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专题 > 正文

红美国 蓝美国 硬美国 软美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6日11:13 南风窗

  本刊北美特约撰稿人 于时语

  红美国和蓝美国

  随着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约翰·克里最终选择北卡罗来纳州民主党参议员约翰·爱德华兹作为自己的竞选搭档,美国总统大选如火如荼。今年大选的特色,是美国共和、民主两 党各自代表的保守派和自由派选民在政治上尖锐的两极分化。

  民主党方面是一副不计任何代价,非把布什拉下马的哀兵心态,甚至顾不上精英自由派平素以“费厄泼赖”自许的表面形象。例如有大牌心理学教授出版专著,“诊断”布什总统具有“经典的偏执个性”,不仅自年轻时就酗酒驾车而显示逃避法律和逃避责任的“本色”,还因为逃避越战而形成“英雄妒嫉”心态。再有自由派导演迈克尔·摩尔编摄的纪录片《华氏9·11》,对“窃取总统职位”的布什进行全面攻击,在法国戛纳电影节赢得最高奖“金棕榈”奖之外,在美国上映后,观众如潮,在全美发行首日就达百万人。

  共和党方面,有白宫“超级师爷”兼“肮脏策略”大师卡尔·罗弗的精心策划,再加上远超民主党的财源,自然也全力以赴。特别是一反美国政教分离的传统,共和党全面动用各种教会资源和教堂组织,借堕胎和同性恋婚姻等“价值”问题大做文章,在据说94%的民众信仰上帝的美国,代表极大的票源。

  这样的两极化,从下层“草根”一直延伸到最高权力圈内。近日在美国参议院全体议员拍年度集体照的场合,作为参议院当然议长的副总统切尼,居然用上了美国正式传媒从来不敢印刷广播的肮脏词汇,咒骂一位资深民主党参议员,将堂堂美国参议院,变成了市井流氓骂街之地,反映了两党上层交恶之深。

  今年的总统大选,被描绘为“红美国”和“蓝美国”的决斗,这里的红色阴差阳错,代表的是保守的共和党,而蓝色则代表民主党。总统大选时,媒体在地图上将两党赢得的各州,以红蓝二色表示。美国保守派和自由派势力的分布和消长,也因此得到清楚显示。

  从最近20年的总统选举看,“红美国”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蓝美国”则集中在东北部和西部太平洋沿岸,两者交界处有若干州如俄亥俄、密执安、宾夕法尼亚等州,加上东南角上的佛罗里达州,则游移于两党之间,这些便是所谓的“战场州”,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美国近来政治两极化的一个表象,用《华盛顿邮报》之语,便是“红州”变得更红,而“蓝州”变得更蓝。其后果是共和党候选人不必在加州和纽约州这些民主党固若金汤之地浪费时间和金钱,而民主党候选人也不用费心去南方德克萨斯州、密西西比州等“红色根据地”多讨没趣。这意味着大选的重点将集中在“战场州”,两党都会不惜金钱和其他资源,在这些州里大笔下注,以求一逞。

  红美国、蓝美国的分野和归属是由什么主要因素决定的呢?我们不妨从美国最近的一本畅销书《硬美国和软美国》讲起。

  硬美国和软美国

  红美国和蓝美国代表政治上的地理区分,而所谓“硬美国”和“软美国”,指的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哲学,具体定义,从《硬美国和软美国》一书的副题《竞争针对娇惯和国家前途的斗争》,可以猜到大概。

  简言之,“硬美国”指的是竞争至上的社会哲学,可以说是优胜劣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要么拼命,要么饿死。在许多人眼中,这是美国从当初北美殖民地筚路蓝缕,经历工业革命、残酷的南北战争及印第安战争、开放西部等过程而称雄世界的关键。《硬美国和软美国》一书,引用了上世纪美国左翼作家德莱塞的著名小说《嘉莉妹妹》所描写的大规模工会运动之前的美国社会,作为“硬美国”哲学的代表,既有象征意义,也可发人深思。

