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17岁少年预谋校园大屠杀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22日04:02 济南时报

  20日麦金蒂受邀作客美国广播公司“早安美国”节目,披露了发现这起骇人听闻袭击阴谋的前前后后。

  从好奇到厌倦

  和无数网络聊天一样,住在华盛顿州的麦金蒂偶然在虚拟世界遇到了住在密执安州的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爱心竞拍就送礼
新浪搜索不一样的联盟 1拍网 满200送100
奥森托瓦斯基。不寻常的是,奥森托瓦斯基的言论起先让麦金蒂感到好奇,而后是恐惧,最后是厌烦。拿到了网络交谈记录的《底特律新闻》将奥森托瓦斯基的话称为“在对同学、家人和少数族裔反复倾泻愤怒”。

  奥森托瓦斯基的网名叫“Nazi-bot-sadistic”,在与麦金蒂认识不久,他就说出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和家庭住址,并全面讲述了自己对世界的不满。

  在网上,奥森托瓦斯基告诉麦金蒂:“我要给每个人带来恶梦。我有追随者,我也会出名,当你拿着枪走入学校的时候,你会出现在报纸的头版。我不能选择我的生命,但我能够选择抛弃生命。”

  开始,麦金蒂还不太在意,后来奥森托瓦斯基说得越来越真实了。

  “去年5月,我离开学校一个星期引起了许多流言”,奥森托瓦斯基写道,“我正在寻找枪,人们不知道什么是真实,直到我把真实带给他们,我会死,在一个更好的地方。”

  麦金蒂当时显然有点不知所措,她的回应是,“什么?你在说什么?”

  从那以后,麦金蒂开始有意识地把奥森托瓦斯基的话拷贝下来。后来,奥森托瓦斯基还多次提议麦金蒂去举报自己,尽管他知道麦金蒂的父亲是一名警察。再以后,麦金蒂对奥森托瓦斯基不停地重复那些话已经厌倦。在9月9日两人最后一次交谈中,奥森托瓦斯基写道:“如果你不喜欢我说的,那就关掉我,我喜欢你那么做……你也许再也听不到我的话。”就是这最后一句话让麦金蒂作出了报案的决定。

  从随意到紧张

  麦金蒂的父亲是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警察,恰好领导一个反网络犯罪小组。麦金蒂把聊天记录交给了父亲。

  9月16日凌晨2点20分,麦金蒂的父亲将这份记录传真到密执安克林顿城警察局。几个小时之后,警察拨通了梅柯姆县助理检察官考里的电话,当时考里正在回家的路上。

  “听到这件事,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小男骇在对自己的女友耍酷,胡乱吹牛”,考里事后回忆说,他当时很怀疑采取进一步调查的必要性,一个17岁的孩子拥有机枪和AK-47突击步枪怎么看都像是编的故事。

  不过,尽管只掌握了一份网络聊天记录,考里还是为警察签署了搜查令和拘捕令。他说:“结果过了一阵,警察回来告诉我,他(奥森托瓦斯基)说的都是真的。我感到震惊,他们居然在他家里发现了那么多武器,这显然表明他的话不是乱说的。”

  警察在奥森托瓦斯基的家中找到了1支AK-47突击步枪、2支来复枪、多套爆炸装置、上百个弹夹和不少刀具。还在他家地下室的墙上看到了悬挂着的希特勒照片和纳粹旗帜。

  在随后的审讯中,奥森托瓦斯基承认自己计划对就读的高中甚至警察发动攻击。警官米尔斯说,虽然奥森托瓦斯基并没有确切的发动校园屠杀的日期,但警方相信他预谋“在最近干点什么”。

  警方随后逮捕了奥森托瓦斯基和父亲和一名邻居,他们涉嫌藏匿武器和口头教唆如何制造炸弹。目前,奥森托瓦斯基被指控犯有10项重罪,包括威胁进行恐怖活动,可能被判20年监禁。

  从好孩子到仇视所有人

  米尔斯警官说,奥森托瓦斯基之所以被认为非常危险,在于他仇视所有人,并没有特别的种族倾向,其中甚至包括父母和白人。

  但曾教过奥森托瓦斯基的老师却说他是个好孩子,在他的印象中,奥森托瓦斯基是个不太引人注意的孩子,成绩始终是优良,而且几乎没有任何违纪纪录。2003年,高中二年级的时候,奥森托瓦斯基转学到了现在就读的圣克莱门特高中。奥森托瓦斯基似乎一下子对教育和学校失去了信心,变得异常极端,还曾因偷窃被警察拘留。

  奥森托瓦斯基的父亲被认为是指引他走上纳粹道路的人,而奥森托瓦斯基的母亲则是对孩子一味溺爱。直到奥森托瓦斯基被捕后,她还认为,安德鲁是乖宝贝。他们并不知道奥森托瓦斯基写给麦金蒂的网络留言中说:“当审判日来临的时候,我将杀死我的父亲、我的母亲、我的兄弟姐妹和我的3条狗。”

  奥森托瓦斯基还在网络中表露出对黑人、犹太人和“不纯白人”的仇恨。他特别强调:“很多白人在我的标准中是不合格的,仅仅有白的皮肤还不是白人,白人意味着价值观。”

  在奥森托瓦斯基案件曝光之后,人们不禁感叹,是什么让孩子们变成了怀有极端思想的杀人恶魔。对此,奥森托瓦斯基的网络聊天中竟然也有他给出的答案。

  他写道:“你想过没有,为什么30、40、50年代没有校园枪击案?那时候,更多的人已经有了枪,年轻人也很容易搞到枪。农场和其他地方都有枪。可是为什么那时候学校里没有枪击?因为学校是教导价值观的地方,(那时的学校)是第二个家,那是一个你可以学习、可以欢笑、可以被教授价值观的地方。”黄恒(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甲午海战110周年
中国网球公开赛
电影金鸡奖百花奖揭晓
法兰西特技飞行队访华
新一轮汽车降价潮
北京周边郊区秋日游
金龙鱼广告风波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我知道的中国监狱》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