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画报:勾勒出中东格局变幻的美伊恩怨史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3月20日01:31 外滩画报 | |
●美国始终希望伊拉克能成为美国在中东建立亲西方的军事联盟的中间力量 ●伊拉克反美反伊的强烈政策打碎了美国的美梦,萨达姆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 ●经过两伊战争短暂的蜜月期,美伊两国终于走向水火不容,刀兵相间的地步 殷罡(中国社科院亚非研究所研究员)/文 对过去80年美国同伊拉克关系的回顾是件很有意思的事。美伊关系的演化折射出了我们这个世界的风云变幻,也预示着我们这个世界未来几十年的秩序和格局走向。 早期盟友关系 1954年,美国同国王费萨尔二世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伊拉克成了美国在中东建立的亲西方的军事联盟的中坚力量。 美国同伊拉克之间的实质性关系建立得比较晚。1921年,经受了奥斯曼帝国400年统治的伊拉克在英国的安排下获得独立,此时的美国尚完全被英国和法国排除在中东事务之外。原因很简单:美国国会否决了包括瓜分原奥斯曼领地在内的《凡尔赛和约》草案,从而放弃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便将势力范围扩展到中东地区的机会。 此后,美国一直试图在中东地区树立“支持民族自决”,“反对殖民主义”的形象,得到了众多阿拉伯人的好感。伊拉克费萨尔王室和历届伊拉克政府领导人都希望美国在中东事务中多发挥一些作用,以便削弱或摆脱英国人的控制。1941年4月,德国曾在伊拉克策划了一场亲纳粹政变,正是美国使馆掩护了伊拉克王室,使之成功逃往国外,避免了纳粹分子的追杀。 二次大战期间,美国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终于赢得了东山再起的伊拉克王室的信任,赛义德首相亲赴华盛顿,表达了伊拉克政府希望同美国建立密切关系的愿望。战后,美国加紧了向伊拉克的渗透,并在1954年同伊拉克签订了军事援助协定,为伊拉克提供了武器和军事顾问,当英国势力在中东彻底衰退后,伊拉克成了美国在中东建立的亲西方的军事联盟《巴格达条约组织》的中坚力量,国王费萨尔二世也成了在中东地区抵抗苏联势力扩张和抗衡纳赛尔影响的旗帜性人物。 卡塞姆的军事政变 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在一夜之间被卡塞姆的革命所摧毁,美国和伊拉克从此结下难解之仇。 无奈好景不长。1958年7月14日,伊拉克精锐步兵旅旅长卡塞姆将军效法俄国十月革命,趁奉命调防约旦之机,发动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政变,一个旅的士兵攻入王宫,将年仅23岁的费萨尔二世及所有王室成员斩杀殆尽,同西方合作了20多年的老首相赛义德也在逃跑途中被“人民”擒获,当场处决,“赤身裸体像狗一样拖在街上示众”。卡塞姆政权迅即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和埃及等阿拉伯民族主义政权的承认,美国在中东地区的战略布局在一夜之间被卡塞姆的革命所摧毁,美国和伊拉克从此结下难解之仇。 卡塞姆的外交并不是绝对地“一边倒”,他同时还向西方发出了友好表示,并采取了保护在伊拉克的西方公民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的一些措施。正是由于这一点,卡塞姆刚上台便遭到了主张“统一、自由和社会主义”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非议。一年之后的1959年,卡塞姆便遭到暗杀,但幸免于难。而执行这次暗杀的,正是日后在中东地区“叱咤风云”二十多年的萨达姆·侯赛因。当年,这位复兴党骨干分子才22岁。 高举反美、反以大旗的萨达姆 在冷战棋局中,聪明的萨达姆一方面远离了美国,一方面没有投入苏联的怀抱,使伊拉克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在阿拉伯世界树立了“大英雄”形象。 卡塞姆革命之后的伊拉克陷入了10年混乱,政变与反政变层出不穷,各派势力尽管你死我活地争斗,但反美的旗帜却个个高举。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伊拉克断绝了同美国的外交关系。 1968年7月17日凌晨3时,萨达姆和复兴党的另一个强权人物纳伊夫率领政变军队突袭总统府,成功地夺取了政权。两周后,萨达姆独自发动了另一场政变,亲自持枪将已经当上了总理的纳伊夫逼往国外。此后的萨达姆耐心“辅佐”了老总统哈桑·贝克尔11年之久,正是在这11年间,伊拉克获得了惊人的发展,国民总产值增长了至少5倍。1979年7月,萨达姆在贝克尔“因病退休”之后正式就任总统,并在三周之内彻底清洗了摩拳擦掌的党内反对派。