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气预报 新闻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9-11”恐怖事件一周年专题 > 正文

“上帝保佑美利坚”?“911”周年盘点

http://www.sina.com.cn 2002年09月11日05:23 中国青年报

  编者按

  美国《商业周刊》把2001年9月11日到2002年9月11日的美国遭遇形容为“撕心裂肺”:世界贸易中心和五角大楼被撞,近3000人失去生命,直接经济损失达1000多亿美元;科技股神话破灭导致股市狂跌,7万亿美元市值“人间蒸发”;安然、世界通讯、安达信等大公司一个个轰然倒下,赖以生存的“诚信经济”遭到重创……美国这一年到底怎么啦?

  鲍威尔:伊拉克没参与恐怖袭击

  据新华社利雅得9月10日电(记者喻开元)据沙特《中东报》10日报道,美国国务卿鲍威尔在接受该报专访时说,美国没有伊拉克参与“9·11”恐怖袭击的证据。但他认为,改变萨达姆政权后,将会有一个新的政府领导伊拉克人民。鲍威尔在“9·11”事件周年纪念前夕接受《中东报》专访。他说,不管伊拉克将会发生什么变化,整个中东地区和全世界都会变得更好。伊拉克将继续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而不会被割成3个新的国家。在谈到美国和沙特关系时,鲍威尔说,两国关系“非常牢固”,两国间不存在“任何危机”。美国领导反恐运动不是针对伊斯兰教、阿拉伯人和穆斯林,而是针对恐怖活动。鲍威尔否认胁迫也门同美合作,但他说,“我们已非常明确地告诉也门领导人,进行反恐合作符合美国和也门双方的利益”。他说,美国为调解苏丹内战作出积极努力,美苏合作取得进展。苏丹采取的积极步骤表明它不为恐怖分子提供避难所。

   

  战争拉动经济增长――中国三学者解析今日美国

  在“9·11”恐怖袭击事件一周年之际,本报分别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沈骥如、国际政治研究室主任李少军、美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肖炼3位专家,请他们解析今日美国。“9·11”事件给美国经济造成的损失并没有想像得那么严重,可以说,与一场夏季洪灾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差不多。因为它并没有改变美国经济的基本走势,它带来的经济冲击只是外在的、突发性的和暂时的。

  那种认为美国经济在持续走下坡路的观点缺乏事实根据。美国经济在经过了连续10年的长期、稳定、温和增长以后,步入了正常的经济调整期。虽然“9·11”事件使原本应复苏的美国经济退后了一段时间,某些行业受到冲击、某些价值链出现中断、某些投资者对美国投资安全性产生怀疑,但是,由于美国经济的基础———汽车、钢铁等实体经济都并未受到损伤,所以“9·11”实际上并未给美国经济造成伤筋动骨的影响。“安然事件”等财务丑闻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甚至比“9·11”的影响还大。财务丑闻使得人们对美国公司的治理结构产生了怀疑,使得一向自称健全无比的美国公司财务制度,暴露出了不足和漏洞。丑闻对那些牵连其中的公司无疑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其实,这一经济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存在,欧洲和日本做假账的情况丝毫不比美国“逊色”。“9·11”后美国在军事方面采取的行动,如阿富汗战争,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战争增加了美国政府的军费开支,使得国内库存得以消耗。这些拉动了第一季度内美国经济将近1%的增长点。战争通常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虽然短期来看,战争使美国经济成本上升,政府费用增加,但历史表明,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和海湾战争之后,美国经济都出现了较长的增长周期。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如果美国的军事打击伊拉克计划付诸实施的话,美国将很有可能出现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

  “9·11”确实给了布什政府以加强军事实力、实施强硬政策的借口,以及追求成为“帝国”的机会,但事件本身并未使美国实力发生根本变化。当今世界虽单极趋势占了上风,但“帝国”秩序还远未成型。虽然美国追求单极化,但他它不能改变多极化的历史潮流。一方面美国一超独大,无人能敌;另一方面美国无法完全任意行事,各大国都有自己独立的声音,许多国家力主多极化。例如,美欲对伊拉克动手,世界上除了英国外,几乎是一片反对之声。

  在外交政策方面,美国一年来的对外战略总起来说就是“进攻现实主义”。其特点有三:第一是实力政治,表现为不惜一切加强军事力量,作为推行对外政策的基础。第二是强调对抗,表现为力图用武力解决对外关系问题。例如,布什提出“先发制人”战略、“邪恶轴心”说,而且大大降低了核武器使用的门槛,对无核国家也可以使用核武器等等,都体现了一种积极对抗、武力威胁的态度。第三是单边主义,表现为不理睬其他国家的感受,退出反导条约,拒签地雷公约等等。(实习生杨大研孙宇挺采访整理)

