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密:25年前核恐怖--三哩岛核危机的记忆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2日16:50 国际先驱导报 | |||||||||
讲述者近照。 作者:[美]凯瑟琳·泰勒 国际先驱导报文章 二十五年前,也就是1979年的3月,在三哩岛发生了核事故。事情只持续了36小时,但给我留下终生不灭的印象。我当时是一个大学文科二年级的学生,学校离核电厂大约20公里。事情发生后,校园里就有了某种灾祸的传言,我第一次听说这事是在一个聚会上。当时一个朋友以闲聊的口吻谈论起这次事故,我似乎也没在意。那时候既没
一天半之后,是个星期五。上午上完课,我想回宿舍洗个澡。找出浴衣正准备去浴室,同屋的同学跟我说:“你不要洗了。” “为什么,没热水吗?”我问。 “不是,三哩岛把有放射性的水排进了萨斯奎汉纳河,我们用的就是河里的水。”她还说《费城问讯报》的记者在学校四处转悠,问学生们为什么还待在这里。虽然我还弄不清楚真相,但我突然感到很害怕。 后来我常常回想起那一刻,在我看来,这世界突然一下子变得充满危险。我现在住在纽约市郊,离Indian Point核电站不远。“9·11”事件发生之后,当地许多人就一直为是否该关闭这个核电站而烦恼,因为它可能是恐怖分子袭击的潜在目标--但核电站的危险不仅仅在于恐怖分子而存在,我很奇怪,为什么大多数人不明白这一点。 在1979年的那个星期五,核电站在完全没有外部破坏的情况下发生了事故。这事故把我们学校里的生活完全改变了。午饭时在大餐厅里,那些原本是要去度周末的活跃大学生已经变得惊慌失措。我排队等着买两个热狗,耳边不断听到“放射性内核”和“中国综合征”(《中国综合征》——一部由简·方达和迈克尔·道格拉斯主演的关于核危机的电影)等术语。 这时候,我和我同屋的人能想到的就是赶紧把我们的车加满汽油,以防不测。把油箱加满之后,我似乎恢复了镇静。我们女生联谊会已经安排好要同男生社团搞一个海滩上的联欢会。联欢照常举行。我穿上我那件四美元的夏威夷汗衫赶到现场。天气非常热,那些男生没有听从场地管理者的劝告躲到屋里边,而是把他们的一大半家具摆在了房子外面。这产生了一种令人兴奋的效果,好像我们急不可待地要在放射性尘埃的笼罩中晒太阳。 到了晚上七点钟,我们再也不能继续保持虚假的镇定。我们拥到电视机前看新闻,我们的眼睛盯着主播身边的哈里斯堡(宾夕法尼亚州首府)地图。在这个晚上,新闻报道里净是些矛盾的说法,一会儿说危险很大,一会儿又说没什么危险,我们的心情也随着新闻报道一会儿平静一会儿惊慌。我尽力安慰着一个家在核电站附近的朋友,然后我又鼓起勇气让一个男生进行联谊会的下一项内容。那天晚上,我没有睡好,琢磨着是不是应该未经允许就撤退。 第二天早晨,我的许多同学都逃走了。我们这些没走的人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留下来。学校还没有说要停课。我们自己也想着:如果我们逃走了,可能就再也回不来了。我感觉自己就像这样一个傻瓜,待在自己心爱的海滨别墅里,而飓风正在快速到来,马上就要狂暴地席卷整个海岸。 晚上吃完晚饭,我和我的室友坐在房间里听广播。突然,听到新闻里说反应堆里的氢泡沫正在失去控制,有可能会引起爆炸,发出的辐射会穿透数十公里内的所有东西。我们觉得末日就要到了,不禁抱头号啕大哭。过了一会儿,新闻又来了,说刚才报道的事没有依据。坐在这感情的过山车上实在让人受不了,第二天一早我就离开学校回家了。 后来我一直想知道,在我听新闻的恐怖时刻,那些还在核电站工作的人会怎样?我也奇怪我为什么会最终选择逃走。学校关闭了一个星期,然后,我们返回学校。那些一直没有离开的学生在卖赶制出来的文化衫。我买了一件,上面画着一个双头人在宣称:“核辐射没有吓倒我!” 选择这件汗衫,我是想让自己恢复到核危机刚出现时试图维持的镇定状态,尽管是虚假的镇静。这件汗衫我一直保存着。我知道如果在Indian Point核电站发生什么事情,我会像25年前一样害怕。去年的全美大停电,Indian Point曾因停电而进入紧急状态。这么多年了,我们依然被核能威胁着,却没有什么对策,对此我感到迷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