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者靠暗箱操作弄到美国大选辩论会现场票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8日17:13 国际先驱导报 | ||||||||
大选辩论差点泡汤,布什直到最后关头才同意出场…… 国际先驱导报特约记者张睿壮报道 7月中,在美中教育基金会的安排下,我接到了迈阿密大学校长、美国联邦政府健康及人道服务部前部长谢雷拉亲自签发的邀请信,邀我于9月底去该校访问。奇怪的是,邀请信对这次访问的核心内容——现场旁听美国总统竞选首场辩论——只字未提。上网查了一下,迈阿密大学为将于9月30日在该校举行的总统竞选辩论专
谁知刚到美国就虚惊一场。当我看到基金会转发的迈阿密大学访问日程上白纸黑字地写着“9月30日晚7:30-11:30,在惠顿活动中心大屏幕电视上观看总统竞选辩论”,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绕了半个地球飞到这里就是为了观看大屏幕电视?!追问之下,才知道原计划不变,只是校方因为入场券的票源实在太紧张,各方要票的压力实在太大,只好暗箱操作,严格保密,所以要在日程上虚晃一枪。果然,我们后来在迈阿密大学访问时见到的许多教职员和学生,甚至连级别很高的行政管理人员对学校共分到多少张票、由谁负责分发、都发给了哪些人等等都一无所知,只有对我们这几个外国人能享受如此特权表示惊讶和赞叹的份儿。 当然,学校对学生还是网开一面的:在学校支配的票中不少被奖给了在为此举办的论文竞赛中胜出的学生。值得一提的是,在辩论当晚的会场上校长谢雷拉宣布把自己的入场卷让给了该校本科生、今年奥林匹克女子百米短跑银牌得主劳林·威廉姆斯,搏得全场热烈掌声。当然,谢雷拉没有解释没了入场卷她自己是怎么进场的。 到了华盛顿后才知道真正悬的还在后面。9月27日上午10点我们在城市俱乐部拜访了辩论的主办方“总统选举委员会”的两主席之一弗兰克·法伦科夫 (Frank Fahrenkopf),他才是所有这一切的策划人和驱动者。就在会见我们的前一刻,他刚刚结束与布什竞选班子的谈判,对布什阵营提出的参加辩论的条件进行了最后的讨价还价,现在正等待对方回去汇报后给他最后回话。这时我们才知道原来外界已经炒得沸沸扬扬的美国总统辩论究竟能否举行直到此刻还是未定之数!我们可能连电视都看不成! 当晚,在中国驻美大使馆教育处做东的晚宴上,大家都已入席正在相互寒暄时,弗兰克才匆匆赶来,他满面笑容地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布什方面已经最后敲定,同意参加此次辩论!大家悬着的心这才放了下来。这时,离辩论举行正好还有三天时间。 当晚我有幸与弗兰克同桌,听他讲了不少有关总统辩论的故事。美国总统候选人在电视上公开辩论始于1960年,在尼克松和肯尼迪之间进行。后因在任总统拒绝参加而中断,到1976年才恢复。一般来说,竞选连任的在任总统不太喜欢电视辩论,因为他本来就有足够的机会可以直接面对全国公众;反之,挑战一方的候选人则特别热衷于此,因为这是他在全国公众前亮相的绝好机会。正因为这样,今年克里阵营早早就答应参加辩论而布什阵营却迟迟不表态,而且还提出不少附加条件。 我问都提了哪些条件,弗兰克举了一个例子:上次竞选辩论进行到一半时,戈尔竟然离开自己的讲台走向布什,让大家特别是布什阵营的人捏了一把冷汗。所以这次布什阵营提出辩论中间双方在台上不许走动,弗兰克立即答应下来并转达克里竞选班子,对方也一口答应,这个问题就顺利解决了。 我问弗兰克,你们在布什承诺参加辩论之前就投入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大张旗鼓地筹备、宣传,闹得满世界都知道将有一场总统竞选辩论,万一到最后关头布什说“不”怎么办?你们岂不会非常被动吗?弗兰克答曰:是的,不错,我们投入得越多,我们的风险就越大,但布什面临的(期待他参加的)公众压力也越大,他拒绝的可能就越小。我说,你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他得意地咧开嘴笑了:我们只是民间组织,除此之外我们别无他法。#(作者系南开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大选考察团”成员)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