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养大基地组织 与信息产业一起挑战美国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6日15:05 新闻晚报 | |||||||||
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近期刊登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一篇文章,认为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两大挑战,即信息技术扩散和恐怖主义。全球化赢家争夺美国人的就业机会之际,输家以恐怖活动威胁美国人的生命。 这篇题为《技术和恐怖:全球化的两种反应》的文章摘要如下:
全球化下的两个变异体 印度软件业巨头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南丹·尼尔卡尼说:“我们可以在屏幕上召集全球供应链成员。”会议室内8座挂钟分别显示着美国西部时间、美国东部时间、格林尼治时间、印度时间、新加坡时间、香港时间、日本时间、澳大利亚时间。 试想:当今还有谁拥有这种全球供应链?答案:当然是“基地”组织。实际上,这就是全球化的两种基本反应:信息系统公司和“基地”组织。 信息系统公司称,世上所有壁垒都已消失。“基地”也说,世上所有壁垒都已消失。但这一组织利用因特网、光纤通信和电子邮件开发了一条由愤懑者组成的全球供应链,其超强能力能够回击西方文明。 尼尔卡尼说:“全球化原始沼泽诞生的是两个遗传变异体。因此,我们关注的焦点只能是如何才能鼓励更多的良性突变,防止恶性突变。” 不同的发源地 信息系统公司诞生于自然资源匮乏和气候条件恶劣的印度,但那里有自由市场,有虽不完善但确实有效的政治制度,有重视教育、科学和理性的文化,而女性也被赋予权利。 “基地”则诞生在另一些国家,其政治体制异于印度,渴望科学、思想和理性的妇女和知识分子往往受压制。尽管接受了大量美国援助或者获得了巨额石油收入,但由于缺少鼓励思想、女性权利和发明创造的氛围,它们未能挖掘和培养民众的创造力,如今最大的情感输出就是愤怒。 信息系统公司和“基地”都对美国构成挑战:前者通过承接美国公司的外包合同争夺美国人的就业机会;后者以恐怖活动威胁美国人的生命。 技术与恐怖主义供应链间或也有交会。譬如,3月11日马德里火车站爆炸案发生后,一名西班牙官员说:“救援人员最难忍受的就是听到手机在死者衣袋里振响。” 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相关专题:全球化带来机遇和挑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