  “软美国”指的是注重社会公平和保护弱者的福利主义,主要来自国家干预和工会的斗争,后者源自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期的大规模工会运动,前者则主要始于20世纪20至30年代经济大萧条之后,民主党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新政”引进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劫富济贫”的累进所得税为主要代表)和社会福利政策,及其在二次大战后的不断扩展,特别是社会保险金(Social Security)计划和老人医疗保险(Medicare)。

  在《硬美国和软美国》作者眼中,“软美国”哲学减弱了美国社会的竞争精神,鼓励了懒惰和平庸。在社会层次,“软美国”造成了大量依靠社会福利的懒汉;在企业层次,雇主对工会的妥协让步以及政府的保护性政策,导致了臃肿和低效率的大企业,降低了美国经济的竞争能力。随着民众寿命的延长和人口的老化,社会保险金和老人医疗保险两大联邦政府计划开支指数增长,特别在二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口进入退休年龄后,面临不大规模增加税收或巨额财政赤字便会破产的现实前景。总之,“软美国”是美国经济发展减慢和国力衰落的罪魁。

  从历史角度回顾,“硬美国”主导了直到20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从民主党罗斯福总统“新政”开始,“软美国”逐渐崭露头角,二战之后加速发展,通过民主党林登·约翰逊总统的“伟大社会”政策,在1970年代初达到高峰,支配了美国社会。凑巧的是这也是美国因越战泥沼和日本经济起飞造成的经济竞争威胁下“灰头土脸”的时期。《硬美国和软美国》一书特别注意到在1970年代,穷人享受的各种社会福利总额超过了法定的最低工资,造成干活不如白吃救济的局面。

  从1970年代起,“硬美国”开始卷土重来,里根总统推出的减税,以及克林顿总统任上共和党近半世纪来首次重新控制众议院后通过的社会福利改革,逆转了“软美国”的潮流。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更是大开“软美国”的倒车,不仅许多“伟大社会”政策成为明日黄花,不少论客认为布什代表的共和党保守派的真正意图,是逆转罗斯福的“新政”。连保守的伦敦《经济学家》周刊都承认,布什政府多次的大规模减税,是将政府税收从高收入阶层转移到低收入阶层。总之,“硬美国”回潮,不仅增强了美国经济的竞争力,也加剧了美国社会在经济上的两极分化。

  回到我们的主题,硬、软美国两种社会哲学,恰恰代表了美国共和和民主两党的意识形态倾向,因而与红美国和蓝美国的分野有直接的关系。

  竖向的美国和横向的美国

  首先可以察觉的,是红蓝美国地图分布与所谓“竖向的美国(vertical America)”和“横向的美国(horizontal America)”之间的高度对应,而这一对应关系,又与硬、软美国两种社会哲学直接相关。

  所谓“竖向的美国”,指的是高楼大厦林立的都市化地区。乍一看这是美国金融和上层经济领袖云集之地,美国《大西洋月刊》最近绘制两党政治捐款地图,纽约华尔街便有个共和党特大施主的堡垒。但是我们切不可忘记:在早期工业化之后,城市地区也是下层人口最集中的地方,他们是“均贫富”的“软美国”社会福利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同时也是推动“软美国”哲学的先锋——工会会员的主要来源,因此成为民主党的社会中坚。这是工业化最早的美国东北地区成为民主党堡垒的重要因素,在西海岸加州,民主党最强的地盘,也是在洛杉矶和旧金山等大城市一带。