萨达姆不仅独出心裁地命令复兴党的中央和地方领导人集体开枪处决了数十名“内奸”,还将处决实况制成影片在全国持续放映。 萨达姆实际控制的伊拉克表现出了强烈的反美反以立场。1973年10月,埃及和叙利亚向以色列发动全面反攻,并非“前线国家”的伊拉克竟然派出2万精兵和拥有300辆坦克的主力装甲师,协同叙利亚军队向戈兰高地发起勇猛冲击,并向埃及前线派去了73架战机,参加对西奈半岛以军防线的攻击。尽管伊拉克装甲师被以军击溃,戈兰高地留下了80辆伊拉克坦克残骸,但伊拉克在阿拉伯世界的“大英雄”形象已经确立。 与此同时,萨达姆力主收回了西方石油公司在伊拉克的全部股份,美国石油公司受到的损失最大。随着1973年战争的收尾,伊拉克完成了石油工业国有化进程,美伊关系只剩下了数额不大的双边贸易。 70年代末期,双边关系有所缓和,美国公司开始在伊拉克承建一些基础建设项目,例如改造港口、铺设石油管道等。到1980年两伊战争爆发时,美国已成了伊拉克第三大贸易伙伴,对伊拉克出口额已超过了4亿美元。 显而易见,在冷战棋局中,为了避免苏联阵营的壮大,美国不可能完全抛弃伊拉克。 两伊战争改善美伊关系 美国决不允许伊拉克这个直接同伊斯兰激进势力对抗的堡垒被攻破,美国和伊拉克便在1984年1月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在美国的帮助下,在阿拉伯国家数百亿美元的资助下,萨达姆似乎有源源不断的战争资源。 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越来越深刻地改变了伊朗的一切,也越来越严重地削弱了伊朗的军事实力。 不仅美国对伊朗宗教革命感到恼火,伊朗的所有周边国家都感到了威胁,因为霍梅尼公开喊出了“输出伊斯兰革命”的口号,并且定下了“不要西方,也不要东方,只要伊斯兰”的理论。霍梅尼将伊朗同全世界对立起来。 萨达姆乘此良机,发动了对伊朗的全面进攻,试图彻底打跨伊朗,废除伊拉克在1975年被迫同伊朗签订的《阿尔及尔条约》,收回400平方公里“被占领土”和两国的界河——阿拉伯河的航道主权。 对于伊拉克同伊朗的战争,美国是笑在心里,忧在心里。笑的是终于有一个打手为美国出气了,忧的是一旦伊朗解体,苏联势必乘虚而入。此时的美国最愿意看到伊朗和伊拉克在这场战争中两败俱伤,同时瘫痪。因此,美国宣布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 谁都没有料到两伊战争竟然打了8年。在伊朗交还了美国使馆人质并反攻至伊拉克境内之后,美国不再顾忌伊朗的反应,开始暗中扶助伊拉克,默许所有国家向伊拉克提供武器,并顺应海湾国家的要求,支持建立海湾国家合作防御体系,以便同伊朗长期抗衡。 萨达姆心里是明白的——美国需要他。 1981年4月,美国助理国务卿帮办德雷珀应邀访问了巴格达,启动了恢复外交关系的进程。1984年1月,美伊两国恢复了外交关系。 两伊战争很快进入胶着状态,萨达姆的军队遇到了伊朗士兵的拼死抵抗和异常凶猛的反攻,即便是绵延数公里的地雷阵,也挡不住从学校直接走上战场的成千上万的少年敢死队员的进攻,这些无所畏惧的少年腰间别着打开天堂大门的塑料钥匙,欢快地在地雷阵中从容赴死,伊拉克军队不得不节节败退。 倒是里根总统坐不住了,美国决不允许伊拉克这个直接同伊斯兰激进势力对抗的堡垒被攻破。1983年12月,拉姆斯菲尔德作为总统的特使前往巴格达,与萨达姆进行了长时间秘密谈判,表示美国希望立即恢复与伊拉克的外交关系。对于萨达姆开始用化学武器对付伊朗敢死队一事,美国则同大多数国家一样,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只有一些民间组织在媒体上大喊大叫。 为了合法地向伊拉克提供各类援助,里根政府不顾国会的反对,将伊拉克从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名单上删除。据拉姆斯费尔德的伊拉克之行不到一个月,美国和伊拉克便在1984年1月正式恢复了外交关系。 此后,美伊关系得到了畸形发展。美国不仅同伊拉克分享范围广泛的情报,还通过第三国向伊拉克提供用于大量杀伤人员的集束炸弹。据新近传出的消息说,里根政府和老布什政府都曾授权向伊拉克出售大量军民两用装备,甚至向伊拉克提供了获取生化物武器的便利,其中包括有毒的化学物质和致命的病毒样本。 正是在美国和几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帮助下,霍梅尼终于打不下去了,于1988年7月17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一年前通过的两伊停火决议。 萨达姆成为美国头号敌人 萨达姆从美国需要的“堡垒”一下子变成了美国憎恨的“战车”。这一次,萨达姆面临的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齐心协力的一次国际讨伐行动。 80年代的美国确实希望萨达姆能够成为一个同美国实行合作的、担负起抵御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重任、并同所有阿拉伯国家保持正常关系的阿拉伯强权人物。