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青年参考专题 > 正文

天灾是人闹的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1日17:07 青年参考

  AndrewC.Revkin/文张丹珊/编译

  人类遭受的“天灾”数量直线上升。根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科学与社会学系丹尼尔·塞尔维兹教授的统计,20 世纪60年代,全球平均每年发生100起天灾。进入21世纪,这个数字已上升到500起。

  世纪地震和海啸吞噬了数十万人的生命和巨额财产。未来,灾难将更严酷。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泥石流和干旱, 将使很多国家遭受严重打击。

  专家指出,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灾害发生得更频繁,而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

  出于经济的考虑,依赖科技的发展,在很多国家,人们把生活区域扩展到了洪水泛滥的平原,或者备受干旱折磨的不 毛之地,建造了不计其数的、在灾害预警之下瑟瑟发抖的脆弱城市。

  这样看来,承受某些“天灾”其实是人类自己的选择。

  加利福尼亚科技学院的凯瑞·斯伊博士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地震学家。斯伊博士说,面对天灾,富国和穷国的区别在于 ,富有的国家不断完善着建筑技术,不断改善着自己的行政系统,以应对不可避免的天灾。

  而伊斯坦布尔、德黑兰、新德里,以及其他一些日益拥挤、破旧的城市,仍然在等待。一旦发生地震,哪怕并不十分 强烈,数以万计的居民将被自己脆弱的房屋夺去生命。

  专家认为,富有的城市和贫穷的城市,承受灾难造成的损失的能力不同。斯伊博士说:“德黑兰和洛杉矶的规模差不 多,如果两个城市同时发生一场7.5级的强烈地震,在洛杉矶可能有5万人丧生,在德黑兰可能有100万人丧命。”

  目前,官方和民间的各种机构,仍然把注意力放在灾难发生后的补救上,而不是致力于使社会在灾难面前更有“弹性 ”。某民间研究机构的负责人、地球物理学家布莱恩·塔克博士,一直努力提升贫穷的国家应对地震等灾害的能力。他援引某 基督教救济组织的一项最新统计指出,在政府机构和世界银行等组织为减轻灾难而拨出的款项中,只有不到10%的资金被用 于预防性的措施。

  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所长杰弗瑞·萨池斯注意到,在上世纪70年代的大洪水过后,孟加拉采取了一些简单的预 防措施:让人们迁移到地势更高的地方,还设置了一些高高的平台,供人们在洪水中求生。

  斯伊博士说,他不认为人类已经认识到预防措施的重要性。即使拥有科学的预警机制,人们仍然懒得关心天灾,因为 这些天灾要么“潜伏期”太长,比如“温室效应”,要么非常罕见,比如海啸。“我真怀疑,已经高度进化的我们,是不是真 的有能力应对那些几百年才发生一次的巨大灾难。"

  “我们正处在历史的关键时期,如果不加以重视,事情会变得无法挽救。”萨池斯博士说:“幸好,还有知识和技术 可以助我们一臂之力。也许,这次巨大的海啸就是召唤我们行动的信号。当然,在开始行动前,我们必须了解,预防灾难比灾 难发生后再去应对要划算得多。”

  相关专题:青年参考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新酷铃选
最新最HOT铃声推荐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