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借里海石油管道控制中亚 中国可能受潜在影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30日10:04 环球时报 | ||||||||
参与国代表在通油仪式上。 关健斌摄 当地时间5月25日13时10分,巴库市以南40公里处的萨加卡里石油泵站,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格鲁吉亚总统萨卡什维利、土耳其总统塞泽尔依次开启了象征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石油管道正式输油的四个红色阀门。伴随着响亮的轰鸣声,第一批里海石油流入了这条绵延1770公里的石油管道,途经格鲁吉亚的第比利斯,流向土耳其的地中海港口杰伊汉。
美国一手操办 在通油仪式上,千里迢迢赶来道贺的美国能源部长博德曼宣读了美国总统布什的贺信。布什在贺信中称,“我希望,巴杰管道能促进本地区各国的独立,成为帮助各国加强经济改革和民主进程的杠杆。”而阿利耶夫则在发言中激动地表示,“如果没有美国政府的支持,就不可能有这条新的里海石油外运管道。” 的确,这条号称世界最长的输油管道正是在美国的一手操办下实施的。1994年9月20日,阿塞拜疆政府与各西方石油公司签定了号称“世纪合同”的石油合作协议,石油大亨们纷纷来到里海探宝淘金。这时,阿前总统老阿利耶夫意识到,如果石油不能运抵国际市场,“黑金”就不会变成黄金。老阿利耶夫谋求里海石油外运的算盘与美国一拍即合。一直对能源生命线关心备至的美国人决定帮助阿寻找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和安全的”石油外运通道。经过5年的酝酿和磋商,1999年11月,在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撮合下,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哈萨克斯坦在伊斯坦布尔联合签署了《关于将里海原油经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道运往国际市场的协议》。2003年4月,该管道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油管变成“政治管线” 美国之所以鼎力推动巴杰管道,就是要把这条石油管道变为一条“政治管线”,并通过它来实施美国的“管线政策”。 美不仅希望借助这条管道来打破俄罗斯对里海石油出口的垄断局面,使里海地区成为美石油天然气供应的可靠来源,更希望借此加强外高加索和中亚新独立国家的独立自主性,帮助他们摆脱对俄罗斯的依赖。有人说,美国对该管道的“最大贡献”就是把相关各国拉到一起,并为他们提供安全和稳定的“政治担保”。 通油仪式上,一位西方外交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寓意深刻地说,“这条管道是双向的,美国人一边通过这条管道将里海石油运向国际市场,一边又通过这条管道向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输送民主思想。” 俄罗斯担心“失控” 目前,俄罗斯掌控着里海能源外运3条管道中的两条,是里海石油流向国际市场的实际控制者,俄当然不希望有人来争夺控制权。而巴杰管道显然将打破俄对里海石油输出的垄断。 然而,俄罗斯担心的还不仅仅是经济层面上的“失去”,地缘政治层面的“失控”更让俄难以接受。巴杰管道开通后,里海沿岸国家对俄在能源供应和能源外运方面的依存度势必减弱,而俄对这些国家的影响力也会随之下降。正如格总统萨卡什维利在通油仪式上所言,该管道可以帮助格摆脱能源上对俄罗斯的完全依赖。 巴杰管道从论证到建成,历经10多年,它每向前推进一步,美国在中亚及外高地区的影响就加深一步。美国正是通过这条管道为进一步向中亚及外高地区渗透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眼看着美国步步渗透,俄罗斯只能是气在心里。5月25日,俄国家杜马国际事务委员会主席科萨切夫称,“很明显,巴杰管道存在的真正意义是政治因素,而非经济原因。”俄媒体对此则评论称,“这条新能源管道将为外高加索和中亚地区带来新的‘颜色革命’……” 中国可能受到潜在影响 巴杰管道虽已通油,但该管道的油源问题却十分令人担忧。其设计输送能力为每年5000万吨,而阿塞拜疆2004年全年开采石油仅为1550万吨。也就是说,如果找不到稳定的、充足的油源,巴杰管道便会因“吃不饱”而亏损。在油源问题上,哈萨克斯坦的立场至关重要。因此,美阿极力说服哈同意经巴杰管道出口本国石油。但哈至今未对每年通过巴杰管道输油多少做出具体承诺。 巴杰管道很早就被专家们视为哈萨克斯坦能源出口的“美国管道”,哈西部的田吉兹至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的管道被称为“俄罗斯管道”,它们与“中国管道”———中哈石油管道同为哈能源出口战略的三大命脉。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哈正式答复从巴杰管道运油,并对运油数量做出具体承诺,将很可能从侧面影响中哈石油管道的油源问题。本报驻阿塞拜疆特约记者 关健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