  这一情况甚至延续到各州州内,不管是“红州”还是“蓝州”,按照州内投票结果,城市选区多为民主党地盘,而郊外选区则大多由共和党控制。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自从1950年代起,美国出现大规模的郊外社区建设,中产阶级和富人大批离开城市中心,移居郊外,这一现象现在仍在继续。至少在年老之前,在“软美国”福利政策中,这些阶层是付税而获益甚微的“净支出者”,在经济利益上自然倾向“硬美国”和共和党。其结果是缺乏高楼大厦的郊外及乡村,也即所谓“横向的美国”,变成共和党的“红色根据地”。二战后美国南部新兴的工业州,其发展往往遵循这一“郊外”模式,而没有早先工业革命中的大规模都市化过程,也缺乏坚强的工会运动传统,这是它们加入“红美国”的重要原因。

  前述《大西洋月刊》的两党政治捐款地图,共和党施主的地理分布远远广于民主党,遍布中西部和南部广大“横向美国”,一片红色海洋,颇有点“农村包围城市”的光景。

  竖向美国和横向美国的差别,还对共和党近年来的崛起起了关键作用,也会长期影响美国未来的政治发展。这里的重要因素,是因为美国没有像大多数欧洲国家那样的比例选举制度,而是“赢者通吃”选区制度。这便是在每个选区,得到相对多数票的候选人赢出,输者的选票累积再多,都毫无用处。

  因为民主党支持者偏于下层收入者和少数族裔,而这些族群的分布集中在“竖向美国”,造成城市选区的民主党人高票当选,浪费大量票源。而共和党的支持者分布偏集于“横向美国”,比较均匀,使得共和党可以在更多的选区胜出。

  以总统大选为例,每州的相对多数票得主通吃该州的所有“总统选举人票”。这代表美国建国初期“州权”至上、各州享有“主权”的历史遗留。结果是2000年总统大选,戈尔在全国赢得多数票,可是小布什却赢得全美50州中的30个(包括有争议的佛州),从而靠“选举人票”多数当选。

  以州以下选区为单位的联邦众议员选举,比以州为单位的总统选举和联邦参议员选举有更加过分的“赢者通吃”弊病。这是因为州的边界固定,而众议员选区极不稳定,其划分权大都属于各州州议会,是个缺乏普遍规律、可以上下其手的过程。

  举例说,假设美国选民总体对民主、共和两党的支持基本是一半对一半,那么只要一个选区的黑人比例超过全国平均值几个百分点,他们90%投民主党的选票,就会将这一选区变成民主党的“铁票”地盘。因此产生了美国选区地图的“蜥蜴脚尾(gerrymander)”现象。此名来自19世纪初的马萨诸塞州州长杰里,为了自己和同党可以顺利当选,他在选区划分上大做手脚,使选区地图变得奇形怪状,就像一种名叫salamander的蜥蜴,又长“脚”又长“尾巴”,人们便把这样的政治把戏称为gerrymander。该把戏200年来长盛不衰,甚至出现过沿着一条公路伸展几百英里、宽度却几乎不出一英里的怪物选区。

  竖向和横向美国的人口分布特性,为共和党近年来通过“蜥蜴脚尾”控制美国政治提供了大量机会。例如小布什家乡德克萨斯州,其实两党选民人数差别不大,但是通过选区划分“蜥蜴脚尾”把戏,《华盛顿邮报》预测未来该州的32个国会选区,有22个会成为共和党的铁票基地,以超过2/3的多数,把持德州政治。

  总之,竖向和横向美国的分野,加上“蜥蜴脚尾”把戏,对美国政治有极重要的影响。在这样的“民主”制度下,例如布什政府这样的少数集团,尽管在环保、堕胎、枪支管制等方面并不代表美国多数民意,却能继续主导美国的政治。

  移民熔炉的美国

  和种族主义的美国

  硬美国和软美国社会哲学对红、蓝美国分布的另一重要影响,便是红、蓝美国区分中的强烈种族因素。简言之,因为少数民族尤其黑人,是“软美国”福利主义的主要受惠者,所以支持民主党的蓝美国往往也是少数民族和新移民集中的地区,东岸的纽约州和西岸的加州是两个典型。

