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专题 > 正文

德国民众以简朴诚恳方式纪念大屠杀受害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7日08:50 东方网-文汇报
德国民众以简朴诚恳方式纪念大屠杀受害者(图)

  4月30日,汉堡市长冯·伯伊斯特亲手安放了该市第1000块“绊脚石”。被纪念者是当年被纳粹迫害致死的社民党市政委员马克斯·门德尔。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本报慕尼黑5月6日专电 绊脚石原指路上的障碍物。不过,如今在德国许多城镇出现的“绊脚石”,却是要帮助人们正确对待历史。据史料记载,1933年以前,大约有50万犹太人生活在德国。到二战结束时,德国只剩下了15000犹太人。由此,德国雕塑家贡特·德姆尼希于1996年提出了一个创意:在一块普通的铺路石上镌刻某个纳粹受害者的姓名及其遇害的时间和地点。如:“这里曾住过一个叫恩·布林克的犹太人,他于1944年被盖世太保残害致死。”然后将石块安放在那些受害者故居的门前。这种包铜的“纪念石”微微凸起,放在路面
上像是一块“绊脚石”。过往的行人因此会在这里停住脚步,而石块上的简单文字或许能勾起他们对过去的回忆。

  不久前,记者对德姆尼希进行了电话采访。德姆尼希表示,希望通过这种简朴诚恳的方式,纪念成千上万被纳粹残害致死的普通犹太人,使“大屠杀”成为一个永恒的题目,时刻警示后人。

  据了解,“绊脚石”的创意在德国乃至海外引起了强烈反响。慕尼黑中学生安娅和鲁希娅也加入了“绊脚石”安放行列。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俩从一个“大屠杀”幸存者那里听到了名叫约旦的一对犹太夫妇的悲惨故事。二战前,约旦夫妇住在慕尼黑莫尔基尔希大街13号,靠经营一家艺术画廊悠闲度日。1941年11月20日,这对夫妇突然被纳粹驱逐出境,5天后便在立陶宛惨遭枪杀。

  安娅和鲁希娅震惊之余,觉得应该让慕尼黑更多的人了解约旦夫妇的遭遇,至少要让每天从莫尔基尔希大街经过的人能在约旦夫妇的故居前看到一块标牌,上面写着:“这里曾住过希格弗里德和鲍拉·约旦,他们于1941年11月25日在考拉斯被杀害”。于是,她们决定参加科隆艺术家德姆尼希为纪念纳粹受害者而发起的“绊脚石”行动。

  近年来,德国许多城镇的居民参加了这一行动。安娅和鲁希娅要为约旦夫妇安放“绊脚石”的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同学、老师和家长的热情支持,350余人签名声援她们的行动,并为此捐出了足够的资金。一位生活在以色列海法市的犹太人写信说:“自从汉堡市的居民为我的父母和姐姐制作了这样的纪念石块,我觉得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安葬和纪念我的家人的替代方法。”美籍犹太人柯培尔在纳粹统治时期失去了母亲和四个姐妹。他们最后的地址是慕尼黑马克希米利安大街15号。柯培尔希望,能在那里为亲人安放一块小小的纪念石。

  据报道,目前,柏林、汉堡等德国几十座城市已安放了3500多块“纪念绊脚石”。文/本报驻慕尼黑记者 严建卫

  相关专题:纪念反法西斯胜利60周年


 【评论】【 】【打印】【下载点点通】【多种方式看新闻】【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