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越南:在中美之间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1日09:56 宁夏日报

  越南始终是个在大国间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表明,单纯对抗或依附一两个大国,带给越南的是教训。后冷战时代的现实表明,执行全方位外交,不仅使越南在大国间的自主性加强,而且逐渐走上兴旺发达之路。

  2005年4月,越战结束30年;6月,潘文凯成为30年来第一个访美的越南总理。美越关系实现了从正常化到进一步合作的历史性推进。对越南来说,此举的意义不仅在于努力擦掉
越战阴影,着眼未来;更在于越南对外战略的进一步明确,即全方位大国外交的深入展开。

  1995年之前,越南始终在努力寻找自己在大国间的位置,位置的选择或决定是否准确,从某种程度上将决定越南是走向衰败还是繁荣。抗法抗美使越南遭受了最惨烈的战争摧残,亲苏抑中使越南失去在越战后尽快投入国家建设的机会。1986年,越南实施革新开放,实施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重新寻找在大国间的位置。从1986年到1995年的10年间,越南基本完成了其全方位外交的奠基工作:1990年,柬埔寨问题的解决化解了越南与东盟的恩怨;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来自北方邻国的压力骤然减轻;1995年,越南成为东盟一员,有了战略依托;1995年,越美关系正常化,来自头号敌人的威胁大大减轻。外部压力减轻,越南得以相对安心地搞革新开放。

  在此后的10年中,越南与大国的关系进一步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与中国方面,双方解决了陆地边界和北部湾划界问题;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并就在南海协议区域进行共同地震勘测达成协议。与俄罗斯方面,2002年,俄从金兰湾军事基地全部撤军,标志着苏联在越南的冷战遗迹扫清。与美国方面,2000年,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科恩访越,随后克林顿总统成为越战后第一位访问越南的美国总统。2001年底,美越贸易协定生效,2003年,越南实现国防部长(范文茶)首次访美,美军舰也历史性停靠胡志明港。2005年,潘文凯开启高层领导人访美的历程。

  与大国关系的改善对越南的革新开放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目前,越南是东南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最有活力的国家。近年来,越国民经济保持了7.3%的年均增长率,在亚洲仅次于中国。美、中均为越南最重要的贸易伙伴,2004年,美越贸易总额达70亿美元,越中贸易总额也突破60亿美元。定位选择准确,实力上升,也增强了越南对外战略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越南外交焕发了活力,在东盟中积极发挥作用,加入亚太经合组织,成功举办亚欧首脑会议等,积极争取加入世贸组织,国际地位和形象明显提高。

  自然,中美两国也成为越南外交战略中最重要的两个大国,如何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焦点而敏感的问题。潘文凯回答如何平衡中越、美越关系时说,“越南正在扩大与美国的合作,但中国是我们的邻居……我们希望学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我们既需要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也需要与美国的亲密伙伴关系”。这不是一句外交辞令,而是越南对外战略思想的真实表达。

  可以肯定的是,越南将与美国发展亲密伙伴关系。一方面,美国仍是世界上最强大、最先进、也最得罪不起的国家,推进与美国的合作关系,逐步改善外部环境,是将发展作为国家主目标的越南的战略选择。越南也存在与美发展关系的社会基础。在越南8200万人口中,2/3是战后出生的,1/2的人口年龄在25岁以下。这些构成越南社会主体的人群,或多或少地了解或羡慕美国文化和美国方式。另一方面,在可预见的未来,由于社会制度、历史问题、发展阶段的不同,两国发展更高层次关系的掣肘因素仍根深蒂固。美国每发动一次战争,从科索沃到伊拉克;每发动或支持一次民主革命,从乌克兰到乌兹别克斯坦,都在无形中加深越南的疑虑。

  可以肯定的是,越南也将进一步推动与中国的睦邻友好关系。一方面,从塑造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来看,越中关系只能进不能退。两国之间有着不可分的地缘政治关系,中国的发展给越南带来机遇。从制定合理的国家发展战略来看,越南更需要发展同中国好朋友、好伙伴、好邻居的关系。目前,中国仍是与越南关系最好的大国。另一方面,两国间仍然存在南海争端问题,但双方已达成和平解决争端的共识。

  越南始终是个在大国间寻找自我的国家。历史表明,单纯对抗或依附一两个大国,带给越南的是教训。后冷战时代的现实表明,执行全方位外交,不仅使越南在大国间的自主性加强,而且逐渐走上兴旺发达之路。(据《世界知识》)新闻来源:现代生活报 责任编辑:马江 田丽 实习生:马彦娜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