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本土发现首例疯牛病专题 > 正文

约翰-斯托伯:六年前曾预言美国疯牛病危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2日14:35 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站消息:政府与企业勾结共同导演了一场成功的公共宣传战,这个策略隐藏了疯牛病隐患的真相,同时也导演了代号为“伊拉克自由行动”对伊战争。而美国普通民众始终被蒙在鼓里。2003年12月23日,疯牛病的噩梦在圣诞节前夜降临在了美国。当美国农业部部长维尼曼宣布美国发现了第一例疯牛病时,美国举国震惊。这无疑打碎了美国政府和畜牧加工业的企业巨头们一再宣称的“美国食品是安全的,不会出现疯牛病”的神话。而人们也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他是最早以大量的证据击碎这个神话的人。美国的疯牛病使他
站在了聚光灯下,他第一个站出来指出“疯牛病迟早会降临美国”,并于1997年出版了《疯牛病降临美国》(MadCowUSA)一书。2003年8月底他著作的《大规模欺骗性武器》(WeaponsofMassDeception)一书风靡美国,再版了7次仍然供不应求。诺姆·乔姆斯基(NoamChomsky)对他的书这样评价道:“这是对于那些想要掌控自己的未来而不愿成为被政府操控的奴隶的人最值得读的一本书。”他就是美国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约翰·斯托伯(JohnStauber)。出生于1953年的斯托伯,从小就喜欢打抱不平。从高中时代开始,斯托伯参加了多种公益组织。他关心美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环境问题、消费者权益、公共卫生系统的安全到社会公正以及战争等领域,都可以看到约翰·斯托伯的影子。很多时候,斯托伯都是在以个人的力量,与那些试图操纵公众舆论牟取暴利的强大企业巨头们对抗。他从来没有畏惧过。

  “肉骨粉喂养法”的阴谋1997年,约翰·斯托伯与人合著了《疯牛病降临美国》(MadCowUSA)一书,在这部书中,斯托伯警告美国政府,如果不采取像英国等国一样的严格检疫措施和制定相关法律的话,那么疯牛病的梦魇降临美国只是时间问题。当时这本书的出版,在美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但是美国很多主流媒体却迫于压力并没有对斯托伯的书进行报道,美国政府也对此视而不见。如今,残酷的事实最终摆在了美国公众面前。仅仅在美国农业部新闻发布会几分钟后,斯托伯就接受了美国有线电视网(CNN)的采访,随后又接受了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等多家媒体的采访。斯托伯指出:“你可以在美国任何一家饲料店买到这种用各种动物内脏等部位制造的肉骨粉等饲料。如今美国仍然在采用肉骨粉饲料喂养牛及其他动物,尽管我们已经知道这是疯牛病传染的最主要途径。”英国由于疯牛病的盛行,使“克-雅氏病(CDJ)”这个医学术语已经成为寻常百姓广为熟知的词语。最先从英国产生的大有蔓延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的疯牛病已成了人们生活中挥之不去的阴影。斯托伯在经过了对肉骨粉加工厂以及美国牧场、屠宰场以及美国药监局等与疯牛病有关的环节进行了大量深入的调查之后,认为疯牛病的传染途径主要来自肉骨粉饲喂法,而在这背后则隐藏着肉骨粉加工行业与政府部门相互勾结,控制舆论、欺骗民众的阴谋。1986年10月25日,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小镇———阿福什德镇发现了第一头疯牛病病牛。这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先是无精打采,继而站立不稳,步履踉跄,到后期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经英国最权威的兽医威塔克最后确诊,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但为什么牛会得上这种病呢﹖研究人员经过大量调查后认为,疯牛病的直接起因是饲料。由于现在畜牧业采用大规模集中饲养的工厂化饲养模式,贪图快产、高产,违背牛的自然化喂食方式,而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在用动物的废弃内脏和动物骨粉饲料喂牛。而喂食了患有疯牛病动物尸体制作的饲料,常常造成一个农场大量的牛同时患上疯牛病。这在英国已经得到了证实,因此英国政府在采取了严格的检疫措施的同时,也采取了严格措施禁止用动物骨粉喂养牲畜。然而在美国,大量牧场仍然在采用肉骨粉喂食法,这种方法在美国的盛行程度比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高得多。在《疯牛病降临美国》一书中,斯托伯大胆地揭露了美国畜牧业背后的隐患。他披露的情况是:即使在英国成千上万只牛因为患上疯牛病大批死亡,但是英国政府仍然迟迟拒绝承认这种疯牛病对人的危害。在美国,政府与企业勾结共同导演了一场成功的公共宣传战,隐瞒疯牛病隐患的真相,使美国人始终蒙在鼓里。当英国科学家已经证实肉骨粉是导致1988年英国疯牛病爆发的原因并开始禁止这种喂养法时,美国政府却并没有采取严格的措施,政府官员声称如果禁止这种饲喂法,对于畜牧业和动物内脏回收工业来说代价太高了。随后美国政府并不是在如何保障公民免受疯牛病威胁上下功夫,而是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法律,禁止公民的“自由言论”。其中包括在没有充足证据的条件下,不能声称美国任何农产品不安全。而美国的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只是在节目中提到了疯牛病对于食品安全的隐患,便在1996年卷入了一场官司中。最终,奥普拉不得不在节目中委婉地道歉才得以了结。“这些措施无疑有利于农场主和动物内脏回收企业的利益,但却是以牺牲公众健康为代价”。斯托伯认为美国疯牛病的症结在于,美国畜牧业的饲喂方法以及其背后牵涉的美国回收工业巨大的利润。斯托伯在书中把那些专门回收动物内脏及其他部分的美国回收企业称作是“看不见的工业”。尽管这些企业规模巨大,其产品供给美国饲料加工企业、宠物食品加工企业等很多公司,但是普通公众在电视广告、报纸上却几乎看不到这些企业的影子。