但是,当伊朗被打软了之后,萨达姆的角色就变了,从美国需要的“堡垒”一下子变成了美国憎恨的“战车”。 1990年8月2日,萨达姆的钢铁洪流涌入了科威特,美国同伊拉克的关系彻底转变。 萨达姆的莽撞举动使他一下子取代伊朗成了美国的头号敌人。 这一次,萨达姆面临的是全世界的谴责,26个国家报名参加了准备解放科威特的多国部队。这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齐心协力的一次国际讨伐行动。 在一连串谴责、要求、封锁、制裁的决议如同废纸一样被萨达姆弃置不顾之后,联合国安理会于1990年11月29日通过了著名的第678号决议。根据这项决议,伊拉克必须在1991年1月15日之前撤出科威特,否则安理会将授权国际部队“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维护和执行安理会决议,恢复海湾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萨达姆没有服从安理会的最后通牒。1991年1月17日,多国部队开始了为期38天的猛烈轰炸。萨达姆非但没有屈服,反而在遭到空袭后的第二天便开始向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试图引起以色列反击,从而将战争性质转变为穆斯林同犹太人和基督徒的战争,彻底瓦解多国部队。 以色列没有反击,多国部队也没有瓦解。2月24日,美国、英国、法国和8个阿拉伯国家组成的11国联合地面部队向科威特发起了势不可挡的全面进攻。仅仅一天,8万伊拉克官兵就放下了武器。两天后,科威特获得解放,骄横不可一世的萨达姆宣布“科威特不再是伊拉克的一部分”。 此时的美国完全有能力率领多国部队拿下巴格达,推翻萨达姆政权。但阿拉伯国家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布什政府也认为一个被打服了的、软弱的、但却能控制国内局面的伊拉克更利于海湾地区的稳定。 正因为如此,美国没有接应伊拉克南部什叶派穆斯林和北部库尔德人的反叛,萨达姆政权得以留存。 战争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处心积虑试图颠覆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反对势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终于发现,在萨达姆的严密控制下,政变成功的希望几乎为零。 接下来联合国对伊拉克实施的长达12年了经济制裁,以及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地区)和南部(什叶派地区)禁飞区的设立。禁飞区是美英法三国策划的,并通报了联合国,但法国人完成了建立禁飞区的使命后马上借故撤出了这一行动,归根结底是不愿意同美国保持一致。 这些在联合国框架内采取的措施始终未能动摇萨达姆的统治,为了积聚推翻萨达姆统治的力量,美国中央情报局自1992年起便开始资助由100来个伊拉克反萨达姆团体组织起来的“伊拉克国民大会”,协助其在伊拉克北部建立了基地,试图发动起义,最终夺取政权。 但萨达姆的密探早已渗透到阴谋集团之中,成功地平息了1995年“女婿帮”的反叛并处决了40余名“家族叛徒”之后的萨达姆于1996年8月及时出兵,不仅踏平了反对派巢穴,而且铲除了中央情报局在伊拉克北部的据点,在这前后发生的其他多起兵变也被侦破,数百名伊拉克军官被处决。同期,以色列策划的旨在刺杀萨达姆的特种作战计划也因演习时发生的意外事故而被迫放弃。处心积虑试图颠覆萨达姆政权的伊拉克反对势力和美国中央情报局终于发现,在萨达姆的严密控制下,政变成功的希望几乎为零。 1998年底,联合国核查小组同伊拉克政府的冲突终于变得不可调和,伊拉克拒不合作的理由始终是“核查小组里美国人太多,美国间谍太多”。12月16日,联合国特委会被迫下令核查人员撤离伊拉克。次日起,美英空军接连4天对伊拉克实施了名为“沙漠之狐”的大规模轰炸。 轰炸结束之后,萨达姆发表告人民书,宣称“新一轮侵略再次以失败告终”,并决定拒绝联合国核查人员返回伊拉克,核查工作从此中断了将近4年。 在这4年里,美国政府从来没有打消推翻萨达姆的念头,无论是民主党的克林顿还是共和党的布什。目前我们看到的不仅不是“9·11”事件的直接后果和阿富汗反恐战争的延续,而是被反恐战争贻误了的推翻萨达姆之战。美国的决心已定,令人眼花缭乱的大国外交已经走到尽头,美国对伊拉克的占领和改造将是不可避免的。 美国的目标将会始终对准海湾石油供应的稳定和伊拉克民主政权的建立与延续。当然,美国最希望看到的是未来的伊拉克能够成为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榜样,并引导越来越多的阿拉伯国家走上同一条道路。 想第一时间得知美伊开战消息吗?马上订阅短信新闻冲浪!
订新闻冲浪 互动点播 赢彩屏手机MP3播放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