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白俄罗斯成为颜色革命目标 俄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4日11:37 世界知识
白俄罗斯成为颜色革命目标俄政府不会坐视不管

“颜色革命”席卷前苏联地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赖斯访俄期间语出惊人:“白俄罗斯是中欧最后一个真正的独裁国家,它已经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

  “颜色革命”席卷前苏联地区,预测独联体国家“革命”发生在何时何地似乎成了一桩时髦的事。在一些尚未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反对派也在摩拳擦掌。阿塞拜疆的反对派组成竞选联盟,宣布参加将要举行的议会选举,揭开反政府行动的序幕;哈萨克斯坦总统
纳扎尔巴耶夫则称,已做好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风暴”;白罗斯的反对派人士也趁着吉尔吉斯斯坦的余波未平,急不可耐地出来做了一次“热身”。在这些“革命候选国”中,下一个究竟是谁?美国务卿赖斯的俄罗斯之行似乎给出了答案,在与普京总统会谈之后她说:“白俄罗斯是中欧最后一个真正的独裁国家,它已经到了应该改变的时候。”

  西方眼中的一根“刺”

  尽管白俄罗斯表示,“白美关系中没有克服不了的问题”、“白俄罗斯人同美国人一样遵从自由、独立、尊重个性及其权利的基本价值观”,但前苏联共产党人卢卡申科所领导的白俄罗斯政权仍被布什政府视为眼中钉。从赖斯所称的“暴政据点”到布什所言的“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卢卡申科和白俄罗斯被冠以一系列的恶名。而当布什总统在第二任期就职典礼上慷慨陈词时,白俄罗斯的国家电视台则播放着揭露布什与本·拉登家族关系的电影《华氏9.11》,作为回应。

  白俄罗斯是独联体国家中为数不多的一直由共产党执政的国家。在美国政治家的眼中,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是企图整合与重振前苏联共和国,并恢复前苏联辉煌的激进分子。

  白俄罗斯1994年确立总统制后,卢卡申科当选为首任总统。1996年,他与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的权力斗争激化,同年11月24日,卢卡申科提出的宪法修正案被全民公决通过。修正后的宪法赋予了总统更大的权力,新宪法规定:总统任期五年,连任不得超过两届;总统有权确定全民公决,解散议会,确定各级议会选举等。与此同时,白俄罗斯选举产生了新的议会——国民会议。美国等西方国家拒不承认此次公决结果,不承认卢卡申科和国民会议的合法地位,并谴责白俄罗斯违反民主和人权,要求白政府与反对派进行谈判以进行自由、民主的议会选举。在白俄罗斯2000年议会选举和2001年总统选举之前,美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又发表声明,称不会承认白俄罗斯的选举结果,白俄罗斯则针锋相对地说,“该声明与真正的民主原则相违背,是在对白俄罗斯的选民施加压力,企图影响他们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2004年10月,白俄罗斯针对卢卡申科是否能够获得第三届总统任期的问题举行全民公投,又在西方引起轩然大波。西方观察家指责这次公投有舞弊行为,称卢卡申科此举是想谋求独裁统治。

  自1996年修宪以来,白俄罗斯政府与反对派的矛盾曾数次激化。1999年4月的地方议会选举之后,反对派多次举行各种抗议活动,并于当年5月策划了所谓的“总统选举”,10月组织了首次“向自由进军”示威游行。2005年3月25日,受到“颜色革命”鼓舞的白俄罗斯反对派又在首都明斯克举行了纪念“白俄罗斯民主共和国”的活动(1918年成立、仅存在了九个月)。反对派支持者在总统府附近举行集会,要求卢卡申科下台。虽然警方很快控制了局势,但活动组织者安德烈·克利莫夫称,这只是一次“热身”,真正的行动将在一年后的总统大选时展开。

