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各国城乡结合部扫描:西班牙对乞丐实行双规管理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09日12:31 环球时报
各国城乡结合部扫描:西班牙对乞丐实行双规管理

纽约的低收入者聚居区——哈莱姆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各国城乡结合部扫描:西班牙对乞丐实行双规管理

生活在印度贫民窟中的儿童


  吸引中小商家投资,纽约哈莱姆走向复兴

  纽约的曼哈顿中城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百老汇的霓虹灯和大屏幕彩色活动广告令人眼花缭乱,不愧为世界著名的繁华都市。但是,同在曼哈顿岛上,纽约也有它另外的一面。那里房屋破败,马路冷清,没有霓虹灯广告,没有熙熙攘攘的大商场,人们来到这里,好像到了另一个世界。这就是纽约低收入的黑人、西班牙裔、波多黎各裔等少数族裔的聚居区—
——哈莱姆。

  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贫民窟相比,哈莱姆没有那么悲惨,但是与纽约的其他地区比起来,它是落后的,称它为“低收入者聚居区”比较恰当———那里的家庭平均年收入是2.7万美元左右,有27%的家庭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记者在哈莱姆看到,那里满墙涂鸦,破门空室,大白天常会发生抢劫案件,这些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朋友们得知记者打算一个人去哈莱姆时,都认为太冒险了。

  要说明的是,哈莱姆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贫民窟,它原来是美国白人中产阶级的居民区,许多著名人士都居住过这里。后来由于纽约的发展变迁,才没落成现在这个样子。

  为改变哈莱姆的状况,美国联邦政府和纽约市政府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采取了一系列振兴哈莱姆的行动。一方面打击犯罪,整顿治安,当时的纽约市长朱利安尼在这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扶持经济,设法从根本上改变哈莱姆的面貌。

  民主党的克林顿总统上台以后,对穷人和黑人等少数族裔的社会问题更加关注。1993年,联邦政府通过法律,在全国建立六个“社区振兴区”,以哈莱姆为主的“上曼哈顿振兴区”就是其中之一。振兴区从联邦、纽约州政府和市政府那里共筹集到3亿美元的拨款,但是这笔钱并不是由政府部门来管理,而是建立一个私人的非营利的“上曼哈顿振兴区开发公司”。该公司自己并不投资兴建项目,而是用这3亿美元来吸引更多的资金,鼓励和帮助私人公司在哈莱姆投资,这样,3亿美元就能发挥几十亿美元的作用。吸引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在具有当地特色、能提高当地居民生活质量的旅游、娱乐、零售、医疗和商业服务等行业。任何人只要在当地投资,不管大小,只要符合上述要求,就可以得到开发公司的优惠贷款和无偿捐助。而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由于哈莱姆的衰败,美国的私人商业银行根本不愿向在哈莱姆投资的公司贷款,因为它们都不看好当地的发展。

  开发公司还特别注意扶植当地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的主人大多是当地居民。纽约政府规定,每雇用一个当地居民可以从该公司得到每年3000美元的退税。中小企业缺乏资金,除了可以从开发公司得到优惠贷款外,公司还帮助它们发行最多不超过300万美元的债券。开发公司还与当地的小商业团体,如哈莱姆商业联盟、东哈莱姆商业投资公司等合作,给它们400万美元,向42家小商业团体提供各5万美元的小额贷款,同时培训了1500多名商业服务人员。别看这些贷款数目很小,却是许多人走上商业发展之路的开端。在开发公司的帮助下,这些小企业已经为哈莱姆创造了4000个工作岗位。