  国际观察美国依旧握着世界的杠杆

  陈铁源

  一批恐怖分子仅用几十万美元就给美国造成了近3000亿美元的损失。这,就是“9·11”袭击事件。如今,它已过去一周年。从数字上看,美国损失惨重;从心理上看,美国遭受重创;从历史上看,美国被前所未有地狠狠掴了一巴掌。

  然而,美国的本质内核并没有变化,美国的元气也没有大伤。相反,从政治、军事、对外影响上,从“9·11”到阿富汗战争再到即将出手的对伊拉克战争,美国自身的软实力和硬实力,都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和验证:美国正试图以前所未有的良好心态去主导这个世界,也就是“美国统治下的世界”,尽管没有一个国家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奢谈多极化或许没有任何现实意义。这是整个世界的不幸,但又是整个世界必须认清的现实。“9·11”一年来,美国确实有很多变化:美国人对安全更为关注、美国公司花账被曝光、美国经济有些不景气、美国又打赢了一场小范围、低烈度的战争……不过,所有的这一切都没有使美国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美国的社会生活方式没有改变。从“9·11”那一天起,人们依然过着原来的生活。他们为遇难者家庭悲伤,他们对恐怖分子更加警惕,他们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并力所能及地伸出援手,但他们依旧过着往昔的生活。与此同时,尽管美国有更加严格的移民程序,有非常高的签证拒绝率,但仍有大批的外国人涌入美国,趋之若鹜,尤其是那些底气越来越足的中国人。在世人眼里,美国依然是“花花世界”。

  如果说生活方式是表面的,那么,透过“美式腐朽生活”看其内在核心,我们也不难发现,作为美国立国之本的体制结构也并未伤筋动骨。即便其中有什么改变,那也只是修修补补而已。三权分立政体依旧、民主自由章法依旧、开放透明社会依旧。也许美国的制度放在世界的任何其他地方都会发生变异,甚至出现相当大的变异,但在北美洲这块土地上,它依然如鱼得水。批判也罢、克隆也罢,它依然是美国的特质,依然充满弹性。

  此外,从经济实力上看,占近1/3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美国依然在执世界牛耳。尽管它目前的经济差点儿意思,但其厚实的基础是“9·11”事件所无法撼动的。从军事上看,即使把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的军事实力加在一起,也不足以对付美国这一个国家的强大军力,美国可以打赢任何一场阿富汗规模或海湾规模的战争。从科技上看,当一些落后国家还对火箭发射懵懵懂懂时,美国早已打上了火星的主意,美国人给我们看什么,我们才能够看到什么。从政治上看,这是一个几乎全被美国垄断的世界,美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拥有那么大的整体实力和号召力,“9·11”更是让这个世界里的庞然大物赢得了举世同情,即使有些国家不情愿说出“同情”,那也得说。

  从上海的APEC会议,到多哈的WTO会议,再到西方的八国峰会,美国人一直是世界传媒的追逐对象。在一个存在磁力的世界上,大国依然有着变通的余地和潜力,而小国面对美国则往往无能为力,所以有那么多的小国在抱怨美国、批判美国甚至诅咒美国。尽管美国人更关心自己,但整个世界不得不更关注美国,只要别睁着眼睛说瞎话。只要“实力主导一切”的国际格局本质没有发生变化,美国主导下的这个世界就依然没有变,美国继续要主导世界的企图也仍旧如故。

  美国没有变,但美国更强大。美国没有增强,但美国原来被掩盖的强大部分被“9·11”剥离出来,所以,美国显得更强大。美国追求国家利益的本质没有改变,中美关系的本质也没有改变。美国人认为,在中国的改革任务没有完成之前,中国不可能成为美国的朋友。在中国人看来,在台湾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美国也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朋友。中国对美国来说依然是利用加防范的对象,有读书人把它定义为“限制性接触”。

  中国人比较熟悉的克鲁格曼曾赤裸裸地说,“9·11”对美国来说什么也没有改变,因为它是来自外部的打击。人们看到这里可能会倒吸一口凉气,但美国就是这样。

  历史意义不过如此

  日前,美国《新闻周刊》通过电话召开了“圆桌讨论会”,回答问题的都是美国的顶尖历史学家。他们是:美国历史学会前会长乔伊斯·阿普尔比、总统历史学家迈克尔·贝什罗斯、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阿兰·布林克利、曾因撰写著名泛非运动领导人杜波伊斯传记而获“普利策奖”的大卫·刘易斯、曾任美国总统肯尼迪特别助理的阿瑟·小施莱辛格。9月11日出版的《新闻周刊》发表了他们的看法。

  问:您认为“9·11”将在历史上留下什么地位?人们会像记住7月4日(美国的独立日)、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或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那样记住9月11日吗?

