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我们去战斗,就是为了保卫和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8:57 南方日报

  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4位老战士的口述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看懂战争

  “我们去战斗,就是为了保卫和平”

  抗战将士

  戎马倥偬、刀光剑影的岁月有无数种解读方法:《高山下的花环》是一种,《血染的风采》是一种,口述历史是另外一种。

  “我们去战斗,就是为了保卫和平。”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4位抗战老兵、老将军希望世人明白,所有青史留名的军人,没有一个是畏惧战争的,但也没有一个是热爱侵略和征服的。

  长期身处和平年代的读者们会不会因为“英勇壮烈”的战争故事“泪飞顿作倾盆雨”?我们希望,通过4位老将军的口述,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看懂战争,让正在享受和平的人了解和平。

  张实杰:

  二次俘虏日本兵立下战功“大大的”

  “第一次俘虏日本兵是在1941年的旧口战役当中。”现年84岁的原福州军区空军副司令员张实杰谈起所在连队俘虏9个日本兵的经历,仍然把这段“传奇”视为自己军旅生涯的骄傲。

  张实杰回忆了当时的情况。“每次日军向抗日根据地进攻,伪军总是走在前面当炮灰。”张实杰担任副指导员的八路军8团3营,在击溃伪军之后乘胜追击。“逃亡的伪军冲乱了鬼子的队伍”,躲在沟里的3个日本兵成了瓮中之鳖。“那时候每个八路军的战士都学会了10句日本话”,张实杰说,“最常用的是‘优待俘虏,缴枪不杀’。”除了三个“活口”之外,张实杰部队同时缴获的还有“歪把子”机关枪一挺,掷弹筒一个,“这在当时看来是‘大大的’战功!”

  张实杰现在还清楚地记得其中两个日本兵的名字,“一个叫田村,一个叫木村。”木村“本分厚道一些”,“经过转化之后,还担任了‘日人反战同盟支部书记’,帮助八路军训练炮兵部队。”木村和中国人建立的友谊是一棵“常青树”,遣送返日之后,木村还返回中国看望了当时的“老朋友”。“其实日本兵也是人”,张实杰说,“向往和平、世代友好,是普通人的共性。”这是张实杰投笔从戎、参加八路军后第一次面对面接触日本人。

  第二次俘虏日本兵的时候,张实杰已经调任渤海军区特务营教导员。在宾蒲战役中,张实杰所在的部队承担了“打援”任务。“一定要等日本兵进入100米范围内再开火!”张实杰下决心要创造“围点打援”的“模范战役”。第五次战斗的时候,日军冲锋在前的一名中队长被击毙,张实杰带人冲了上去。

  此次战役,张实杰所在部队一共俘获了6个日本兵。看到八路军走到跟前,“对方在举手投降之前,还主动向我举手敬礼。”张实杰说。按照当时的感化政策,所有战死的日本兵在收殓之后,还要送回日军驻地。按照张实杰的说法,“军人和军人之间,有着特殊的交往方式”。

  本报记者 贺信 通讯员 曾宝瑜 张连东

  张进凡:

  最忆“小鬼”王义敏 深深仇恨侵略者

  “日本人还不认错,他们的首相还在参拜,九泉之下的‘小鬼’什么时候才能瞑目?”张进凡提到的“小鬼”,是新四军五支队8团卫生队的王义敏。时任团政治处青年干事的张进凡,亲眼看见15岁的王义敏如何在日军包围之下壮烈牺牲。

  1940年,日军对新四军根据地及淮宝地区开始了“九月大扫荡”。新四军五支队7团、8团奉命迅速增援江北指挥部。9月13日,正在渡河的新四军增援部队,遭遇了日军的东西夹击,“汽艇、飞机,海陆空一起上了。”

  落水之后的张进凡拼命向对岸游去,抬头换气的时候,竟在河中央遭遇了鬼子兵的汽艇。张进凡还没来得及躲藏,日本兵就叽哩呱啦地吼叫着开枪了——一颗子弹击穿了张进凡的左臂。

  在3艘木船的吸引和掩护下,张进凡终于跟随机关浮水游到了对岸的高粱地。回头一看,吓了一跳——“小鬼”王义敏和船上的伤兵、妇女被日本人的汽艇团团围住。“鬼子上船后,不仅糟蹋妇女,还用刺刀一个挨一个捅向无法动弹的伤员”。张进凡随后目睹了永生不忘的一幕:“义愤填膺的小王突然站起来,引线一拉,手榴弹哧哧的冒着白烟。”登船的日本兵害怕了,迅速回到汽艇上,小王把手榴弹向汽艇掷去,炸死了两三个鬼子。可就在手榴弹爆炸的同时,小王身后的鬼子开了枪!

  “高粱秸秆掩护之下,不仅有团机关,还有很多在渡河过程中受伤的战士,如果我们暴露了目标,日本人的机关枪扫过来,所有人就都完了!”伏在高粱地里面的张进凡没有开枪。“眼睁睁的看着‘小鬼’死在日本人手里,两眼喷火啊!”张进凡望着天花板,狠命地摇摇头。

  后来支队追认小王“少年模范”,“牺牲的时候,他刚过15岁!”

