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正视问题寻找出路中美关系还会前行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9:09 解放日报

  在中美两国即将进行战略对话之际,对这对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做一个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现状。

  笔者认为,中美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中美两国都将试图找到所谓“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和平共处的新模式。从世
界格局的力量对比上讲,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要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对中国的发展非常关注。中国正在从地区大国走向全球大国,特别重视调整同美国等大国的关系。中国的对美战略和政策都明确“加强合作,不搞对抗”的原则。因此,中美双方要做的就是找到和平共处的具体路径。

  其次,中美双方战略互信脆弱的情况短期内难以得到根本好转。这也是为什么双方和外界都如此看重此次战略对话的原因。战略互信脆弱的根本原因是中美两国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差异较大,对国际秩序以及民主、自由、人权等理念的看法也不尽相同。“9·11”以后,布什政府主张建立“利于自由的权力均衡”,在发展大国关系的同时,加大向与美国持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输出美式民主的力度。这种既要发展与别国的关系,又要干涉别国内政的做法显然自相矛盾,对中美建立战略互信非常不利。由于双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布什政府的外交理念短期内不可能发生变化,中美战略互信脆弱的情况也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但是,只要双方认识到这个问题,在增进战略互信上不断向前走,形成战略共赢的局面对中美两国都是有利的。

  第三,台湾问题仍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中美双方都希望维持台海和平稳定,不希望战争发生,因此反对(不支持)“台独”是双方政策的重叠部分。但是,美国又采取“双重阻遏”的政策:一方面对中国军力增长横加指责,认为中国正致力于准备在台海地区打一场局部高强度战争,并阻止欧盟、以色列等国家向中国出售武器和相关技术;一方面又不断提升美台实质军事关系,大量对台军售。而美国国内在台湾问题上的杂音仍会不断传来,美国“一中”政策的空洞化倾向值得警惕。

  第四,中美经济关系与两国国内政治的互动加大。现在中美经济关系紧密难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全球经济发展已经并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对美国整体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美国国内利益集团的相互竞争及美国内部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一部分失意者习惯于从外部寻找替罪羊,加之美国在战略、安全领域对中国的不信任等原因,中美之间的经济问题很容易被政治化。而中美经济关系对中国经济,乃至社会稳定发展也已经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随着双边经济关系的继续发展将逐渐增大。所以,中美经济关系与两国国内政治的互动加大是可以预见的。对此,双方应从战略的高度进行把握,明确经济关系既不是“导火索”,也不是“压舱石”。

  总之,中美双边关系已经进入一个成熟发展的阶段,它的未来不仅对中美两国,而且对世界都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庆幸的是,这对双边关系既存在问题,也能正视问题,并试图解决问题,它的发展方向是积极的。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美国室副主任 邵育群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