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向伊拉克移交权力专题 > 正文

西班牙媒体:美国的帝国梦在伊拉克噩梦中破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5日23:21 人民网

  人民网5月25日讯 西班牙《起义报》日前发表洛比的文章,题为“美国的帝国梦在伊拉克噩梦中破灭”。

  文章指出,控制美国对外政策的执政的共和党内部联盟的基础像纸牌的城堡一样垮台了。这个联盟由传统的共和机构的代表如副总统切尼和国际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基督教右翼(总检察长阿斯克洛夫特是代表人物之一)和五角大楼及白宫的新保守派人士组成。

免费开店钞票等你赚 金犊奖玩创意最正点
命运我把握好运不错过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在2001年9月11日恐怖袭击事件以后,这个鹰派人物的联盟得到加强,它的基础是美国建立世界霸权战略目标,但是在布什总统和民主党人克里之间的总统竞选只差几个月的时候,这个联盟是危险的。新保守派人物和基督教右翼希望改变中东地区权力的平衡,使之对以色列有利,将“和平”强加给巴勒斯坦和叙利亚,使美国在这一地区的霸权没有风险。

  指导名为“坚定的民族主义的”国际政策的战略家们企图向世界特别是那些所谓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如朝鲜表明,为打击它们美国可以采取预防性的军事行动。他们也试图向任何作为强国的对手表明,华盛顿可以在海湾进行干预,以便阻止世界的石油供应,并提醒有关国家的政府必须保持与美国的“友好联系”。

  按照这个联盟的思想,通过入侵和将伊拉克改造成为一个亲西方的国家,尽可能实行民主,美国就能实现它的目标。此外,长期控制在伊拉克的军事基地可以将其纳入美国在世界上“危机地带”广泛的军事设施网,从东亚到西非,中间经过中亚、高加索、阿拉伯、地中海和非洲角。这就是向所有的国家表明与美国可能出现的破裂在经济上和军事上将是毁灭性的。为了实现目标,美国不仅应当侵略伊拉克和把萨达姆赶下台,而且应当占领这个国家,这样,它不需要过多的美国军人呆在伊拉克,可以从世界“危机地带”的任何地方调动军队来“维护和平”。

  一位美国官员说,“世界的战略取决于迅速调动军队的能力、迅速取胜、有压倒性的力量和离开那个地方。任何冲突或长期的占领如同我们现在伊拉克所看到的,威胁到整个结构,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多军队”。这些鹰派人物原来相信伊拉克人不会进行抵抗,一些人甚至会向“解放者”表示感谢,另外一些人可能对美国表明的军事实力感到震惊。因此他们曾打算很快撤军,将侵略伊拉克的16万士兵到2004年3月减少一半,到年底留下3万人。这些鹰派人物嘲笑那些有经验的军官们的预测,这些军官认为,为了稳定伊拉克至少在两年的时间里至少需要20万士兵。这些专家曾经警告说,美国军队在伊拉克将不会作为“解放者”受到欢迎。

  现在14个月过去了,事实表明这些警告是正确的,鹰派人物的预言是完全没有根据的。更糟糕的是美国政府没有通过意外事件的计划,它做出的反应是很不一致的和不可想象的。美国占领到这个时候,根据原来的计划,美国在伊拉克的士兵应当减少10万人,但是美国中央司令部军事行动的负责人阿比萨德将军坚持至少今年在伊拉克保持13.6万名美国士兵,也许明年也是这样。这就意味着本来应当迅速部署到世界上出现威胁的任何地方的美国军队如今被深陷在伊拉克。

  圣迭戈加利福尼亚大学亚洲事务专家约翰逊说,“如今最有战斗性的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因素,而人力资源正在耗尽。本周这一点看得更明显”。有消息说,国防部已在全国范围内对没有完成与军队签署的8年合同的后备役战士作了广泛的动员。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已经下令将驻扎在韩国的美国陆军步兵第二师的3600名士兵调到伊拉克。约翰逊认为,在收回原来的立场之前可能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广泛动员后备役人员,进行招募或者雇佣外国人,但是实际上国家已经不能再有这种奢侈了。到现在政府出于政治的原因,还没有拒绝这三种可能性。(管彦忠)

  相关专题:美国向伊拉克移交权力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美英向伊政府移交权力
巴黎戴高乐机场坍塌
日本首相小泉二度访朝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2004年广博会官方网站
2004法国网球公开赛
中超 奥运男排落选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