  反对派的根基尚浅

  西方分析家自信地认为,明斯克将会上演与第比利斯、基辅、比什凯克相同的一幕。但是与格、乌、吉三国不同,白俄政权相对比较稳固。近十年来,白俄罗斯经济稳定发展,居民的工资增加了四倍多,退休金是独联体国家中最高的,卢卡申科总统把关心居民的社会生活作为主要政策之一为其赢得了民心。卢卡申科坚决反对国有企业私有化,在白俄罗斯,私人经济几乎不存在,外国投资也不受欢迎,这一点甚至引起了克里姆林宫的不满。而且,虽然也有“人民阵线党”、“联合公民党”等反对派政党,但由于稳定的经济增长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白俄罗斯缺乏形成广泛反对派的社会政治基础。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连“颜色革命”的“导演”都不得不承认,白俄罗斯人民并不热衷于街头运动。社会调查显示,当地居民不反对变革,但也不准备参与其中。在今年3月那场规模不大的抗议活动中,政府轻而易举地控制了局势,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压得反对派抬不起头来。卢卡申科每次接受采访都自信地强调:白俄罗斯不会发生任何革命。所以,对于卢卡申科的反对派,惟一的机会就是外部的干涉。

  “导演”已经开始

  西方不会错过“导演”白俄罗斯精彩的一幕。布什政府的逻辑是:恐怖主义是美国安全的威胁,而恐怖分子大多来自于非民主国家,所以打击“暴政”、推广民主是布什政府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令西方更为害怕的是,近年来在前苏联地区,包括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出现一个奇特现象——社会主义思乡病。有调查显示:44%的波兰人、76%的东德人、64%的罗马尼亚人仍然认为,“社会主义非常好”。所以,美国不会对白俄罗斯心慈手软。美国已经通过有关白俄罗斯民主化的决议,其情报部门开始搜集有关卢卡申科及其亲信银行账户的信息,或许不久后就将对白采取经济制裁;不少善于策动“民主化”变革的老手正在白俄罗斯积极活动着,美驻白大使迈克尔·科扎克曾得意地说,他在白俄罗斯所做的一切正是他曾经在尼加拉瓜做过的——“支持民主运动”。波兰总统克瓦希涅夫斯基也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克瓦希涅夫将调解乌克兰“革命”视为其执政以来最重要的四项政绩之一。得到西方鼎力支持的白俄罗斯反对派跃跃欲试,而富有浪漫幻想同时又情绪不稳定的年轻人更是西方做工作的重点。白俄罗斯反政府的青年组织“祖布尔”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全面支持。

  俄罗斯何去何从?

  白俄罗斯即将发生的事件无疑是在考验俄罗斯的智慧。东欧平原被称为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区”、“地缘战略的枢纽”,在历史上白俄罗斯也是欧陆强国入侵俄罗斯的必经之路。失去白俄罗斯,俄将丧失最后一块战略缓冲带。白俄罗斯不仅是俄罗斯坚定的盟友,而且俄白一体化进程从未中断过。自1999年两国签署《关于成立俄白联盟国家的条约》及《行动计划》以来,俄白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今年4月20日两国国防部长商定建立联合防御体系,并视为双方“生死攸关的大事”,甚至有分析家指出,普京将于2007出任俄白联盟国家首任总统,卢卡申科出任副总统,同时成为普京的接班人。如果“颜色革命”扩散到白俄罗斯,必将影响到俄罗斯的稳定。尽管赖斯访俄期间表示,独联体国家的自由化“不仅有利于这些国家,而且也有利于俄罗斯”,但“颜色革命”已在俄引起了不小的骚动,俄罗斯的年轻人更倾向于街头运动,曾在2004年同普京竞选的前民主派议员伊琳娜·田说,“俄罗斯人民已经看到,同政府斗争并取得胜利是有可能的”。

  俄罗斯不会坐视白俄罗斯发生“革命”而无动于衷,美国更急于结束欧洲大陆“最后的极权独裁统治”。白俄罗斯版的“颜色革命”将如何上演? 作者:高峰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戛纳电影节
《星战前战3》
2005中国珠峰科考
青海禽流感疫情
中超联赛第10轮
二战重大战役回顾
大城市停车的烦恼
湖南卫视05超级女声
性感天后林志玲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