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欧盟不断吸收新成员国专题 > 正文

欧洲共和国初露端倪:欧盟拟成立共同外交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16:44 国际先驱导报

  国际先驱导报驻布鲁塞尔记者冯坚报道 英国《泰晤士报》日前称,欧洲各国已同意着手建立欧盟第一个外交机构,该机构相当于欧盟的外交部。同时,欧盟将会在世界许多国家设立大使馆和大使,似乎欧盟“用一个声音说话”的日子行将到来。果真如此吗?

  欧盟即将在布鲁塞尔召开首脑会议,就制宪中的一些棘手问题进行“冲刺性”磋商。在此背景下,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说,欧盟即将设立外交部长一职,同时也要将其
全新点点通免费发短信 夏日特卖 全场1折
2004车展大饱眼福 体验财富之旅赢大奖!
在世界各国的“代表处”升格为“欧盟大使馆”。报道说,欧盟甚至会在没有获得一些成员国认可之前就将该计划付诸实施。有媒体称,若欧盟“先斩后奏”,必然激起一些成员国民众的愤怒。欧盟如何在其中协调,尚不得而知。

  欧盟外长统管欧盟外交

  欧盟目前的外交工作主要由欧盟负责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欧盟委员会对外关系委员彭定康和欧盟轮值主席国外长承担。但多人负责和轮值制度必定不利于欧盟外交政策的延续和有效性。为加强外交工作,欧盟在制宪条约草案中写入了有关设立外长的内容,即将目前索拉纳和彭定康的工作合二为一,同时在第三国设立欧盟外交代表机构,直接对欧盟外长负责。欧盟此举意在提升国际地位,在尽可能多的领域“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宪法条约草案中说:“欧盟在第三国和国际组织的代表团(使馆)将代表欧盟。这些代表团将在欧盟外长的指挥下运作,并与欧盟成员国的驻外使团密切合作。”

  目前,欧盟在第三国共设有120多个代表处,可谓遍布全球。但由于外交仍然是成员国的“内部事务”,欧盟目前还没有形成共同外交,所以这些使团的许多工作围绕经贸合作开展。欧盟加强外交工作后,这些使团的工作将更多地向政治和外交领域延伸。有报道甚至说,这些使团还将增加领事业务。但目前看来,这些还为时尚早。

  共同外交是一体化重要内容

  欧盟正积极推行政治与安全一体化,共同外交是重要内容。欧盟在1993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中规定了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希望加强政治合作,在国际舞台上充分发挥欧盟的“规模效益”。经过1999年《阿姆斯特丹条约》、2000年的《尼斯条约》等,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取得了一些进展,在一些问题上开始采取共同立场甚至联合行动,但应当看到,欧盟距离完全的共同外交还有不小距离。

  欧盟是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家集团,虽然经济实现了高度一体化,但在政治和安全等领域还远远滞后。外交与安全是一个国家的核心主权,让出这些主权意味着这些国家性质的消退和欧盟作为一个拥有所有主权的“庞大国家”的诞生。欧盟尽管一直在努力提高政治一体化程度,但这是在保持民族国家主权这个“存异”前提下努力实现的“求同”。因成员国拥有最终决定权,所以欧盟常因成员国意见不一而不能“用一个声音说话”。欧盟在此次扩大前15个成员国已经是“众口难调”,在扩大后,随着成员国数量的增加,欧盟要使成员国在一些问题上政策趋同就更难了。

  一个声音路途漫长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欧盟政治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欧盟终将用一个声音说话。这个展望虽然让人“喜闻乐见”,但它是建立在一系列前提下的结论。一是欧盟要不断存在下去;二是欧盟要在政治一体化的道路一直走下去;三是成员国的外交不断趋同;四是世界上不出现任何严重干扰欧盟向这个方向迈进的外来因素。

  欧盟在冷战结束后的10年时间里发展迅猛,成为世界上一支重要力量,成员国也从中尝到了“联合自强”的甜头。但也应当清楚地看到,经济一体化突飞猛进虽然为政治一体化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并不能代替政治一体化。政治一体化是一个比经济一体化更加漫长和艰苦的过程。此外,如果说欧盟15国时基本上拥有相同价值观的话,那么欧盟今天扩大到25国和2007年扩大到27国后,内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就更加丰富多样。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国家能否真正拥有共同价值观不得而知。从目前看,欧盟成员国只是在没有涉及到自己根本利益的前提下能够一致。在成员国利益出现不一致而无法调和的时候,欧盟基本是默不作声。由此可见,虽然加强共同外交是共识,但在具体问题上协调立场仍有很多困难。欧盟虽然在竭力向共同外交迈进,但距真正“用一个声音说话”还有漫长的路途。

  相关专题:欧盟不断吸收新成员国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中国工人在阿富汗遭袭
胡锦涛出访欧亚四国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第三轮六方会谈将举行
河南高考舞弊案
河北邯郸6-3矿难瞒报
辽宁盘锦大桥垮塌事故
《后天》 孙燕姿巡演
2004欧锦赛 NBA总决赛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