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新闻中心的“调味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7月31日21:53 今晚报

  第六天,期待已久的“共同文件”终于成为会谈的主题词,记者们的兴奋点再次被点燃。在拼抢新闻的同时,记者们越来越不甘心只做会谈的记录和旁观着,妙语迭出的争论,成为新闻中心紧张气氛的“调味品”。

  任何外交谈判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有人认为,会谈的结果很可能是“朝鲜宣布弃核”和“六方会谈破裂”这两个极端之间的某一种情形。换句话说,第四轮会谈不可能“解决
”朝核问题,但有可能取得“进展”。

  国际文传电讯社北京分社的社长柯舍夫不完全同意这样的说法,他认为六方会谈不会破裂,进展会“出乎我们大家的意料”。

  “我估计会谈下周三会结束。”柯舍夫说。

  “这是哪方的消息?”在旁边写稿子的女记者赶忙问。

  “我的消息。”柯舍夫略带神秘地说,“俄罗斯代表团团长一回来,就差不多了。”

  “你太乐观了。”一位日本记者表示,“会谈还会持续一段时间的。而且,我认为,朝核问题不太可能通过这次会谈就得到彻底解决,但各方也不会不欢而散。所以,本轮六方会谈将不会是最后一轮会谈,我们相约第五次吧。”

  会谈的时间的确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有的记者搬出了文献,“以史为鉴”:当年的朝鲜战争停战谈判,前后持续了大约两年时间,谈谈打打,打打谈谈。想想,整个战争也就是三年多一点时间而已。再比如,1954年召开的日内瓦会议就开了两个多月才最终签署有关协议,而中美会谈更是从1955年进行到1970年,持续时间长达15年之久,会谈了136次。

  此外,朝美能否在“弃核”问题上达成一致,最终形成实质性协议,也是大家争论的焦点。

  一直跟踪采访会谈的凤凰卫视资深评论员曹景行认为“弃核,关键在于弃多少”。

  有一位记者不同意这种观点,她引用国际问题专家的话讲,“弃核,关键是在于‘弃,还是不弃’。”她解释说,“朝鲜这次若是‘弃’了,那就不是部分‘弃’的问题,在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的监督下,只能是一弃到底。”

  昨天,中方仍没有安排新闻发布会,一位同行如此理解:沉默是金。这正是会谈深入实质的表现,一深入就具体,一具体就平静。

  本报记者 陈 君(本报北京7月31日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