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俘门”可能是美军方内部争斗的结果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17日05:59 瞭望东方周刊 | |||||||||
文/达巍 2004年4月为人们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美国发动对伊战争的愚蠢和不义:美军单月伤亡创下最高记录、费卢杰暴动、圣城纳杰夫的对峙……在人们怒火逐渐升高的当口,虐俘照片又“火上浇油”。可以说,“虐俘门”是布什政府在最错误的时间、最错误的地点犯下的最不应该的错误。
在着火的节骨眼上被浇了一桶油,这恐怕不完全是偶然。阿富汗战争结束后,有关被关押在古巴关塔那摩美军基地的恐怖分子的人权问题,一直是美国媒体的一个关注点。伊战主要战事结束后,也曾陆续有关于美军在伊监狱违反人权的报道。 但是这些报道都没有引起世人足够的重视。人们目前看到的“虐俘”照片多数摄于2003年10月到12月期间。那么,自愿向美国媒体提供照片的人为何没有在当时就提供照片,偏偏要等到美军战况吃紧,批判伊战的声浪再度升高的4月底呢?这背后很难说没有精心的政治考量。 “虐俘门”背后的“推手”,不排除有人想乘机挫败拉姆斯菲尔德的美国国防部内的高层文职人员。 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长的国防部长,70 岁的拉姆斯菲尔德是抱着干一番事业的“壮心”走马上任的。他对美国国防战略和军队建设颇有想法,矢志推动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和国防战略的“革命”。 “先发制人”战略、对伊拉克和朝鲜等国“同时打赢两场大规模区域战争”战略等都在拉氏国防战略的背景下出台。他降低传统重装部队地位,削减相关预算,同时强调特种部队人力情报在战争中的作用,强调情报人员在反恐战争中的作用。 拉氏打破陈规的改革思路为美军带来了新的气象,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漂亮的战争就是明证。但是他打破的不仅是陈规──他是在打破制度。“先发制人”战略、部署反导系统、降低“美国核门槛”等都是改变美国军事制度的“大动作”。 然而,拉姆斯菲尔德的新理念不断引起五角大楼一些军方人士的质疑和愤怒。他们认为拉氏“不拘成法”的做法将打破美军的传统制度。这些制度,有些可能阻碍美军发展。尤其是部分中高级军官对拉氏的改革措施深感不满,五角大楼内部军人和文职人员的矛盾一直贯穿了拉氏3年多的任期。 在反对拉氏的中高级军方人士看来,此时抛出“虐俘”杀伤力较大,可以双重夹击拉氏及其追随者。拉氏曾经以迅速占领巴格达作为其军事改革的成果,4月的伊拉克噩梦让美国人对他产生了怀疑,这种时候,渲染“虐俘”会有“痛打落水狗”的效果。 于是,他们纷纷指责拉氏混乱的军事管理制度,指责他对情报的重视导致的军情人员越权指挥,是导致军警虐待囚犯的主要原因之一。 可以说,拉姆斯菲尔德“不拘成法”的做法,为“虐俘”事件的出台埋下了合理的逻辑铺垫。从“先发制人”战略、到调整美军海外驻军部署、改革美军结构、再到虐俘事件,所有这一切,都是一棵树上结出的不同果实。在世人的愤怒中,“虐俘”照片中美国女兵的绳索套住的并不是伊拉克囚徒,而是套在拉姆斯菲尔德的政治生命和他“革命性”防务思想上的绳索。- 相关专题:伊拉克俘虏遭虐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