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美国天主教天价买断性骚扰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9月26日16:33 中国新闻网 | |
昔日的神圣之地演变成藏污纳垢的场所,上帝的代言人成为魔鬼的象征,对于那些被告来说,巨额赔偿也无法抹平他们所受的伤害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2003年8月9日,美国波士顿大主教管区同意开出一张价值高达8500万美元的赎罪支票,以平息500多起指控该教区罗马天主教牧师的性骚扰案件。 这是美国教会公开的数额最大的赔偿,但是这一丑闻已经动摇了美国民众对教会的信任根基。 迟来的赔偿 含泪的受害者和他们的家人在前任红衣主教伯纳德·劳的任期内求助无门,像这样的了断在伯纳德离职后方得以解决。他因在丑闻中扮演的不光彩角色——将恋童癖的牧师从一个管区调到另一个管区了事——而辞职。而伯纳德的继任者肖恩·莫奈在短短5个星期内就和550多名受害者的律师达成了协议。 受害者们认为,在教会对他们的请求经年充耳不闻后,这次赔偿有助于抚慰受伤的心灵。“从这一天开始,我不再是所谓的受害者。”加里·贝根说。“我终于得到了自己是个当事人的承认。”70年代他和弟弟一起遭受了伯明翰神父约瑟夫的性骚扰。 大主教管区的发言人克里斯多佛·科纳则表示:“教会对能为起诉者及其家人提供合理适当的解决方案而感到高兴。” 受害者将依据受害方式、持续时间和受害程度不同,得到8万至30万美元不等的赔偿。协议还规定参与诉讼的受害者亲属,将得到2万美元的赔偿金额。其他主教教区的诉讼支付金额则每人高达100万美元。 “从纯经济上来考虑,这委实是一笔低档交易。”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杰弗里·安德森说,“但是它的疗伤功效则是巨大的。”他受理了上百宗“所谓受害者”的案子,不过没有置身于波士顿协议中。 莫奈红衣主教在此役中功不可没,受害者律师称他的上任大大改进了磋商的气氛。“倘若不是他的勇气,这一切都不可能。”罗德里克·麦肯里希说。他的事务所为200多名受害者代理诉讼。莫奈红衣主教刚刚抵达波士顿数天后,就更换了大主教教区的律师,并提出了具体的赔偿提议。8月中旬,他把赔偿金额提到了6000万美元,不过那时受害者的价码是9000万美元。 8月9日,在一家律师事务所缔结协议后,双方的律师三三两两地赶往马萨诸塞高级法院向法官递交协议。如果受害者中有20%拒绝这次结算的话,协议需要重新商讨。在赔偿交易外,教会还会为受害者的心理咨询付账单,也吸引部分受害者倾向同意达成协议。 波士顿大学神学系主任斯蒂芬·波普认为此次赔偿为这个全国最重要的宗教城市带来了显而易见的救赎。波普说自2002年1月丑闻发生后,去教堂的人减少了1/3,捐赠也有大幅度滑落。美国天主教会会长格雷戈里·威尔顿大主教也说,协议证明了教会致力于和牧师指控案的当事人共同解决问题。 当年那场震惊美国天主教会的性丑闻风波的中心人物约翰·盖根神父也难逃天谴——在监狱里意外死亡。盖根在其34年的神职生涯中,曾对130多名男童施以性侵犯甚至强暴,受害男童中年纪最小的只有4岁,而马萨诸塞州地方法院在2002年1月18对盖根的判审只不过是10年监禁,自然是难息众怒。 被侮辱与被损害的终结? 但是盖根的死亡也好,8500万美元的巨额赔偿也罢,这些能够为教会性丑闻画上句号吗?部分被害者对教会的赔偿不以为然,指出如果教会认为从此丑闻远离他们而去,那不过是自欺欺人。 “把它作为一个终止符是个诱人的想法,但若说我们在一劳永逸地解决危机上跨了一大步,也是个近乎空想的危险念头。”大卫·克勒和西指出,他是一个4000名团体的总指挥,其成员就是被牧师骚扰的“劫后余生”者。 事实上,牧师犯性罪,教会掏腰包在美国早就不是第一起了——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天主教区就曾于2003年6月11日被迫宣布,愿意向243名“性骚扰”受害者支付总额为2570万美元的赔偿,通过庭外和解的方式来了断这桩针对天主教会的大规模联合民事诉讼。 马萨诸塞州高级律师汤姆·瑞里对波士顿大主教区牧师性侵犯做了16个月的调查,他在提交的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教会内部“遮羞文化”是“不可宽恕的失败”,教会更关注于庇护作奸犯科的牧师,维护教会的声望,而不考虑那些身处危险的孩童,无怪乎教会性骚扰有愈演愈烈之势。 汤姆报告中数字显示,自上世纪40年代来起就有789名受害者对237名牧师提出指控,如果再加上其他渠道的消息来源,透露自己曾被牧师性侵犯的人数可能要突破1000人大关。 对一些年轻时背负沉重罪名,为讨回公道又历经了长时期磨难的受害者而言,今天的赔偿似乎带来了解脱,但远不是喜悦。昔日的神圣之地演变成藏污纳逅的场所,上帝的代言人成为魔鬼的象征,对于那些被告来说,巨额赔偿费用无法抹平他们所受的伤害和不堪回首的往事。 “这不是钱能买断的,金钱始终无法改变发生的一切。”伯尼·麦克戴得,一名47岁的被性侵害者说,“我始终不放弃是为了一个原因,而且只因为一个原因,因为我知道我所遭受的不能再重演下去。” (来源:《新闻周刊》,作者:李寒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