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透视中海油并购事件:有人不肯正视“中国崛起”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7:32 新华网

  近年来,随着中国走向世界的步伐加快,中国企业在海外的并购行为引起相关国家的敏感反应也日渐增多。今年年初联想集团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海尔集团收购美国美泰公司,以及中国企业在加拿大收购矿山企业等都掀起类似风暴。到目前为止,美国部分政客在中海油并购事件中的表现可以说明以下事实:

  一是部分西方国家人士迄今不能也不愿接受中国正在崛起的事实,他们从狭隘的意识
形态出发,极力鼓吹中国经济威胁论。优尼科并购案不仅让他们更担忧中国在能源上构成的挑战,还为所谓中国威胁提供了新的论据。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负责人称,在油价达到60美元一桶的时候,把优尼科卖给中国国有公司等于自杀,我们需要考虑一家美国公司落入中共政府手中的事实。这些说辞通篇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上的偏见,强词夺理的背后显示的是他们不愿面对中国正在崛起这一事实。

  二是部分美国政客借题发挥,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施压。今年以来,美国公布的贸易数据不佳,如2月份美国总体贸易逆差达到前所未有的610亿美元,使得民众要求政府改善贸易状况的压力已经形成。在此背景下,部分议员将巨额贸易赤字归咎于中国的人民币汇率问题,甚至在4月启动一项立法程序要求美国政府迫使人民币升值。其后,美国先后两次发起对中国纺织品的进口设限,目的也在于对华施压,迫使人民币早日升值。

  三是某些国会议员借机与白宫争夺对华政策的主导权。首先,布什执政以来特别是9·11以来,基本上保持了对华接触加防范的方针,维持了两国关系的稳定。这让一向主张遏制中国的新保守派十分不满。其次,布什连任以来,外交上仍被伊拉克重建、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牵扯大量精力,缺乏明确的对华政策与构想。相比之下,许多受中美贸易冲击的劳工和制造业利益集团的怨气通过国会反映出来,使国会对华强硬的情绪化成分增加。过去几年,许多议员都对中国憋着一口气,如今他们希望借机提升自己在对华决策中的音量。(来源:半月谈)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