  阿普尔比:我认为它的地位和珍珠港事件相仿。我这么说,只是强调它给人留下的记忆非常鲜明,仅此而已。但达不到7月4日的高度,而且我认为也不值得为它设立“假日”或“纪念日”。

  小施莱辛格:这将依赖于下一步会发生什么。如果“9·11”导致我们与伊拉克交战、使整个阿拉伯世界陷入不稳定状态、并最终导致世界大战爆发,那它必将在历史上占据一个显著的地位;如果它导致的只是对萨达姆的“遏制”(不发生战争)、利用警察和情报官员进行的反恐行为,那它将像“缅因号战舰被炸”事件一样逐渐被人们淡忘(1898年2月15日,美国的缅因号战舰被炸毁,100多人丧生,从而爆发了美国和西班牙之间的“美西战争”)。

  刘易斯:我同意小施莱辛格的看法。

  布林克利:我们得区分开历史和记忆。对于每一个经历过“9·11”的美国人来说,这个日子都会在心中铭记一辈子,就像每一个经历过肯尼迪暗杀事件的人都会终身难忘11月22日一样。但这与它将成为历史事件不是一回事。比方说,肯尼迪遇刺在人们的记忆中是一件大事,但它或许还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事件。意义并不特别明确,很难说它是一个显著的历史事件。“9·11”也很相似,我们不肯定,数年、数十年之后它是否能真正改变历史。(张兴慧编译)

  远近高低各不同

  本报驻华盛顿记者张兴慧

  美国当局眼里的“9·11”

  9月4日,美国总统布什正式宣布将9月11日定名为“爱国者日”,号召全美永远铭记在“9·11”事件中牺牲的人们。布什说:“我们决不会忘记在那个悲惨的早晨发生的袭击事件,我们也决不会忘记美国人民在纽约、五角大楼和宾夕法尼亚上空做出的一切行动———英勇而无私,充满同情和无畏,不断祈祷,给予希望。”据安排,布什从9月11日一大早的祈祷开始,到晚上黄金时间向全国发表讲话为止,一天的日程排得满满当当。

  美国国会也采取了“非常手段”。9月6日,大约300名国会参众议员齐聚纽约市联邦大厅,举行了一次特别联席会议,纪念“9·11”恐怖袭击事件。议员们回首这场悲剧,缅怀了人们在一年前的那一天所表现出的英雄主义,誓言要继续团结,打击恐怖主义。200多年前,美国的第一届国会会议曾在纽约举行。今天,议员们又从首都华盛顿重返纽约,其象征意义不言而喻。

  美国媒体上的“9·11”

  还不到9月初,美国的报纸、杂志、电视等就纷纷开辟了纪念“9·11”的专题性报道。美国的3大新闻杂志《时代》周刊、《新闻周刊》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都刊发了特别报道。有意思的是,正常情况下《时代》和《新闻周刊》封面标明的出版时间应该是2002年9月9日,可为了显示其纪念意义,出版者硬是特意把时间标成了“2002年9月11日”。美国主要报纸《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今日美国》等也发表专题文章,从各个角度报道这一年来牵涉“9·11”的新闻事件。

  特别是《纽约时报》,“9·11”事件发生后,该报以独特的敏感视角增加了每天一次、随主报发行的“国家面临挑战”特刊,该特刊还获得了一项“普利策奖”。今年的“9·11”一周年纪念,《纽约时报》也有特色。该报在“9·11”周年纪念日前老早就发出预报说,它将从9月8日起集中4天刊登“9·11”纪念文章,9月11日将达“高潮”,以探索“9·11”事件给美国带来的深层变化。

  恐怖分子心里的“9·11”

