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别斯兰事件一周年专题 > 正文

俄罗斯及英国报纸解读别斯兰人质事件四大疑问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6日12:46 新华网

  俄罗斯及英国报纸就别斯兰人质事件发表文章,解读人质事件四大疑问。

  疑问一:谁策划实施了绑架?

  俄罗斯《消息报》4日发表的文章说,别斯兰恐怖事件以悲剧收场后,情报部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查清、搜捕此次事件的组织策划者。本报获悉,此次行动是由车臣战地指挥官
多库·乌马罗夫直接指挥的。恐怖分子中除车臣人外,还有印古什人、阿拉伯人和一名黑人。获释人质说,劫匪交谈时讲的是车臣语、印古什语、奥塞梯语和阿拉伯语。

  一名成功逃脱的少年人质从几张车臣匪首的照片中认出了乌马罗夫:“是他。留着褐色胡子,鹰钩鼻。”现年40岁的乌马罗夫曾任车臣反叛政权安全部长,2002年8月被马斯哈多夫任命为“西南方面军”司令,指挥着约1000名武装分子。

  另一个著名的车臣战地指挥官叶夫洛耶夫可能也参与了此次行动。他和巴萨耶夫共同策划了今年6月22日突袭印古什的行动,还参与策划并实施了车臣和印古什境内的一系列恐怖活动。

  据俄南部联邦区情报部门掌握的情况,此次事件的幕后主谋是巴萨耶夫。他甚至吸取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事件的教训,亲自设计了一些细节。比如,恐怖分子在占领学校的体育馆后,立即关闭体育馆的所有窗户,目的是防止当局再次使用化学气体。

  情报部门官员则断言,“基地”组织参与了劫持事件。有情报表明,为此次恐怖行动提供资金的是伊斯兰教瓦哈比教派的领袖之一阿布·奥马尔·赛义夫。他是“基地”组织驻车臣的代表,掌管从境外流入车臣的资金。

  疑问二:营救行动为何提前?

  俄罗斯《晨报》4日报道说,特种部队进攻前,关押人质的别斯兰第一中学体育馆曾发生爆炸,本报记者在事件发生地了解到爆炸发生的详细过程:恐怖分子把爆炸物固定在体育馆的篮球架上,准备随时遥控引爆。谁知,用以固定爆炸物的绳索突然断裂,爆炸物坠地后炸响,气浪冲倒了一名恐怖分子,又引爆了第二个爆炸物,因此大家听到了两次爆炸声。

  另一种说法是,那天,紧急情况部成员按照同劫匪的约定,前往学校运尸体。但还没等他们接近被劫匪扔出窗外的尸体,体育馆内就响起爆炸声。据说是一名恐怖分子不小心绊上了连接地雷的引线,炸飞了他们停在院子里的嘎斯66卡车。劫匪误以为这是军方开始解救人质了,便引爆了体育馆内的炸弹。幸存的人质从墙上炸出的洞口跑出。特种部队听到警报后开始行动。

  《消息报》4日报道说,俄罗斯专家一致认为,此次解救人质行动造成重大伤亡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发起进攻的是武装分子。联邦安全局一位专家说,显然这不是一次预先策划好的营救行动,“阿尔法”特种部队一开始根本没有参战,最先冲进去的可能是当地的特警和被劫持孩子们的父亲!恐怖分子向逃出来的人质开枪后,警方别无选择,只能还击,“阿尔法”特种部队才投入战斗,但他们已失去了自己的优势———进攻的突然性。除“阿尔法”之外,“信号旗”特种部队也参与了进攻。特种兵们实施了一次小规模的爆破,将体育馆炸开一个洞,冲进去转移剩下的人质。武装分子则从二楼向跑出来的人质开火。

  疑问三:绑匪如何获得外部信息?

  《俄罗斯报》4日报道说,整个人质事件期间,恐怖分子都有同谋在帮忙。早在解救人质之前便有两人被警方拘捕。其中一人通过电台向匪徒汇报学校周围的情况;另一人则混在人群中煽风点火,散布谣言说当局根本不打算解救人质。匪徒中还有专人收集相关报道,而媒体什么都报:指挥部所在地点、军警的布防点、坦克和装甲车的位置以及人质中有哪些重要人物。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事件时就出现过类似情况。当时有人在电视上透露了剧院的秘密通道。特种部队不得不因此改变行动计划,而恐怖分子显然看了电视,他们在通道里布了雷。遗憾的是,类似情况在别斯兰再次发生。

  莫斯科一家报纸的记者再三向当地教育部门询问:人质当中有没有高官的子女?确实有,比如北奥塞梯议长马姆苏罗夫的一儿一女。而马姆苏罗夫一直呆在营救人质行动指挥部里。恐怖分子得知这一情况后,找到马姆苏罗夫11岁的儿子和15岁的女儿,让儿子泽利姆汉与他通电话。泽利姆汉开始用奥塞梯语与父亲通话,匪徒立刻打断他:“说俄语!” “爸爸,别进攻,那样我们都会被打死。”

  “爸爸是男子汉,你也是个男子汉,别泄气,”父亲给儿子鼓劲。

  “我们很饿,他们说你们不给我们水和吃的。”

  “是他们不让我们送食品和水。再坚持一下,就3天。3天后什么都给你……”

  谈话就此中断。幸运的是,两个孩子都获救了。

  疑问四:类似袭击无法阻止?

  英国《金融时报》4日发表文章说,事实证明,车臣人能在各种公共场所制造日益胆大妄为的袭击,主要是在北高加索地区和莫斯科。他们袭击了莫斯科地铁、一个购物中心,并在2002年占领莫斯科轴承厂文化宫,导致129人丧生。叛乱分子的战术越来越具有杀伤力,他们招募了一批年轻的车臣寡妇充当“人体炸弹”。过去两周发生的一系列袭击事件表明,叛乱分子的行动越来越严谨、周密。他们已经在俄罗斯各地的车臣人中建立起纵横交错且很隐蔽的联系,可以迅速有效地把指示传达给各个恐怖团伙。(完)(来源:参编)

  相关专题:别斯兰事件一周年 


爱问(iAsk.com)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