  反之,近年来“硬美国”思潮重新高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美国广大白人心目中,1960年代民主党约翰逊总统“伟大社会”政策以来的社会福利计划,首要获益者是“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黑人。美国各级政府在求职等问题上推行照顾少数民族(以及妇女)的“肯定行动(Affirmative Action)”政策,更为许多白人恨之入骨,必欲去之而后快。

  这里反映的,是美国主流白人特别是所谓WASP(白人盎格鲁·萨克逊新教徒的缩写)中间根深蒂固的种族主义。这种种族主义最深的地方,一是南北战争中坚持奴隶制的美国南部,二是移民和少数民族相对稀少的中西部。

  今年稍早时候骤起骤落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迪安,曾经公开主张民主党应该从共和党那里争夺那些保留南北战争时南方奴隶制“联邦”政权国旗的南部白人的选票,引起民主党内外极大争议,这是南方种族主义现实的极好写照,也是美国南部大量白人至今对坚持奴隶制的南方在内战中失败耿耿于怀的证据。

  关于美国南部白人种族主义的强盛,笔者有个个人故事:一位曾经长期居住在美国东北部的华人朋友,几年前搬迁到美国南部某城,他的学龄前儿子某日在购物中心,想加入几个白人小孩的游戏,却被白人小孩断然拒绝:“我们白人不和黑人玩。”这些小孩将华人视为黑人的误识之外,如此赤裸裸的种族主义言论,显然出于他们父母的身教言传。

  共和党在过去二三十年来的最大成就,便是利用南部白人强盛的种族主义和其他保守主义文化,将原来属于民主党地盘的南方“蓝美国”改造成为“红美国”。共和党的势力中心,也同时从传统自由派的北方和东西海岸,向中南部迁移。在同一过程中,共和党从原先林肯总统领导解放黑奴的政党,演变成与南方种族主义残余合流的保守政党,而形成美国新的“南北内战”局势。

  就是连属于共和党自由派的老布什,1988年与民主党马萨诸塞州州长杜卡克斯竞选总统,也免不了利用马州一个黑人囚犯在受准假释后谋杀白人的事件大做种族主义文章,成为老布什在南部各州大胜的重要因素。密西西比州的洛特参议员2002年年底因公开发表怀念种族隔离制度的言论而被迫辞去参议院前共和党领袖职位,是另一例子。

  美国的人口演变大势是少数民族特别是拉丁美洲裔人口的快速增长,总的来说对民主党有利。原先“红色”的新墨西哥州,就因此而成为“蓝州”。但是共和党的“蜥蜴脚尾”游戏,至少在未来相当时间内可以绰绰有余地反制这一趋势。例如德克萨斯州南部的新划选区地图像“一套细条纹西装”,由许多南北向的狭长选区组成,目的是将拉美裔的选民集中压缩到寥寥几个选区,以保证最大数目的白人多数选区。

  另外,在作为移民熔炉的美国东西海岸越来越“蓝”的同时,除了种族主义残留的南部,移民数目不多的中部各州也出现“红化”趋向,典型的例子便是明尼苏达州。该州集居北欧白人后裔,原有很强的社会主义运动历史和社会福利政策,被看作是加拿大的延伸,向来是民主党的“铁州”。1984年共和党里根总统和民主党蒙代尔竞选,美国大陆一片“红”色,唯有明尼苏达屹然独“蓝”,可见一斑。可是出于白人绝对多数,近年来从郊外社区开始,该州也逐渐变“红”,成为两党相争的“战场州”之一。笔者曾在明尼苏达乡间被人视为越南难民,直接体验了这一过程中的种族主义因素。

  然而至今为止,明尼苏达还是没有彻底“红化”,这是因为红、蓝美国之分的另一重要因素——宗教。这只能留待下回分解了。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F1中国大奖赛
《2046》公映
法国特技飞行队访华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2005新浪考研大讲堂
国庆出游宝典
“十一”缤纷车世界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性感文化的解析》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