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比什凯克记者孙昌洪报道
本报比什凯克7月11日电 2000年8月12日,俄罗斯北方舰队所属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参加演习时沉没,艇上118名官兵全部遇难。7月初,据俄媒体报道,俄罗斯政府专门委员会经过长达2年调查并得出最终结论:吉尔吉斯制造的“65——76”型鱼雷燃料装置发生了热能爆炸,引发了火灾和首舱气压升高,导致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上所有弹药的爆炸 ,最终使该艇沉没。
吉有关部门随即对此作出反应。
鱼雷生产厂商、达斯坦股份公司董事会向俄罗斯有关媒体和吉外交部提交抗议,声明吉尔吉斯制造的鱼雷“没有爆炸”。
俄罗斯联邦政府专门委员会报告认为,库尔斯克号潜艇事故原因是气体鱼雷爆炸。在吉保密工厂内,鱼雷被称为“产品”,但吉生产的不是“气体产品”,而是“电子产品”,即吉从来就没生产过气体鱼雷。
吉媒体认为,吉鱼雷的质量是绝对可靠的。吉达斯坦股份公司前身吉仪器制造厂创建于1956年。50年代,全苏一半以上精密医疗设备出自该厂;60年代,为适应快速发展的船舶制造工业,该厂被改造成无线通讯设备专业生产厂家;80年代起生产家用电器及小型机械辅助设备;1992年12月改造为现在的达斯坦股份公司。苏联解体后,国外制造商曾想购买吉“产品”的工艺秘密,但他们并没有成功,至今大家说起这事仍是非常自豪的,并成为相互传诵的故事。
吉外交部近日就此发表声明说,吉政府收到了达斯坦股份公司的信件,也对有关材料进行了研究,吉方注意到,俄罗斯政府的结论是鱼雷燃料装置热能爆炸引发库尔斯克号潜艇事故,并没有指出是鱼雷生产质量的原因。俄媒体也没有对吉达斯坦公司的名誉进行诋毁。声明强调,该企业历史上是苏联主要军工生产企业之一,至今仍拥有良好的生产潜力,有能力生产符合客户各类高标准、高要求的产品。
据介绍,“65——76”型鱼雷是靠过氧化氢反应装置来推动的。该鱼雷长约9米,装药500公斤,总重量近2吨,射程为70公里,水下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攻击目标是大型水面或水下舰只以及坚固的岸上基地。库尔斯克号上装载的鱼雷处于非装药状态,没安装引信,不可能自行爆炸。
目击者,亲历者,见证者,知情人――《焦点访谈》期待你!
订阅短信头条新闻,第一时间获得重大新闻突发事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