  美国政府高级官员9月6日证实,随着“9·11”一周年的临近,美国情报人员已监听到越来越大的“恐怖噪音”,种种迹象显示,恐怖分子正计划对美国发动新的恐怖袭击。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6日晚报道说,美国情报官员和执法人员近日已监听到“基地”组织高级成员同其支持者之间的电讯和电子信件,所传递的信息包括:盯着电视频道,马上就有好消息;有的提到“目标是美国”或“海外”。据报道,这些越来越大的“噪音”都是一周前从阿富汗境内发出的,恐怖分子暗示一场新的袭击正在临近,目标直指美国及其盟友,但没有透露具体的袭击细节。

  美国有线新闻网(CNN)引述一位美国高级官员的话说,目前的恐怖威胁级别同美国独立日(7月4日)所公布的相同。这位官员说,他不想过分轻视这些“噪音”,也不想过分地杞人忧天,但美国人必须正视。这位官员还表示,恐怖分子可能得知美执法部门已对位于纽约的布鲁克林大桥和位于首都的华盛顿纪念碑加强了警戒的消息,所以他们在进行电信联系时,故意不断在“噪音”中提到这两处地点。这名高级官员还证实,恐怖分子表示将在世界范围内对美国设施和人员发动袭击。

  美国防务系统中的“9·11”

  为防万一,美国军用飞机已恢复24小时全天候对华盛顿和纽约上空的巡逻任务。美国五角大楼新闻发言人艾波特说,这一任务是9月6日恢复的。另据美国有关部门通告,9月11日当天将在遭恐怖袭击的3个地方实行飞行限制。根据联邦航空局宣布的临时规定,届时将禁止飞机在3个曾遭到袭击的地点上空方圆约55公里和7200米高空以下的范围内飞行。规定要求,当天乘坐商用飞机抵离这3个地方的所有乘客在起飞后和降落前的30分钟内不得离开座位。

  特别有趣的是,美国第一夫人劳拉9月8日向美国家庭发出呼吁,请求家长在9月11日那天关掉电视机,以免“9·11”的惨烈图像再次挫伤儿童的心灵。劳拉建议家长最好在那天给小孩子们点燃蜡烛以纪念死者,同时做一些解释工作,让孩子们获得心灵上的安慰。第一夫人建议说:“我想,在点燃蜡烛的时候,也许是个自己组织小型纪念活动的好时刻。”据劳拉回忆,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她和布什的双胞胎女儿珍娜和芭芭拉虽然20岁了,但她还是感到有必要让两个女儿镇定下来。劳拉还透露说,甚至她本人当时都本能地给自己的母亲打电话,“当时我真的需要母亲来安慰我”。


发表评论】【短信和E-Mail推荐】【关闭窗口

  每月2元享用15M邮箱 中大奖游海南游韩国

“9-11”恐怖事件一周年专题
 相关链接
美国防部决定为华盛顿周围防空导弹发射架配实弹(2002/09/11/ 05:01)
《人民日报》:论9-11事件与国际安全大计(2002/09/11/ 04:33)
美提高恐怖警戒级别 副总统转移到秘密地点过夜(2002/09/11/ 02:32)
半岛电视台911周年之前播出“拉登”录像(2002/09/11/ 02:09)
美将宣布提高全国恐怖袭击警报级别 进入危急级别(2002/09/11/ 01:24)
德国逮捕4名涉嫌策动9-11周年袭击的嫌疑人(2002/09/11/ 00:45)
一周年之际参观“零地带” 纽约世贸中心重建忙(2002/09/11/ 00:12)
绝大多数美国人相信恐怖袭击将很快再度发生(2002/09/11/ 00:10)
美国务院向全球美国人发出防范恐怖活动警报(2002/09/10/ 23:46)
战机巡逻华盛顿上空--美国9-11周年高度戒备(图)(2002/09/10/ 23:04)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联通手机购买个人家园,百分百中奖!


发短信不仅获积分,还能拿大奖!
短信服务推荐
  20万天南海北帅哥美眉的超级社区!保密手机号码,速配帮你找到趣味相投的他/她!
手机号: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贺卡
[许哲佩] 气球
[杨千桦] 闪灵
[陈绮贞] 小步舞曲
[水木年华] 一生有你
更多>>


分 类 信 息
:在职研究生班招生 
   时尚前沿 升值地段
   1.6元租涉外办公间
   轻轻松松治糖尿
   奔驰专营中星创业
   清凉盛景山间别墅
   珠江绿洲新鲜生活
:完美学涯华申留澳
   游山玩水赢大奖!
:淄博腰腿痛专科
:服装艺术学院招生
:深职院语言培训
:吃月饼,中大奖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用户注册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中文阅读 | RichWin | 联系方式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com, Stone Rich S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四通利方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