  在取得初步成功之后,开发公司又接连在2000年提供了两笔300万美元的贷款,建立了两个新的商厦,连席梦思家具店都过来经营,这使得第125街上的人气越来越旺。当投资信心建立起来之后,一些不需要开发公司帮助的大投资公司也开始在哈莱姆建设,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哈莱姆中心”就是这样建设起来的。与此同时,克林顿总统离任之后,把他的办公室也设在哈莱姆第125街西55号的大楼内。带着原美国总统的人气和号召力,到哈莱姆来办公,这对哈莱姆实在是极好的广告宣传,对哈莱姆的复兴也起了不小的推动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7日,纽约州长帕德基、纽约市长布隆伯格、我国驻纽约总领事刘碧伟共同为哈莱姆最大最高的商住综合性大楼———“哈莱姆公园”奠基。这栋38层的大楼由中建(美国)公司建设,它包括著名的马里奥特大旅馆、高档公寓和办公室,以及餐馆和购物商场,与曼哈顿中城的大楼相比,一点都不逊色。明年年底建成后,它将使哈莱姆的面貌焕然一新。有人预计,围绕着该大楼和附近的哈莱姆美国商城等购物中心,将会形成哈莱姆的“时报广场”,届时哈莱姆就真是重新复兴了。

  巴塞罗那在城乡接合部建超市,对乞丐实行双规管理

  巴塞罗那有将近二十多处城乡接合部,有关这些地区的城市远景规划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将原先在城内的工厂迁往城乡的接合部,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城市住宅地缺少和拥挤的局面;另一方面,则可以减少城市的环境污染,越是有污染的工厂离城市越远。

  还有一个规划就是在城乡接合部的广袤土地上建造许多大型的购物中心和巨型超级市场。比如家乐福集团在接合部建造的大卖场已经有十几家,有几家光是停车场就有一两个足球场那么大。这些大型超级市场远离市中心,但每天生意还是很兴旺,价格低廉无疑是其火爆的主要原因。据记者观察,郊外超市的价格至少要比市内的价格便宜一半。记者驾车远远望去,法国的家乐福、瑞典的宜家家居、德国的里德尔等很多世界著名的企业集团都在巴塞罗那城乡的接合部设有超市。巴塞罗那政府有效地利用了税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国集团在接合部注入巨资,双方相互借助,一举两得,不仅有效地利用了闲置的空地,还增加了就业机会。

  欧盟对成员国的国民经济的调查数据显示,西班牙王国的经济地位只能排在倒数第三位,比西班牙穷的是希腊和葡萄牙,因此西班牙有个“穷老三”的绰号。因为穷,所以西班牙有贫民,有贫民必然有贫民窟。

  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巴塞罗那有三四处政府指定的“贫民窟”。这些贫民窟是指在市政府正式登记和注册过的居住区。这些贫民窟内的居民大多是来自外国的非法移民,有的想在西班牙获得合法居留资格,有的干脆是浪迹天涯的职业乞丐。

  政府对待这群人感到非常头痛。俗话说,“不怕你凶,就怕你穷”。这些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乞丐,连警察都不愿意去抓他们。但这些人在街头行乞确实影响了巴塞罗那的城市风景,也给外国游客带来了不愉快的印象。如何整治流浪街头的乞丐,无疑给巴塞罗那市政府出了一道难题。

  嘉泰罗尼亚省布乔尔省长在一段时间的考察和研究之后,提出了一份23页的整顿治理措施报告。报告认为,乞丐要组织起来,让他们要有组织、有纪律地行乞,行乞必须是“双规”,也就是规定时间和规定地点。乞丐协会也实行民主选举,选出会长、副会长以及秘书长等职。

  为了让这些乞丐了解协会的动态,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法律和通知等,巴塞罗那市政府还出资为他们创办了一份《乞丐报》。凡是协会的会员一律免费赠阅。报纸内容就是介绍乞丐的生活情况,告诫乞丐要合法行乞、文明行乞,遵守“双规”的时间和地点。违反者由协会严加惩处。报纸定价为1.5欧元一份,可以选派衣着略为整齐的乞丐会员在社会上出售。售报人必须携带协会统一颁发的“售报许可证”,政府对这些人不收税。

