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洛杉矶时报》3月9日一篇题为《美国制定使用核武器计划》的文章,披露了五角大楼一份核战略机密文件的部分内容,令世界媒体竞相转载评论。不过,不少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应冷静客观地看待变化中的美国核战略。
文章惊人之语
“布什政府已责成军方制订应急计划,以便至少可对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和制造较小型核武器”
《洛杉矶时报》9日报道的惊人之处在于其中这样一段话:“据本报获得的五角大楼一份秘密报告说,布什政府已责成军方制订一些应急计划,以便至少可对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和制造可在某些战场条件下使用的较小型核武器。”文章援引这份题为《核态势回顾》的报告说,美军可以在以下三种情况使用核武器:针对能够阻止非核武器进攻的目标、对核武器和生化武器进攻进行报复和“在军事局势发生剧变的情况下”。报告同时开列了可能遭到打击的国家的名单,认为美国军方必须准备在紧急状况下对中国、俄罗斯、朝鲜、伊拉克、伊朗、利比亚和叙利亚这7个国家使用核武器。
文章说,这份秘密报告是今年1月8日提交给国会的。此前美国官员们早就承认,他们已经有了袭击俄罗斯计划的具体内容。五角大楼官员还常常谈到使用核武器摧毁深藏在地下的通道,以及地洞中的设施等方面的好处,而许多国家一直在这样构筑防御设施,特别是在1991年海湾战争之后。五角大楼官员认为,五角大楼需要实行“全方位的威慑”————这就是说,拥有各种类型的武器,使潜在的敌人认为这些武器可能是用来对付他们的。他们还指出,核武器会释放出强大的冲击波,这种冲击波能够摧毁深藏在地下的设施。由于大型核武器具有那么多的破坏性的副作用,从摧毁到释放热量,还有核辐射,以致使这些核武器成了“自我威慑”。
分析家认为,《洛杉矶时报》文章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关注,在于它透露了《核态势回顾》列出的可能遭到美国核武器打击的国家的名单。其他内容实际上则同美国媒体和政府官员过去经意不经意地透露的情况大同小异。
开列名单是否意味着某种严重的事态?一些俄罗斯官员和专家的反应或许能说明问题。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德米特里·罗戈津针对《洛杉矶时报》报道在独立电视台上发表谈话时说:“我们必须知道,美国有很多核武器对准俄罗斯。由此我们应就核战略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
11日,俄罗斯外长伊万诺夫在电视讲话中说,如果美国媒体的报道属实,“那就会引起不仅俄罗斯,而且是整个国际社会的关注”。正在华盛顿访问的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也表示,他将要求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当面作出解释。
官方默认泄密
鲍威尔说,以平日而论,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被美国的核武器所瞄准
《洛杉矶时报》文章发表后,美国政府相关部门纷纷出面解释澄清,五角大楼9日当晚发表正式声明称,它既不会讨论文件所涉及的绝密信息,“也不会对有选择地加以泄漏、并且带有误导性质的泄密事件发表评论。”
美国国务卿鲍威尔10日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面对国家”节目中再次就此作出解释。他在节目中默认了《洛杉矶时报》撰稿人威廉·阿克金获得过由拉姆斯菲尔德签发的一份机密文件,但强烈暗示该报报道有渲染成分。
鲍威尔还否认美国政府打算发展新式核武器。他说:“我们关注,并且我们要求五角大楼做的是:弄清楚我们是否需要改造、升级或者更换一些我们库存的武器,以使它们更有威力。”
谈到被《洛杉矶时报》报道点名的伊拉克,鲍威尔称,尽管在美国与巴格达的对抗中,核武器属于布什总统“所有选择的范围”,但(使用核武器)这种情况“可能性很小”。鲍威尔还说,以平日而论,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被美国的核武器所瞄准。
新版“实战论”
美国核战略的目标就是要保持并加强延续至今的超强核威慑。实际上,最近一段时间,有关美国核政策的消息频繁见诸美国媒体,并往往以美国官员的解释和澄清而收场。舆论认为出现这样的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美国政府内部存在争论,部分官员希图借“泄密”向对方施加压力;二是所谓“泄密”,也可能是官方有计划的舆论试探,以检测并进一步修改处于研究阶段的方案。以上两种情况在美国政治中并不鲜见,因此不必大惊小怪。
新的《核态势回顾》是否表明美国核战略的重大调整?
克林顿政府时期,美国核战略总体上对“威慑论”进行了发展和更新。而布什政府提出的《核态势回顾》表现出“实战论”的倾向。在共和党掌控五角大楼,以及美国遭受“9·11”恐怖袭击之后,“实战论”调门抬高,这并不奇怪。不过,无论怎样调整,美国核战略的目标不变,就是要保持并加强延续至今的超强核威慑。 (新华社供本报专稿)
特别推荐:《流星花园》铃声图片专辑
点一支歌送朋友,带给他(她)春天的信息和你的心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