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拯救生命--夜访班达亚齐市中心医院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13日18:20 新华网 | ||||||||
新华网班达亚齐(印尼)1月13日电通讯:拯救生命——夜访班达亚齐市中心医院 新华社记者李宣良 在满目废墟中,经历了重创的印尼班达亚齐市中心医院奇迹般地开始了新的“生命”。位于印尼亚齐省省会的这所医院,12日晚10时,医院门诊大楼依然灯火通明,三层楼50
新华社记者当晚与即将进驻医院开展工作的中国国际救援队一道进入这家医院。这里曾是亚齐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医院,可同时容纳数千名病人就医。海啸灾难中,医院的建筑物被深达1米多的海水浸泡,医疗器械悉数被毁。海水退去后,在近万平方米的医院建筑物内留下了几十厘米厚的淤泥和垃圾,医院功能完全丧失。 记者在医院建筑外的地面上还看到有不少淤泥和垃圾,但一上门诊楼台阶,所有人都脱了鞋走上明亮如镜的地板。除了墙壁上仍残留着的海水淹过的黄色痕迹外,几乎很难在房间里找到曾受过海啸袭击的证据。由于缺少病床,不少病人就躺在洁净地板上的垫子上接受治疗。 来自不同国家的医生,在紧张地忙碌着。他们不同肤色,没有身着统一白大褂,为了拯救生命这一共同使命走到了一起。在一房间的角落,一名年轻的医生正蹲着给一个小女孩仔细检查伤口。小女孩不到两岁,鼻子上和腿上都插着导管,裸露着的脸上和腿上伤痕累累。小女孩的父母及两个哥哥在海啸中全部遇难,而她却奇迹般地躲过了劫难,在海啸过后的第三天被救援人员发现。 这位医生名叫翁志雄,来自新加坡。据他介绍,与他一同来这所医院开展救援工作的还有十多名新加坡志愿者,他们每天都要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已经为上千名病人进行了治疗。“虽然条件艰苦,工作很累,但很充实。”翁志雄指着小女孩说:“这样幼小的生命,因为我们而得到挽救,这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 据医院工作人员介绍,在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和墨西哥等国救援人员的帮助下,这所医院在灾后不到一个星期就恢复部分功能并开始接收病人。仅仅在12日一天,就有100多名世界各地的志愿者来这里帮助医院重建,有近50名医生来这里接诊了172名病人。 在医院的庭院内,连接各个病房的走廊成了各国医疗器械和药品的“展览会”。来自英国的X光机、美国的可拆卸手术台、澳大利亚的B超仪、中国的动力喷雾消毒器等,在等待着被搬运进尚未清理干净的病房。 与这所医院一样,在国际救援人员的协助下,班达亚齐市区的另外两家被海啸摧毁的医院也已恢复功能,第四家医院也将在未来两三天内投入使用。届时,班达亚齐地区的危重和急症病人,将不再需要转送到苏门答腊岛的棉兰或首都雅加达救治。 4天前,记者在跟随中国国际救援队的队员来这里进行清理淤泥和垃圾时,看到墙上挂着一座停转的时钟,表针停止在8时35分,这正是海啸袭击到达这里的时间。12日,时钟还挂在墙上原来的地方,擦拭过的钟面在灯光下熠熠发光,秒针轻快地发出滴滴答答声。时间已经恢复,生命正在延续。 相关专题:印度洋地震海啸造成重大伤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