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不甘居人后发出谋求重新崛起信号(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31日10:39 新华网 | ||||||||
2004年10月14日 胡锦涛举行隆重仪式欢迎普京访华 先求发展后改革 2004年2月1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巴伦支海域视察正在那里举行的俄海军大规模军事演习时,在北方舰队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号核潜艇上检阅海军官兵 2004年俄罗斯在内外政策上都有一系列大动作,向世人传达出不甘久居人后,谋求重新崛起的强烈信号。今后世界将面临一个更有进取心、更计较本国利益、更有行动能力的俄罗斯。 政治:加强集权,提高效率
去年9月份的别斯兰人质事件,使普京对权力机关"软懒散"有切肤之痛,下决心立即启动激进的政治改革,并尽快进入立法审批程序。 首先,联邦主体(共和国、州、边疆区、自治区和直辖市)最高领导人不是像现在这样由选民直选,而是由地方立法机关根据联邦总统提名选出,以确保地方领导人受中央政府严格控制,使普京的治国方略能一贯到底。 其次,国家杜马代表不是像现在这样,一半席位由选区直选,另一半按进入国家杜马的各政党得票比例分配,而是将全部根据政党得票比例产生。这将有助于总统控制议会,保证立法畅通无阻。 第三,成立社会议事院,与公民对话,让公民评议与监督国家决策,提高立法和行政的透明度。 普京这些倡议得到控制80%以上议席的"统一俄罗斯"党等议会党团的支持,主流媒体的态度也由初期的怀疑和批评,迅速转为支持和协助解释。老百姓普遍认为,此举有助于加强国家统一,提高施政效率。 此外,为加强国家统一和管理,避免民族分裂主义和地方独立倾向,正在酝酿把联邦主体从目前的89个逐步减少到约30个,并撤销共和国和民族地区建制。 加强垂直政权、力求权力机构统一、凝聚国民意志,是普京一贯的治国理念,也符合俄罗斯数百年来的政治传统和人民心态,也是对叶利钦时期过分放权和"大民主"的拨乱反正。 经过十余年的曲折反复,俄罗斯政局逐渐清朗,人心思定。社会主义从普京五年统治中看到了国家振兴的希望,保证了他在年初以71.2%的高票蝉联总统。迄今为止,普京在政治上一言九鼎、一呼百应。但也有人担心他集权过多,万一政治上出大乱子,他将面临独担全责的危局。 经济:先求发展后改革 最近五年来,俄GDP节节上升,按汇率计,2002年约2500亿美元,去年超过4000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5500亿美元,人均约4000美元,由于俄还存在相当于GDP1/4-1/2的"影子经济",因此经济的实际规模可能已达七八千亿美元。 长期落后的农业也略有起色,粮食产量从1999年的5500万吨,增加到2002年的8700万吨,2004年为7600万吨。 近年来,俄大量出口能源和机械,每年外贸顺差高达400亿-700亿美元。黄金外汇储备从1998年金融危机后仅78亿美元,2004年10月初已突破千亿美元大关。 普京执政这几年,职工工资提高86.6%,平均月薪达到6590卢布,退休金增长117%,法定最低月薪从1999年的83.49卢布(相当于"贫困线"的8.3%),上升到2004年的600卢布(相当于"贫困线"的22%)。居民存款增长近一半,总额超过千亿美元。 这5年来,俄投资环境改善。去年11月初,国际资信级别上升到BBB-,投资风险下降3/4。俄累计吸引外资约700亿美元,2004年仅能源领域吸收的外资就将达到190亿美元。 经济景气除了得益于政通人和,还要归功于普京的运气:国际市场油价从每桶约10美元飙升到约50美元,每年为出口十多亿桶石油的俄罗斯带来数百亿美元的额外收入。 然而,苏联时期留下的落后产业结构迄今未根本改善,经济增长过分依赖原料出口和世界能源价格,能源和原材料产值占GDP近1/5,油气占外贸出口额的54%。预计俄起码要5-10年时间才能完成经济结构的改革。 为尽快实现强国目标,普京一再要求加快经济增长速度,并提出中长期目标:2010年GDP按不变价格计比2000年增长一倍,按汇率计达1万亿美元,到2015年使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达到经济强国的水平。 