  大规模欺骗性武器斯托伯在《疯牛病降临美国》一书中把矛头直指美国回收企业和政府部门相互勾结的黑幕,在2003年8月底出版的《大规模欺骗性武器》(WeaponsofMassDeception)一书中,斯托伯的剑锋则直指小布什内阁,对于那些想知道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真相的人,这无疑是一部必读书。“公共宣传战略以及广告是否精妙和打动消费者,对于类似化妆品公司这样的生产几乎毫无实用价值的产品的厂商来说,已经成为了产品能否销售出去的关键。而布什内阁无疑深谙此道,他们成功地向美国民众兜售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问题’的概念……”这段话是斯托伯与人合著的《大规模欺骗性武器》一书前言中的一段文字。在书中,斯托伯通过大量事实为读者展现了布什内阁如何利用高超的公共宣传策略,利用华盛顿有着“丰富作战经验的信息战士”以及“概念销售经理们”把整个伊拉克战争兜售给了美国人。斯托伯为这本书取名为“WeaponsofMassDeception”,意为“大规模欺骗性武器”,其缩写字母“WMD”,恰恰与英文“WEAPONSOFMASSDESTRUCTION”(意为“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缩写字母“WMD”完全一样。这个具有令人会心一笑的讽刺名称,尖锐地揭露了布什内阁“伊拉克门”事件的本质。美英发动对伊拉克战争的主要理由和依据是,“伊拉克正在开发并藏匿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在很短时间内(有的甚至说“48小时内”)便可部署完毕,直接威胁美英的安全。美英的逻辑是,联合国核查效率低,速度慢,他们不能坐等挨打,必须先发制人等等。所以,不顾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美英发动了对伊战争。大规模倒萨战争结束后,美英派出了上千人的专家在伊拉克全境寻找“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至今仍一无所获。尤其是在美国首席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调查员大卫·凯(DavidKay)在2003年10月的一份报告中明确指出“没有在伊拉克发现任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后,美国公众对于布什内阁一再宣称的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所谓“情报依据”越来越心存疑问。斯托伯的《大规模欺骗性武器》迅速成为了美国的畅销书,荣登美国多个畅销书的排行榜。在10月《纽约时报》非小说类书籍排行榜上,《大规模欺骗性武器》一书排行第20名,而且在短短的两个月间该书已经再版了六次。斯托伯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看看这届政府,与那些在墨西哥看到的吵吵嚷嚷的美国游客没什么两样。”在书中,斯托伯指出,“华盛顿成功地把国际顶尖广告机构和媒体帝国都笼络到了一起,共同打造了今年三月的‘伊拉克自由行动’。这个产品是如此巧妙,以至于任何体面正派的爱国市民都不可能会拒绝。”书中列举了大量布什内阁上台后的公共关系策略,以及美国主流媒体在伊拉克战争问题上的“貌似公正”的报道。但是,美国主流媒体纷纷拒绝为该书刊登任何评论。(来源:青年时讯/稿晋燕)

  相关专题:美国本土发现首例疯牛病


新浪网2003年度新闻评选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全新服装服饰市场再掀抢铺狂潮
任你邮冬日送好礼 瑞士天梭名表+联想掌上电脑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结识新网友,短信免费发,就来了了吧!
  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被捕 订阅新浪新闻随时掌握最新动态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激情燃烧柔情萦绕
和爱人一起迷醉…
非常笑话
非常笑话乐趣无穷
释放压力倍感轻松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企 业 服 务


新年贺岁招商有礼!
新网站,想要人知道?
手机搜索,英明选择!
企业网上商机市场!


分 类 信 息
北交大MBA直通车(京)
西安教育资讯!
出国留学大优惠(鄂)
牛皮癣鱼鳞病重大突破
揭开糖尿病难治愈之迷
分类信息刊登热线>>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一生物系女生第一次见男友脱裤子,先是一愣,继而大笑…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