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悬!“发现”号绝热材料脱落(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28日12:00 汉网
  美国东部时间7月26日10时39分(北京时间26日22时39分),“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浓烟、火焰与希望中告别了“地球、空气和重力”,正常发射升空。但令人担心的是,美航空航天局的录像图解显示,“发现”号底部绝热层可能有两处遭到了破坏,正是同样的原因导致了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返航时解体。目前,宇航员升空后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对受损部位进行检查。如果检测到机身受损,美航空航天局的两个预案将启动,但两个方案都是风险重重。
悬!“发现”号绝热材料脱落(组图)
“发现”号(上)与“哥伦比亚”号(下)绝热瓦和绝热泡沫脱落示意图。
悬!“发现”号绝热材料脱落(组图)

  从燃料箱脱落的可疑物体。
悬!“发现”号绝热材料脱落(组图)
绝热层可能已经受损。

  隐患 绝热材料脱落起飞时撞鸟

  “发现”号发射计划的飞行操作主管约翰·沙农表示,专家小组在分析“发现”号发射时的录像资料发现,至少有一块3厘米大小的绝热瓦碰在航天飞机机头部位下方、靠近起落架舱门处。这并不是一整块绝热瓦,而是其中的一小片。另一段录像显示还有一些绝热泡沫脱落,据推测是在起飞时从“发现”号的外挂燃料箱上掉下来的。此外,在起飞的瞬间,还有一只鸟撞上了外挂燃料箱的顶部。

  这些碎片难免让人联想起两年半前“哥伦比亚”号的失事。2003年1月16日,“哥伦比亚”号在点火升空时,正是一块重量不足两千克的绝热泡沫材料从外挂燃料箱上脱落后击中航天飞机的左翼前端,使其产生了裂纹,并导致飞机在16天后返回地球大气层时由于机体温度变化不均起火爆炸,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但由于当时所拍摄到的图像过于模糊,美国航空航天局很难判断出泡沫是从飞机的哪个部位脱落的。

  检查 延长“手臂”可能伤及机身

  目前,人们都迫切想了解脱落的碎片是否已经对敏感的机身造成了损伤。美航空航天局下属肯尼迪、约翰逊和马歇尔三个航天中心的100多名分析人员正在马不停蹄地研究录像资料,进行完整个程序大概需要几天时间。约翰·沙农称:“我们将一帧一帧地检查画面。”

  而宇航员们也没有闲着。在升空后第一个工作日,他们对50英尺长的机械臂进行了改装,增加了50英尺的带有传感器的延长臂。当改装工作完成,三名宇航员将操作这条加长臂对机舱和尾部的绝热瓦以及机翼两端和前端进行检测。这项检测工作同样暗藏着很大的风险,如果这条“手臂”和机身发生了碰撞,就可能对其表面造成损伤。

  据悉,美航空航天局将在7月31日揭晓机身是否受损的悬念,如果损伤部位是在机翼上,即便是极为微小的裂缝也能造成机毁人亡的悲剧,如果是在其他部位,可能不会造成这种后果。

  如果技术人员能找到确切问题所在,就能证明新增的安全措施确实起到作用。自“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航空航天局吸取了教训,投入了15亿美元用于安全升级。首先改造的就是“发现”号燃料箱的绝热泡沫设计,对泡沫材料容易脱落的燃料箱的压杆部位进行了改装。尽管如此,航空航天局的官员也承认,要彻底消除在发射过程中的脱落现象是不可能的。

  另外,美航空航天局还为“发现”号增加了另一重“盾牌”,在外挂燃料箱、火箭推进器和飞机两翼安装了112部数字摄像机、雷达和传感器,负责监视脱落的碎片是否撞击了机身,即便是只有两张名片厚的微小裂缝也能被发现,这种技术可谓是史无前例。

  救援 “亚特兰蒂斯”能否及时赶到

  万一“发现”号机身真的受到了损伤并构成了危险,美航空航天局是否想好了退路?其实,航天专家至今仍未找到万全之策。

  “哥伦比亚”号失事调查小组提出的建议是,由两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进入轨道后进行太空行走,使用全新的工具对机身进行修复。但是修理技术是否有效还有待在太空环境下进行试验,而且“发现”号的宇航员们在出发前就曾表示,他们并不想在返航时把希望寄托在“补丁”工程上。

  如果情况严重的话,宇航员们还有另外一个选择,就是放弃“发现”号,留在国际空间站等待“亚特兰蒂斯”号的4人“太空救援队”接他们回家。如果采取这种方案,就意味着“亚特兰蒂斯”号必须在几周内升空。这在理论上虽然是可行的,但也面临着许多难题,如宇航员们的食物、水和氧气可能在救援赶到前耗尽。美航空航天局发言人表示:“不管采取什么措施,都存在风险。”

  不过,曾在国际空间站生活了4个月的俄罗斯宇航员戴维·沃尔夫也呼吁大家不要对碎片脱落现象反应过度,因为在航天飞机发射时总有部分绝热瓦和泡沫材料脱落,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造成损害。根据统计,在人类航天飞机的113次太空之旅中,至少曾经被脱落的绝热材料碎片击中1.5万次,大多数发生在飞机升空时。沃尔夫认为,反应过度和漫不经心都将给航天飞机的太空之旅带来危险,给宇航员造成心理影响。现在我们能做的就是等待和祈祷,期待那个比发射更激动人心的回归之日。

  (康娟)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