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美国公布9-11调查报告专题 > 正文

“9-11”报告揭开三大谜团得出六项结论(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4日01:54 京华时报
  两名读者在美国纽约一家书店里阅读刚刚出版的《“9·11”调查报告》。

  备受瞩目的美国“9·11”独立调查报告22日正式出炉。面对这份长达567页的报告,人们感到有些“无从下嘴”。这份报告究竟揭开了哪些谜团?披露了哪些内幕?做出了哪些结论?不妨让我们来细细解剖。

  揭开三大谜团

  谜底一:恐怖分子可能放弃袭击

  这份报告揭示的最大谜底是在劫机嫌疑犯萨卡利亚斯·穆萨维被美国当局逮捕后,“基地”组织有可能会担心阴谋败露,而放弃发动“9·11”恐怖袭击。但是由于消息传递缓慢,导致“基地”高层无法获悉这一不利消息,最终仍然按计划行事。

  被美国当局逮捕的“9·11”袭击协调者拉姆齐·本·谢巴赫在调查中说,穆萨维在2001年8月16日被美国当局逮捕后,无论是拉登还是“9·11”袭击策划者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都不知道这一消息,否则他们很可能取消行动计划。

  谜底二:联航客机上没有打斗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传媒广泛报道的一则消息说,在遭到劫持的联合航空公司93号航班上,乘客们冲进驾驶舱和恐怖分子展开搏斗,导致飞机最终坠毁在宾西法尼亚州的旷野,没有使飞机袭击白宫的计划得逞。

  但是,“9·11”调查报告披露的真相却并非如此。报告说,当时飞机上的乘客的确试图进入驾驶舱,但并未成功。劫机者按照原计划让飞机坠毁在宾州。当时录音中出现猛烈的撞击声和玻璃碎裂的声音。美国媒体和遇难者家属最初认为玻璃碎裂的声音意味着乘客已经撞破舱门,但是调查报告的结论是,那只是飞机坠毁后发出的声音。谜底三:也门放跑“基地”要犯

  这份调查披露的另一个鲜为人知的内幕消息时,拉登曾经向也门官员施加压力,迫使他们放走了“基地”组织重要头目陶菲克·本·阿塔什。阿塔什是拉登的心腹,曾先后参与策划“科尔”号的爆炸袭击和“9·11”恐怖袭击。

  1999年初,阿塔什在也门被捕。当时已经遭到通缉的拉登亲自出面和也门政府官员进行接触。报告说,拉登向也门官员威胁说,如果和他为敌,不释放本·阿塔什,那么也门政府将面临报复行动。在拉登施加的压力之下,本·阿塔什最终获释。

  调查报告强调说,一名通缉犯居然能和政府讨价还价,从这件事不难看出,拉登在阿拉伯世界拥有呼风唤雨的巨大影响力。

  错失九次良机

  调查报告强调,美国政府和情报机构在行动中先后出现九次失误。

  (1)未能及时将两名劫机犯哈立德·米扎尔和纳瓦夫·哈兹米列入黑名单。美国中央情报局当时已知他们两人与“基地”组织有关联,也知道他们2001年夏天进入美国,但情报人员未能对他们进行追踪调查。他们后来劫持美国航空公司客机撞击了五角大楼。

  (2)未能共享信息,否则就能知道2000年美国军舰“科尔”号在也门遭袭事件中的部分嫌疑犯与米扎尔有联系。米扎尔和美国联邦调查局的一个“线人”保持着长期联系。

  (3)未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找到米扎尔和哈兹米。

  (4)未能将2001年8月被捕的萨卡利亚斯·穆萨维与即将发生的恐怖袭击联系到一起。穆萨维当时在明尼苏达州的一所飞行学校学习,引起政府怀疑。穆萨维后来承认是“基地”组织成员,但否认与“9·11”袭击有关。

  (5)未能发现部分劫机者申请签证时提供的信息有假。

  (6)未能认出部分劫机者的护照系伪造。

  (7)未能及时把黑名单上一些人列入禁止上飞机的人员名单。

  (8)未能搜查一些被机场电脑安检系统认出的可疑乘客。

  (9)未能加固飞机驾驶舱门或采取其他防范措施,使劫机犯有机可乘。

  得出六项结论

  在经过长达20个月的调查后,这份报告最终对“9·11”和相关事件得出6项结论,为这场旷日持久的调查画上沉重的句号。

  结论之一:两届美国政府都没有对“基地”组织的威胁予以足够重视。在2000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几乎没有提到有关“基地”组织的问题。两届美国政府都没有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采取有力的措施加以铲除,导致养虎为患。

  结论之二:恐怖分子的行动中存在诸多失误,但是美国国防部和中情局的失误更大,导致最终恐怖袭击的发生。

  结论之三:从理论上说,美国情报部门有机会阻止“9·11”恐怖袭击的发生,但并不能肯定在实际操作中如果采取类似措施,袭击一定能够避免。

  结论之四:美国政府在处理“9·11”危机时也存在着失误。发生袭击当天,由于指挥混乱,战斗机驾驶员升空之后不知道要执行什么任务。纽约市紧急启动的“9·11”电话系统也存在问题。当消防员开始从大楼中撤离时,不知情的接线员仍然让求救的人留在大楼中,错过了逃生的机会。

  结论之五:美国仍不安全。目前美国仍面临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威胁,只不过威胁的严重程度已经较“9·11”发生时有所下降。报告认为,即使拉登被捕或被杀,“基地”组织的威胁并不会随之消失。

  结论之六:萨达姆并非“基地”同谋。伊拉克前政权官员虽然和“基地”组织之间有过几次接触,但是双方在行动中根本没有任何合作关系。新华社记者冯俊扬
带您零距离走近蔡依琳 财富之旅诚邀商户加盟
和章子怡面对面 家庭事業愛情,要哪個

  相关专题:美国公布9-11调查报告


 新浪WAP寻宝 QQ酷车等你开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十大空气污染最重城市
《十面埋伏》争议
2004范堡罗航空展
杜邦不粘锅致癌风波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美洲杯 视频点播
环青海湖自行车赛
海岩新作:河流如血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