  八年抗战结束后,张进凡又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抗美援越,戎马倥偬的岁月一直持续到1982年底。每场战斗的间隙,小王的形象和行动就在张进凡脑子里回旋,每回旋一次就加深一次对侵略者的仇恨。

  本报记者 贺信

  通讯员 曾宝瑜 张连东

  黄彬:

  当时没人会开车 全部销毁不留敌

  黄彬,湖南石门人,14岁时参加红二方面军,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后,参加过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中参加四平之战、辽沈战役、解放金州战役。解放后随军南下,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后,在肇庆军分区等地任职,退休前为广东省军区副司令员。昨天上午,黄老和记者聊起了曾经的岁月。

  “平型关战役我们打了一个口袋阵,当时中间是一条马路,而两边是山,我们的115师就埋伏在两山上,而当时不可一世的板垣师团正准备开过来。”黄老分析当时的作战意图时这样说。据他回忆,其后敌军的先头部队开着车开始进了115师的埋伏圈,敌人全部机械化,我们等敌人进了埋伏圈后,前后一齐发力,用优势火力炸掉了前头的汽车和殿后车辆,让日军进退两难。

  “接下来的战斗很凶险,”黄老提起当年勇,不由得激动起来。据他表示,由于当时部队没人会开汽车,但汽车不能留给敌人,部队就把汽车全部给销毁了。“我们回走几十里地,还能听到汽车烧毁时的爆炸声。”

  这一仗,让黄彬看到了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四平、金州、辽沈战役,到全国解放,黄老一路数过来表示:随军南下后,自己很快就和老伴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去了。

  毕业后,他在肇庆军分区任参谋长、副司令员,和当地农民一起搞“三同”,吃住在一块,特别在三年困难时期,自己一天到晚都在琢磨着怎样才能让农民吃饱。尔后去了惠阳军分区,黄彬率领民兵们搞社教,给当地的海堤种上了马尾松等树,一改昔日光秃秃的模样。

  “不是战争年代了,我们更要关心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对我们感情也很好,当时把鱼肚子送给我们。”黄老的妻子李芷奶奶告诉记者:当时鱼肚子很贵,一家人全舍不得吃,到了80年代回广州后,改革开放起来,鱼肚子已经不那么贵了,黄老才决定把它们给吃了。

  而现在安逸的生活,让黄老一直认为自己欠党、部队、政府很多。李芷介绍,黄老一生没给子女和家乡亲戚帮过忙,家乡兄弟除了一个当乡长以外,其余全务农。

  本报记者 刘中元

  通讯员 韩军

  张守伦:

  寄吟《西江月》犹忆烽火时

  张守伦,山东濮城人,参加过山东抗日战争,后经解放战争、新中国建设,一直在部队作政工工作,1984年离休前是广东省军区的政治部主任、顾问。

  一本《伴时回忆》,是张老这几年的劳动结晶。“八一”前夕,记者在他的家里,听张老谈起过往经历和人生感悟。第一天看到日本军是在他的家乡,据他回忆:当时日军一百多人,从济宁入濮县柳园渡口,徒步过河,一直到大堤上将一名中国百姓刺死,未遇任何抵抗,这时村里人才知道,“日本人来了!”

  登时村里一片大乱,人群四处逃散,妇孺跑到亲戚家,男子躲在坟头上,等待天黑鬼子离开。而鬼子晚上并没离开,县城军队没来,村民没枪没弹,鬼子吃饱喝足后,第二天大摇大摆向丹珠固堆开去,同样未遇任何抵抗。“这种情形让我深受刺激”,他这样表示。1937年冬天,自己就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活跃在濮县的27支队。

  济南战役期间,张守伦等10多名干部被组织送往聊城军政干部学校学习。

  1984年,张守伦从广东省军区政治部主任的位子上离休,开始了他的退休生涯。除老伴可以做自己的知己之外,张老还有一个名叫江天的文友。江天,马来西亚华人,回国后在海南岛参加抗战,与张老同属老革命。

  很多年以来,两人就是诗歌酬唱,往往是张老写诗,江老书法,偶尔也是江老写诗,张老书法。几年前广州军区在文化公园搞了个离退休干部书画大赛,张老作诗、江老书写的作品还获了奖。

  在其卧室门口,悬挂着一幅张老写的《西江月》:

  天昏地暗人惨,奸雠深入中原,奸淫烧杀暴三光,国人携手自挽。

  再组统一战线,正面抗敌后援,日寇一声“投降罢!”忽尔六十余年。

  书法秉承颜真卿风骨,作者的军人气质陡现。

  本报记者 刘中元

  通讯员 韩军

  策划:曾庆春

  摄影:梁文祥

  图:

  曾经参加过八路军抗战的张实杰在展示他获得的“和平勋章”。

  曾经作为新四军的一员参加抗战的张进凡在讲述抗战经历。

  黄彬告诉记者:“这就是抗战时留下的伤疤”。

  离休后的张守伦经常写诗练书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