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时评:亚辛之死意味着什么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3日01:00 人民网 | |||||||||
朱梦魁 22日凌晨,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精神领袖艾哈迈德·亚辛的汽车遭以色列直升机导弹袭击,亚辛及其两名保镖身亡。据目击者说,当时在亚辛离开加沙地带的一座清真寺时,突然飞临的一架以色列直升机向他的座车发射了三枚火箭弹,并炸死附近的其他4人,另有12人受伤。随后,哈马斯等巴勒斯坦方面以及以色列方面都证实了这一消息。
很显然,以色列采取这一重大行动的时机是经过精心选择的。发生在西班牙的“3·11”火车连环爆炸案,堪称是“9·11”事件在欧洲的重演。近几天,欧盟国家正在纷纷采取措施加强安全保卫,并呼吁尽快召开欧洲安全会议,以便进一步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美国则不失时机地扩大以美国为首的反恐阵营,国务卿鲍威尔最近出访南亚地区,把巴基斯坦称为北约之外的“盟国”。在大幅减免巴债务和赠款的鼓舞下,巴美联合在巴基斯坦与阿富汗接壤地区连连发动攻势,旨在围捕拉登和基地组织要员。 近几年间,中东和平进程几经波折,巴以和谈陷入僵局。虽有国际社会的多方努力,但巴以冲突至今未见缓解,“路线图”等和平计划尽被束之高阁。与此同时,美国在中东问题上的双重标准和偏袒政策,助长了以色列的强硬态度。从“路线图”的搁浅到隔离墙的修建,从阿拉法特被长期围困到定点清除政策的持续,巴以和谈非但没有进展,反而出现了令人担忧的倒退势头。以色列炸死亚辛决不会给以色列带来安全,更不会有助于巴以和平进程,只能适得其反。 “9·11”事件以来,以色列方面以反恐为由,更加注重“安全换和平”的和谈立场,并借助军事实力对巴方采取高压政策。以色列当局不仅长期围困阿拉法特,还加紧实行定点清除政策,对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领导人采取“肉体消灭”的极端手段。以色列的“以打促谈”的企图事与愿违,不仅遭到国际社会的非议,更遭到哈马斯等巴激进势力的武装反击。结果是针对以色列目标的自杀式袭击事件防不胜防,还让哈马斯等巴激进组织赢得了更多的支持率。在巴以之间和谈沉寂的同时,双方的言战之声却日益高涨。这不但是国际社会不愿看到的,也是与巴以双方的民意背道而驰的。 最近,以色列准备采取“单方面行动”从加沙地带撤军,为此,以色列当局要求巴方采取有效措施,打击巴内部的激进势力,以保证以军撤离后局势的安全稳定。巴权力机构正在与有关组织协调,安排以军撤离后的相关事宜。由此可见,以色列炸死亚辛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通过越俎代庖来铲除巴激进势力对以色列安全的威胁。以色列方面的这一冒险之举只能延误和平进程,为巴以流血冲突种下更多的仇恨和隐患,无异于火上浇油。 美国的态度对中东事态的影响举足轻重。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国务院表示正关注事态,并希望双方冷静克制。面对巴以局势可能出现的危险局面,美国必须认真反思自己的中东政策,特别是如何在未来的巴以和平进程中采取公正立场。如果没有有效的国际干预,而让巴以冲突放任自流,阿以人民和国际社会殷切企盼的中东和平就永远没有希望。 相关专题:哈马斯精神领袖亚辛遭遇空袭身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