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组建文职快速反应部队直接干涉别国内政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25日10:30 环球时报 | ||||||||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对独联体国家加紧渗透,图为北约帮助培训的格鲁吉亚特种兵部队。 布什政府最近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建立一支文职“快速反应部队”,直接介入世界各地的“民主革命”,“填补这些国家在动荡后出现的真空”。 文职“快速反应部队” 5月18日,布什在华盛顿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的晚宴上宣布了这一计划。他在讲话中历
伊拉克战争的教训 在全世界推广“民主”,对美国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布什在其第二任期的就职演说中,就曾大力鼓吹这一观点。但设立“民主别动队”,还是破天荒第一次。据美国媒体透露,做出这一决定,缘于伊拉克战争对布什的刺激。在伊拉克,美国直接动用武力,推翻了萨达姆政权,“移植”了民主制度。但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样做的效果并不好。美国不仅耗费了几千亿美元的资金,还牺牲了大量美军士兵,在全世界遭到批评,而伊拉克至今仍未稳定。 反思这一教训,布什觉得是推翻了萨达姆之后,美国没有马上派出足够的文职人员到伊拉克去稳定局势的缘故。而近来在独联体地区接二连三发生的“颜色革命”更是给了布什不少启发。在这些“颜色革命”背后,本来就少不了美国的支持。但这些支持大多是通过美国媒体的宣传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来实现的,其活动虽然有隐蔽的优点,但需要长时间的渗透,而且美国政府难以直接掌控。 干涉别国内政更直接 无疑,这支“民主别动队”的建立,显示美国政府将改变以往通过间接、软性的办法,转而采取直接、快速、强硬的办法,来介入一些国家的“革命”。 布什给这支部队的具体任务是:在发生危机的国家迅速建立强有力的“民主”制度,如新闻自由、宗教自由、独立司法、和平的反对党、自由的经济等,任务相当多。布什对此的解释是:发生“颜色革命”的国家,人民对民主的期望很高,但民主并不是一夜之间就能建立起来的,因此“革命”之后常常发生的,就是民众的失望。他说:“我们有很大的责任,需要一个可行的战略和政策,帮助新的民主国家建立自由的制度,填补政权改变之后出现的真空,以巩固他们所取得的自由。”布什政府自2000年上台以来,已经花费了46亿美元,来支持那些新建立的民主国家,但效果并不明显。所以布什在讲话中还许诺,将增加资金,来支持促使这些国家稳定的计划,今年的预算将达到13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布什发表这番谈话的场所———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本身就是一个致力于在全世界推广“民主”的非政府组织。它一直在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等国家“推动民主和自由”,下一个目标是白俄罗斯。今年该所已向白俄罗斯的反对派提供了500万美元的资助。布什通过在这个机构宣布建立文职“快速反应部队”,其意图十分明显。 独联体国家提出抗议 布什的讲话立即引起了独联体有关国家的密切关注,第一个做出反应的就是被布什和赖斯指责为“欧洲最后一个专制政权”的白俄罗斯政府。5月19日,白俄罗斯外交部新闻局副局长鲁斯兰·叶辛针对布什的讲话发表谈话称:“很明显,美国政府正在继续着他们的错误做法,这是明目张胆地干涉别国内政。这种所谓的‘倡议’应该得到国际社会的原则性回应。对于布什的讲话,我们不应听之任之。” 白俄罗斯外交部的声明立即得到俄罗斯联邦安全局局长帕特鲁舍夫的赞同。俄罗斯媒体也纷纷报道了布什的这一讲话,俄《独立报》一针见血地指出:“华盛顿过去一再否认自己曾参与策划‘颜色革命’,如今却又似乎愿意扮演鼓励者和赞助者的角色。”俄《新闻时报》则以“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为标题发出警告,提醒人们国际共和政体研究所在俄罗斯也设有分支机构。 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国虽然改以文职人员在世界各地支持和推行“民主”,但只要其霸权心态不改,依然会有粗暴干涉别国内政的行为。一个国家内部的问题由该国人民自己解决,这是《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原则。即使是“人道主义干涉”,也需要通过联合国的批准来进行。布什政府以建立文职“快速反应部队”来单方面干涉别国内政,与出兵伊拉克一样,并不符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遭到各国人民的反对,是可以预见的。 势必助长“颜色革命” 另一方面,“颜色革命”风潮仍在独联体国家蔓延。有报道称,眼下白俄罗斯国内的反对派领导人纷纷“以私人身份”到波兰、乌克兰、格鲁吉亚等国访问,向“革命的成功者讨教取经”。5月21日,阿塞拜疆反对派在巴库组织了500人的示威游行,要求当局保证今年秋季举行的议会选举“公正与民主”。 5月20日,独联体各成员国的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联席会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举行。据悉,与会各国代表就“如何防止‘颜色革命’深入地交换了情报和应对经验”。有迹象显示,独联体国家的反对派活动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这正是“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的必要条件。一旦布什的“民主别动队”组建成功,势必会给独联体国家带来新的不稳定因素。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何洪泽 本报驻阿塞拜疆特约记者 关健斌 《环球时报》 (2005年05月23日 第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