考虑到石油价格近期将持续居高不下,而且自然资源今后在世界上将越来越奇货可居,俄罗斯将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木材资源、土地资源,特别是石油天然气等潜在价值达30万亿美元的矿产资源,作为世界上惟一兼有石油出口国和核大国双重身分的国家,谋求最大限度的经济和外交利益,改善国际地位和安全环境。 普京把消灭贫困列为近期三大任务之一。为减轻财政负担,体现效率和公正,俄罗斯下决心抛弃苏联留下的福利"大锅饭",搞社会改革。改革的核心思路是暗补改明补,让个人与国家共挑社会福利重担。举措有五: 一是从今年起取消名义上总价值达两三万亿卢布的免费公交和疗养等约30项优惠,改发现金补贴。 二是促使绝大多数居民货款购房。苏联后期开始的居民将自住的未超标房无偿私有化,将在两年后取消。 三是在水、电和燃气收费方面,停止"交叉补贴"--以高价的工业用水、电、气补贴低价的民用水、电、气、逐步提价,到2007年居民将全部承担住房公用事业费用,对这项费用超过全户收入22%的家庭,国家发放"明补"。 四是治病主要靠医保,让公民力所能及地承担维护自己健康的费用,改变不重视防病健身的心态。 五是退休者要靠在职时自我积累来改善晚年生活。 这些改革将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例如,明年俄预算对住房公用事业的拨款将比今年锐减57.8%,但改革牵动千家万户,容易影响社会安定。传出用货币取代优惠的消息后,7月初普京的支持率从长期保持在70%首次降到48%。 军事:停止收缩,谋求发展 普京有句名言:"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他十分重视军事建设和军事改革,要利用已有的军事基础,以有限的财力和兵力,"四两拨千斤",谋求新的战略主动权,重振军威国威。 2003年10月,普京主持俄罗斯高级防务会议并郑重宣布,俄武装力量削减进程基本结束,开始从改革阶段转入发展阶段,要增强核遏制力量,并首次正式提出先发制人的战略。 2004年2月,俄举行了本国22年来最大的核军演--"安全-2004"俄军首长司令部战略指挥演习,而且是普京总统亲临指导,国内2/3的正规军和1/3的后备军参加。 俄重新重视导弹核武器的作用。核武器和常规武器孰重孰轻,俄罗斯此前曾有争论。进入新世纪,俄面临车臣剿匪等局部战争,"9·11"事件后,俄美关系改善,核武器的重要性似乎已经降低。但是,美国退出1972年苏美反导条约,大力发展国家导弹防御体系,并毫不留情地把俄列为美"先发制人"核打击的七个对象国之二,给俄敲了警钟。普京认识到,"一旦忽视了国防力量中导弹核武器的发展,我们就会面临新的威胁"。他于2004年11月17日宣布,俄"成功试验新的导弹核武器",而且这种武器完全是"其他核大国现在没有、今后短时期也不会有"的。 俄议会通过的2005年财政预算把国防拨款大幅度增加27.6%。 这一系列举动表明,俄罗斯在军事上的收缩和对美国的退让到此为止,今后的努力方向是维持并扩展军事力量。 普京以本国安全和经济效益为一切对外行动的出发点和目标。他任总统头两年,四次访问德国,解决了存在多年的转账卢布计算问题,一举把俄欠德债务从90亿美元减为5亿欧元。 他以安全和经济效益为考量,安排外交的轻重缓急--独联体为第一优先,欧洲为第二优先,美国第三,中国和日本、印度等东方国家第四。 对独联体国家,俄今后比过去更重视。 对北约和欧盟双东扩,普京既不像俄独立之初"凡是西方拥护的,我们就支持",也不像叶利钦后期那样死杠硬顶,而是"心平气和地反对",进而与北约建立"20国机制",以求参与欧洲和世界防务决策,并正式成为八国集团成员,同美国结成在目前形势下对自己最有利的既非敌国也非盟友的战略伙伴关系。但是,俄欧关系进展很小。俄罗斯也明白,俄难以被欧洲接纳,"融入欧洲"也仅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普京珍惜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但在油管走向、军事技术合作等事关安全和经济的重大问题上,他首先着眼于本国利益。外人不用担心俄罗斯会为了向美国示好而牺牲中国利益,同样,也不必幻想它会为了同中国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而冒险同当今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抗。(盛世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