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专题 > 正文

分析:下一个四年美国将怎样立足于世界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04日09:04 解放日报

  主持人:本报记者杨立群 成珞

  嘉宾:陆忠伟(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黄仁伟(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院研究员)

  朱威烈(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所长、教授)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沈丁立(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编者按:布什赢了,克里输了。根据美联社的数据,布什在决胜的俄亥俄州获得了51%的选票,领先克里有2个百分点和13.6万余张选民票之多。同日,共和党还在参众两院的改选中获得了多数席位,继续控制参众两院已成定局。共和党的“双喜临门”,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美国?布什成功连任,将对世界格局产生何种影响?

  为什么布什会赢?

  记者:今年的美国大选似乎存在一个奇怪的悖论,因为“9·11”和伊拉克战争后,针对布什的骂声一片,而克里的国际声誉却似乎要好得多。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美国人要选布什当总统?

  黄仁伟:在布什的第一个任期内,美国的国家安全环境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9·11”事件、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盟国反目、国土安全、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打击、新保守主义等等,这些事件,这些概念,曾经有过吗?美国本土遭到空前袭击,恐怖主义的幽灵还在纽约上空徘徊。谁能给美国带来安全,就能成为本次选举的赢家。小布什把自己扮演成“爱国英雄”,而克里却无法剥去布什的盔甲。尽管白宫在伊拉克战争中屡屡出错,克里却不能把共和党打得一败涂地。这证明克里本人不具备更彻底的全球战略思维。吞吞吐吐,左盼右顾,欲进不得,欲退不能,这种尴尬境地怎么能战而胜之、取而代之?

  美国现代史上的外交政策大辩论同党派政治转变相结合,是一种规律性现象。冷战结束后,美国两党在外交和安全战略上一直没有找到战略共识,政治上也处于僵持状态。在这次选举中,民主党本来可以借用外交安全政策辩论击败共和党,但是他们没有足够的准备,只能坐失良机。

  沈丁立:布什成功连任有四方面因素在起作用。其一,美国仍处于“战争”状态,即反恐这场特殊的战争。战争期间美国人民思安思定甚于思变。思安即对国家安全的需求,而思定是对国家稳定的期盼。多数美国民众认为布什在增强美国国土安全方面颇有成效,目前美国经济也过得去,就再给布什一次机会。其二,布什及其竞选机器对其战时领袖形象的成功塑造。多数美国民众在战时需要一个坚强的国家领袖,或三军总司令。布什领导反恐战争的失误,多数民众并非不知,但此时颇有部分民众的心态是“要一个虽然可能是错的但是强大的领袖”。其三,克里不够一贯的政治立场给他带来了伤害。克里在竞选总统期间批评布什错误发动伊战的理由,在他当初支持布什发动战争时已经成立,因为那时美国并没有伊政府参与袭击美国的证据,也没有伊方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证据。克里为竞选总统更改主张,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明显的。其四,独立候选人的影响。纳德分流了1%美国普选人的选票。如果这其中的多数流向克里,则克里在普选人的票数上与布什差距将缩小至1%—2%。在最后由选举人团票数被“赢者通吃”的竞选规则下,克里要比目前的状况更有可能取胜。

  黄仁伟:从地域上看,民主党势力集中在东北部沿海和太平洋沿岸各州,这两个地域比较具有国际主义和理想主义的外交传统,与欧洲和亚洲有着天然的联系,价值观倾向也比较自由开放。而共和党势力集中在南部和中部山区,这里具有孤立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外交传统,崇尚美国的绝对利益和绝对安全,价值观也倾向于保守传统。而大湖区各州介于二者之间,这里曾经是民主党的传统势力范围,但是在最近10年中同东北部和西海岸在利益和价值取向上逐渐拉开距离。这次居然成为共和、民主两党拉锯战的关键地区,而且成为民主党失利的主要原因。90年代初,克林顿—戈尔的成功恰恰在于他们来自中南部地区,削弱了共和党的基础。今后两党的势力消长也主要在于中西部和大湖区,甚至取决于这两个地区与外部世界的联系程度。这种党派的地域倾向一旦形成,将是一个长期现象,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不可低估。

  朱威烈:如果说2000年布什当选时还是个被“判”出来的弱势总统,那么现在他已逐步摆脱了弱势,加之共和党再度独掌参众两院,布什已经显露强势总统势头。

  布什主义不会大变

  记者:布什胜出后,美国的内政和外交政策会有什么变化?从战略角度来看,锋芒毕露的“布什主义”,又会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陆忠伟:布什连任后,以往的强权、单边政策可能会有所收敛,但总体外交政策不会有大变化。布什政府会继续在国际安全政策方面下功夫,高举反恐大旗,来凝聚与大国之间的关系并扩展反恐合作,如在六方会谈的框架下继续推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布什政府会继续加强与传统盟友的关系,如美日同盟,美韩同盟等,同时继续推进全球兵力部署的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美国还可能会致力修复在反恐等问题上与欧洲产生的裂痕。在中东问题上,布什政府的立场不会轻易有大的变动。此外,日益复杂的伊拉克问题也仍是布什政府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内政上,布什可能会对在上一个任期中受批评较大的一些政策进行调整,努力扩大出口,促进美国经济发展,减少财政赤字。

