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洋海啸幸存者口述逃生实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2日17:13 北京晚报 | ||||||||
精疲力竭,担惊受怕,徒步跋涉6天6夜,以椰子为食……在这次印度洋大海啸中受灾的印度尼西亚人拉姆利·阿里1月1日向赶赴灾区采访的路透社记者讲述了自己从受灾地前往亚齐省省会班达亚齐寻求帮助的逃难经历。 镜头一
T恤衫当“口罩”抵挡尸体腐烂的恶臭 30岁的阿里本是印尼苏门答腊岛海滨小镇扎朗的居民,他在当地一家医院工作。海啸几乎扫平了那个小镇。他说,当海啸来临时,他听到消息后逃往附近的山上才幸免于难。 阿里说,在逃难途中,除了食物缺乏、睡眠不足外,更让他受不了的是沿途的所见所闻。“(恼人的是)那些尸体。我很害怕见到尸体,尤其是在晚上,”阿里对路透社记者说,“晚上我曾试图睡在山间丛林之中,但我办不到,我总是想起那些尸体。” 在行进中,为了抵挡尸体腐烂的恶臭,阿里脱下T恤衫罩住口鼻。他说,在从扎朗到班达亚齐的150多公里路程中,他处处都能看见遇难人员的遗体。 镜头二 以椰子为食喝椰子汁解渴 在阿里逃难的路上,还有许多人和阿里一样,徒步逃往班达亚齐。他们缺乏食物和水,在泥泞中跋涉了数天。“我们只有以椰子为食,喝椰子汁解渴,”42岁的灾民努莱尼说,他和儿子已经走了6天6夜。在逃难的人群中,还有一些人是从班达亚齐前往他们遭灾的家乡寻找亲人后返回的。他们希望了解他们的家人是否幸存,但因为交通受阻到不了目的地。 “我正在赶回班达亚齐,”19岁的米拉说,“我已经走了两天,我试图前往米拉务,但失败了。我现在先回去,但也许我还会乘船再去那里。”根据印尼官方公布的消息,米拉的家乡米拉务三分之一的人口已经永远“消失”了。米拉不知道她的母亲和姐妹们是否还活着。 镜头三 用毛巾把家人绑到树上逃生 比起印尼的灾民来说,一名在受灾国马尔代夫度假的英国游客家庭似乎要幸运很多。这是一个五口之家:父亲斯蒂芬·博尔顿、母亲拉伊·博尔顿和3个年龄分别是12岁、4岁和18个月的孩子。在巨浪袭来、水淹过头的千钧一发之际,斯蒂芬急中生智,用毛巾将他们绑在棕榈树枝上,在激流中幸免于难。 回忆起那惊心动魄的一幕,34岁的斯蒂芬说:“那时我们在码头上,突然海浪就卷了过来。我们还没有弄清楚怎么回事,海水就漫到了胸口。我们在令人恐惧的激流中艰难移动,向一棵树走去。我们背着孩子爬上了树,那时水已经涨到了3米深。” 斯蒂芬接着说:“我用4条毛巾把他们绑在树枝上,突然就像有人猛地一拉,巨浪把一切东西都卷回了海里,太可怕了。”斯蒂芬是一名工程师,他曾经有过潜水和登山的经历,这使得他能够在灾难来临时保持冷静的头脑。刘路(新华社专稿)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