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卜杜加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万隆会议的重要指导原则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8日12:42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雅加达6月27日电 记者翟景升 余谦梁 第一次亚非会议(万隆会议)1955年在印尼第三大城市万隆举行。6年后,25个亚非独立国家在前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宣布组成不结盟运动,成为亚非会议的延伸和继续,
阿卜杜加尼年近90岁,行动虽然不便,但思维敏捷、精神矍铄。他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50年前,中国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很快得到印度、缅甸和印尼等亚洲国家的支持。1955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的重要指导原则,并增加了尊重基本人权和联合国宪章等被各方所接受的条款,由此产生了亚非会议十项原则。 作为万隆会议具体组织者和见证者之一的阿卜杜加尼回忆说,万隆会议共有29个亚非国家参加,由于当时与会国政治背景比较复杂,因而对能否进行合作持怀疑态度。就在各国为许多政治敏感问题争执不休时,中国总理周恩来以非凡的气概走上讲台,头一句话就是“我是一名共产党人,但中国代表团来此参加会议是为团结而来,不是来吵架的,是为了寻求共同基础而来,不是扩大分歧而来的”。周恩来总理的这句开场白,让其他国家领导人感到,他是一位坦诚的可以打交道的人。他坦率而富有针对性的讲话以及不止一次地强调五项原则,成为亚非会议期间会上会下乃至就餐时人们谈论的话题。 阿卜杜加尼认为,万隆会议不仅产生了体现亚非国家向往和平和自由的十项原则,即被后人所说的“万隆精神”,掀起了亚非拉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新老殖民主义、争取国家独立的浪潮,同时也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前奏。他说,50年过去了,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基本原则没有变,人们要求和平、发展和公正的基本愿望没有变。万隆会议所体现出来的和平共处精神,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更显示出极富生命力的现实意义。 阿卜杜加尼最后强调,应该提醒年轻的一代,从两次世界大战中汲取教训;亚非国家应该再次坐在一起,探讨建立新形势下的国际新秩序。他说:“‘万隆精神’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内容,其追求和平的宗旨永远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核心思想。” 相关专题:纪念和平共处5项原则50周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