  沈丁立:在反恐问题上,继续加强美国国土防御和打击国际恐怖活动,必定还是新一届布什政府的优先考虑。布什政府必须尽早解决在伊拉克面临的低烈度持续对抗这一挑战,尽力在下个任期内将美军体面地撤回国内。与此同时,展开针对朝鲜或伊朗的另一场先发制人的战争,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而在防扩散领域,布什政府将不得不主要地通过谈判加施压的办法,以寻求这两个国家逆转其核发展的进程。

  冯绍雷:从大国关系的角度来观察大选后的美国外交,可以认为连任的布什将延续其单边主义路线,但另一方面将努力不使美国与诸大国关系被恶化到伊拉克战争时的对峙状态。

  首先是因为相当程度上影响第一任布什外交路线的新保守主义远未离开政治舞台。虽然在最近一两年中,新保守派的影响有所遏制,若干重要鹰派人物离开了关键岗位。但是,大选的结果表明,主张以强硬手段维护美国国家利益的民间反应与布什的外交政策在某种程度上正在形成一种呼应。当然,第二任期的布什外交不会不注意在强硬与委婉之间的平衡,而且这种平衡也势必会在国务卿、国防部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特别顾问这几个关键性岗位上得到体现。但单边主义的思维方式与政策显然会因胜选而大大地得到鼓舞和进一步推广。

  如果单边主义路线仍将主导布什第二任期的外交,那么,美欧间关系将难以看到实质性的改善。本来,多数欧洲人是寄希望于克里当选。在欧洲人眼里,克里比布什更多地具有多边色彩。虽然,欧洲人将不会放弃继续努力以调整在伊拉克战争中被恶化的对美关系,布什总统也将作出实际的努力来弥补美欧关系中的裂痕。但是,美欧之间在战略利益、对未来世界秩序的看法、包括在被一向认为是类同的体制与价值观等问题上的严重分歧,将掣肘美欧关系的调整与接近。

  与美欧关系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美俄关系。在临近美国大选前的大概半年左右时间里,有人发现,普京总统已经有几次重要讲话近乎于力挺布什当选。值得观察的是,美、欧、俄三边关系在“9·11”以来若即若离的戏剧性变化,至少,这将为俄罗斯在大国间的周旋留下空间。

  朱威烈:布什连任后,美国的中东政策会呈现一定的延续性。美国将继续推动伊重建进程,即将召开的“伊拉克重建会议”和“反恐会议”会顺利召开。巴勒斯坦也将有机会进一步推进建国进程,因为布什是几十年内首先明确同意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的美国总统,这份“路线图”的最终目的是要建立一个巴勒斯坦国。但基于美国在伊拉克碰到的诸多麻烦,加之其欧洲盟国的分裂和国内民意的向背,也不排除布什在新任期内对其中东政策作一些调整,如在推进其一贯强调的中东民主改革进程的同时,美国可能会更重视该地区的安全和秩序;在推进美国能源政策、不放弃在伊拉克能源利益的同时,可能会考虑开发其它的石油资源,包括阿拉斯加的油田,以减低对中东石油能源的依赖。

  对华政策仍求平衡

  记者:布什连任后,其对华政策是否会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是否还会按照目前的轨迹发展下去?

  陆忠伟:新一届布什政府上台后,中美两国关系仍会处于一种平稳发展的态势。这次大选中,中国问题基本上没有成为布什和克里的辩论焦点,而且,15年来,中国选择了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中国“软国力”的上升,使美国开始对中国重新认识。在这种大环境中,中美关系的内涵变得更丰富,更为理性化,也较为平稳。但是,由于美国在反恐政策和人权上的双重标准,以及对台军售等问题,中美关系仍可能产生一定摩擦。

  沈丁立:鉴于本届布什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重大错误,并迫于本次大选受到的来自克里支持者的强大压力,下届布什政府有可能被迫继续调整它的对外政策,更多地寻求国际合作的途径。反映在它的对华政策上,新一届布什政府将继续执行事实上的与两岸关系平行发展的战略,既牵制中国的发展和大陆对台独的压力,又在鼓励与制约“台独”中谋求平衡。因此,没有理由为台湾问题对未来四年中美关系的影响感到乐观。

  相关专题: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美国总统大选
2004珠海国际航空展
拉登最新录像曝光
阿拉法特病情严重
央行9年来首次加息
高峰亲子鉴定风波
中国足球改革风暴
万张精彩家装美图欣赏
购房装修答疑集锦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