  乞丐协会会长必须定期向市政府的“乞丐管理办公室”汇报情况,同时,市政府也会向协会通报新增的贫民窟地点以及居住情况,以便让其会员们选择不同环境居住。协会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控制在市中心的行乞人员,合理调配繁华地带的乞丐人数,采用“轮流值班”的措施,以便落实“大家都能进中心,但大家不能全部进中心”的策略。

  这一报告得到市议会的一致通过,还得到了省议会的赞赏。巴塞罗那政府以“红头文件”的形式和各区的乞丐达成了协议。早在数年前,这个文件就开始正式生效。

  印度城乡接合部尚有大量贫民窟

  印度城乡接合部的情况就要严峻得多了。印度旅游局推介旅游产品的广告词是“Incredible India”(不可思议的印度),其目的是吸引外国游客到印度观光旅游。印度确实有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有不可回避的另一景观———贫民窟。贫民窟遍及印度所有城市,如首都新德里的贫民窟里生活着300多万人,加尔各答的贫民窟人口有431万人。印度贫民窟最多的城市当首推孟买,那里的贫民窟人口高达800多万,占城市总人口的60%以上,气派的大厦和豪华饭店几乎淹没在贫民窟之中。

  孟买是印度金融和文化中心,但是形形色色的贫民窟让孟买显得破败脏乱。贫民窟成了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难题。2004年10月16日,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新德里城市发展高层会议上提出把孟买打造成“印度的上海”。改造孟买的第一步就是铲除贫民窟。2004年12月,管辖孟买的马哈拉施特邦政府一声令下,手持木棍的警察和推土机出现在贫民窟前,在连续8个星期里铲除了6万多间破旧住所,导致了20多万人无家可归。这一行动引起了民众抗议。实际上,这次拆迁只是让贫民窟挪了位置,反而扩大了地盘。贫民窟的拆迁并没有让贫困者离开孟买,他们只是被驱赶到了环境更恶劣的地方。2005年2月,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最后决定只拆迁2000年以后随意搭建的贫民窟。这意味着庞大的贫民窟拆迁计划只能草草收场。

  一些印度学者认为,上海没有如此庞大的贫民窟,城市改造在政府的领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印度有600多个政党,为了显示自己的存在,赞同声音的旁边,必然会有反对的声音。政客们都知道选票的重要性,贫民窟是政党选举中的重要票源。失去了选票就等于失去了权力,失去了权力就无法贯彻自己的政治主张。这种选举政治让政客们更加注重那些立竿见影的项目,而没有耐心去考虑长远的城市规划,这使得城市陷入了贫民窟的包围中。

  此外,印度没有户籍制度,有1.9亿人口总是处于迁徙中。大部分农民进入城市寻找工作,让城市不堪重负。孟买人口名列世界大城市的第四位,在《福布斯》全球城市生活质量排行榜上只名列第163位,生活费昂贵程度在世界城市中位居第八,故孟买有“世界最昂贵的贫民窟”之称。

  孟买市政府曾决定把城市中心空闲的纺织厂改造成适合人们居住的楼宇。这样既能反映城市的历史面貌,又能合理利用土地。纺织厂附近的贫民窟将被拆除,政府将在海滨盐碱地上兴建30万间廉价住宅。居住者需要每个月交纳750卢比至1000卢比的租金。但这一政策刚刚被提上议事日程,就遭到了贫民和非政府组织的反对。这些人认为,一旦把这些贫民迁到郊外的话,尽管居住条件改善了,却难以找到工作。此外,如果他们每天往返于城市中心与住所之间,势必会让早已拥挤不堪的孟买交通陷于崩溃。

  到了203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而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农村人口早已过剩,城市已经不堪贫民窟的拖累。到时候,城市还能吸收3亿多人口吗?城市的贫民窟将减少,还是会增多?对这些问题,印度的政府和学者都给予了极高的关注,并且不断开出整治的药方。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本报驻西班牙特派记者 王方 本报驻印度特约记者 张讴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缤 纷 专 题
快乐五一
快乐五一放松心情
母 亲 节
温馨祝福送给母亲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