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民众情绪激动导致局面混乱 阿翁遗体提前下葬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13日01:28 北京娱乐信报 | ||||||||||||
按照巴方原先制订的计划,阿翁的灵柩在入土安葬前将被安放在官邸会议大厅,供各国驻巴勒斯坦使节和巴民众瞻仰和向遗体告别,然后安葬在官邸院内新辟的墓地内。但是,由于在拉马拉迎接阿翁遗体时出现难以控制的混乱场面,为避免出现意外,阿拉法特的灵柩12日提前下葬。“考虑到民众激动的情绪,他已经在原定的时间前下葬,我们别无选择。”一名巴勒斯坦官员说。 在阿翁遗体下葬后,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士开始朗诵《古兰经》,陪伴阿拉法特度过无数危难时刻的保镖失声痛哭,相互拥抱。一名警察在墓前跪下,不停地亲吻墓碑。激动的人们纷纷涌向新建的墓地开始祈祷。刚刚被任命为巴解组织执委会主席的阿巴斯和巴自治政府总理库赖也加入了祈祷者的行列。按照伊斯兰宗教习俗,阿拉法特墓地四周被种上了橄榄树。但是由于人群的四处践踏,许多树苗被踩得面目全非。 开罗 军人最高葬礼送别阿翁 阿拉法特的灵柩被安放在四匹骏马牵引的炮车上,大批外国元首和领导人跟在灵车后面缓缓行进……这是世界告别阿拉法特的最后时刻。美联社形容,如此隆重的场面看上去并不像告别阿翁的葬礼,倒像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将军的凯旋仪式。 在短短几分钟的传统葬礼祈祷后,八名身穿黑色制服的卫兵将阿翁灵柩抬出清真寺,并移交给一支军用仪仗队。随后,阿拉法特的灵柩被安放到一辆由四匹黑色骏马牵引的炮车上。炮车的前面和两侧都是威武的埃及仪仗队和军乐队士兵,各国代表团成员则缓步跟在灵柩后面,向附近的马藻军用机场前进。埃及总统穆巴拉克走在送行队伍前排的中间位置,他的身旁是沙特王储阿卜杜拉亲王、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巴勒斯坦新领导人卡杜米和阿巴斯。 11时30分左右,阿拉法特的灵柩被送上等候在停机坪上的一架埃及空军的运输机。半小时后,载着灵柩的飞机起飞前往位于埃及和巴勒斯坦边境的阿里什。在那里,阿翁的灵柩被送上一架军用直升机,飞往他的安葬地拉马拉。 特写 阿翁妻女泪水涟涟 在2004年11月12日这天,苏哈和女儿再次出现在人们面前,在埃及首都开罗的烈日之下,四匹黑色骏马牵引着阿拉法特的灵车缓缓前行。苏哈站在人群的最前排,一身黑色,头上戴着黑色头纱,左手置于身前。望着丈夫的灵柩,她无法忍住心中的悲痛,眼泪夺眶而出。扎赫娃靠在母亲身边,也是一身黑色着装,但披着一件白色外套,望着父亲的灵柩,眼泪在眼眶中打转。母女俩紧紧地握着手。这时,传来了电视台转播人员的画外音:“不要哭泣,扎赫娃。你的父亲从未哭泣过。他是一个坚强刚毅的男人。不要哭泣,扎赫娃。所有阿拉伯儿童今天与你共享你的骄傲和尊严。” 拉马拉 巴勒斯坦人倾城迎阿翁 与1994年结束27年流亡生活的阿拉法特返回加沙时受到夹道欢迎的情形一样,这一次,巴勒斯坦民众再次以空前隆重的仪式迎接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但这一次阿翁却是静静地躺在灵柩中,再也无法向支持爱戴他的民众挥手致意,频频飞吻。 当运送阿翁的直升机还在飞往拉马拉的途中,上万名巴勒斯坦民众就涌向阿拉法特在拉马拉的官邸,那里是这位巴勒斯坦领导人的受困之地,也将成为他的安息之地。尽管数百名巴勒斯坦警察竭尽全力维持秩序,但是仍然无法阻止民众进入官邸。他们中有的破门而入,有的翻墙而过,当运送阿翁灵柩的飞机抵达之前,拉马拉的官邸中已经聚集了上万名巴勒斯坦人,他们挤满了官邸的各个角落。而走上街道为阿翁送别的民众人数更是超过了10万人。 当地时间12日下午2时15分,飞机降落在官邸附近,激动的人群纷纷向飞机涌去。警察组建的人墙很快被冲破,尽管有军警朝天鸣枪示警,但是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民众很快将直升机团团围住,使得阿翁的灵柩一时间无法被送下飞机。 当覆盖巴勒斯坦国旗的阿翁灵柩被抬出飞机时,人群再次沸腾起来。人们纷纷涌向灵柩,希望再触摸一下阿翁的灵柩,一名头戴黑白相间头巾的年轻人甚至爬到灵柩上,挥舞着手中的武器。许多人大声哭泣,痛不欲生。短短的几百米路程足足走了25分钟。 特写 以方军警高度戒备 当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的葬礼进行时,以色列方面正高度戒备,准备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色列警方调集大批警力,守卫在耶路撒冷老城,等待大批穆斯林的到来。“我们有数千名警察执勤,几乎是全部警力,”警方发言人吉尔·克莱曼说,“我们做到了全体出动。”以色列军方目前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向拉马拉地区增派部队。部分巴勒斯坦城镇已被封锁,所有巴勒斯坦人都被禁止进入以色列。“安静度过今天非常重要,”以色列公共安全部长吉德翁·埃兹拉说,“在中东地区,什么事情都可能发生。我们做好了一切准备。” 综合新华社电
相关专题:阿拉法特逝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