受到强制戒毒治疗。如果犯人拒绝,他们将不准被保释。现在,该州监狱吸毒犯人的复吸率已经由1995年的50%下降到39%,整个监狱犯人的吸毒率也下降到了1%。针对宾州的成功经验,马里兰州政府表示也要效仿。本报特约记者 桂亮
春节不上网?现在预订祝福!短信5折起大奖等着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