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1”背后“有阴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11日03:05 新闻晨报 | |
回溯两年前那场灾难:飞机与大厦撞击,双子楼倒地“归零”,以及两场战争随之而来……常人视之为世界灾难,美国政客则把这些事件列入反恐怖大事记。 只有在英国前环境国务大臣迈克尔·米彻眼中,从“9·11”到全球“反恐怖战争”,一开始就是美国玩弄世界政治的幌子———以2001年9月11日为起点,美国开始出演一场预谋已久的政治大戏。 两年前,美国人惊呼“9·11”是“珍珠港事件”重演。 两年后,米彻在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隐喻出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种另类解读:如果没有“像珍珠港事件那样的灾难刺激”,美国就难以实现此后半个多世纪成为“世界主宰”的愿望。以此类推,步入21世纪的美国期盼相似“刺激事件”的发生,而“9·11”,则正中其下怀。 “9·11”发生前,足以预见到这场灾难的情报八方云集。米彻的文章指出,至少有11个国家的情报机构事先向美国发出了警告信号。 这些重要线索都没有列入彻查范围。就读于美国一所飞行学校的法国籍学生萨卡里亚斯·穆萨维2001年8月遭美国特工逮捕,因为情报人员发现他对驾驶大型飞机表现出的兴趣相当可疑。但当美国特工希望获得联邦调查局发出的搜查令,用以查看穆萨维的电脑资料时,却遭到联邦调查局拒绝。事后查明,穆萨维的电脑硬盘内确实包含了一些与“9·11”事件相关的线索。而且,一名特工在“9·11”事件发生一个月前曾汇报说,穆萨维可能当时正企图驾驶飞机撞向世贸中心双子楼。 然而,更令米彻质疑之处,是美国政府对“9·11”事件作出的慢速反应“实属反常现象”。 “第一起劫机事件发生在(2001年9月11日)上午8时20分,而最后一架(第4架)遭劫持的飞机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的时间是10时06分。当其中一架飞机于9时38分撞向五角大楼之前,距离华盛顿仅有16公里的安德鲁斯空军基地竟然没有一架战斗机紧急起飞追踪此事,”米彻在文章中写道,“事件发生前,那里(安德鲁斯空军基地)就已经有了一套专门针对遭劫飞机而制定的(美国)联邦航空局拦截程序。从2000年9月到2001年6月,美国军方战机曾经67次升空追踪可疑飞机,而这次为什么如此迟钝?” 米彻提到的另一“新颖”话题,或许会令那些至今仍在阿富汗山区苦苦追寻本·拉丹的美军士兵疑惑不解——美国其实不想得到这名被指控策划“9·11”事件的“恐怖大亨”。米彻推出的多个论点分别是: 2001年9月末至10月初,巴基斯坦两个宗教派别商议把本·拉丹引渡到巴基斯坦受审。然而,一名美国官员却对这两个派别说,“把我们的目标范围确定得过小”有可能“让国际社会所作的努力前功尽弃”。言下之意,如果抓住了本·拉丹,“国际社会”或许就会“无所作为”。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理查德·迈尔斯此后甚至说:“抓获本·拉丹根本就不是我们的目标”。联邦调查局特工罗伯特·赖特也曾表示,联邦调查局“根本不想抓人(本·拉丹)”。 2001年12月,在阿富汗执行任务的一支美国空军部队多次抱怨说,他们在先前6个星期内曾10次发现“基地”组织及塔利班领导人的踪迹,但由于没有及时获得批准,最终导致无法实施打击。 “这些证据与美国扬言要坚决打一场全球反恐战争的想法根本不相吻合,”米彻说,“但如果把这些疑团放到美国政治大戏的背景下分析,问题就清楚了。” 美国军人至今还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场上经受磨难。许多人认为,如果没有“9·11”,就不会“激怒”美国,同样也不会两年间发生两场力量悬殊的战争。 然而,米彻却彻底否定了这种观点。“多种证据明确表明,对阿富汗和伊拉克采取军事行动的计划早在‘9·11’事件以前就已经制定。”两场战争只不过是美国全球“扩张”的幌子。 米彻支持舆论有关美国执意武力解决伊拉克问题是为了霸占海湾石油的说法。“制造这些政治烟幕的最主要原因是,美国和英国的能源供应开始枯竭。到2010年,阿拉伯世界将控制高达60%的全球石油产量和95%的全球石油出口能力。” 凌朔(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