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美国反恐怖战略不能填补战略真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25日14:30 新闻晚报 | |||||||||
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近期刊登科罗拉多州前民主党参议员、《第四种力量:美国二十一世纪大战略》一书作者加里·哈特的一篇文章,认为美国政治制度还没有提供一项取代遏制政策的大战略。 这篇题为《反恐怖战略不能填补战略真空》的文章摘要如下:
尽管“冷战”在十多年前的1991年8月就已经结束,但美国政治制度还没有提供一项取代遏制政策的大战略。 2001年9月11日以前,这一失败也许可以归咎于缺乏一个共同的敌人。此后的反恐怖战争也只是部分地填补了这一战略真空。 但对于依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所有传统尺度衡量都是全球最强大国家的美国而言,战略重点仅限于摧毁一个激进原教旨主义组织(即“基地”组织)所使用的一种手段(即恐怖主义)还不够。 无论是就事论事“等事情发生后我们再处理”的策略,还是布什政府的“反恐怖战争”,都不是确定美国未来角色的合适框架。 如果世界能够更加完美,2004年总统选举就可以成为各候选人及其所属政党面向新世纪向美国民众提出一项全新大战略的理想场合。但如果不能提出这样一项战略,现有目标和信仰真空只会越来越大,导致更具破坏性的政治分化。 不祥之处在于,战略真空已经使某些人提出了“美国是一个帝国”的观点,而且几乎没有人对此予以驳斥。 综观历史,帝国的特点是支配、政治控制、中央集权和武力统治。如果美国想成为帝国,必须先听一下警告:成为帝国以后,美国将不再是一个共和国。从古至今,这二者水火不容。帝国理论甚嚣尘上的同时出现了把美国的建国原则置之一旁的诱惑,这并非巧合。 为了保持共和国的本色,美国必须提出一项全新的大战略,既能满足现今革命性世纪的要求,又能与美国的实力和建国原则相一致。 据新华社 相关专题:美国进入恐怖袭击“高危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