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日战后60周年决议掩藏“侵略”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3日07:46 潇湘晨报

  日本众议院2日下午以多数赞同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一项“战后60周年决议”。尽管该决议为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给他国民众造成的深重苦难表示“道歉”,但在谈到对历史的认识时根本没有提及“殖民地统治”“侵略行为”等字眼,对历史反省的态度比1995年国会通过的“战后50周年决议”又倒退了一步。

  与此同时,300多名国会议员当天敦促首相小泉纯一郎参拜供奉着二战甲级战犯灵位的
靖国神社。

  日本靖国神社(拍摄于6月5日)

  新华社专供图

  历史认识:越来越退步

  在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之际,时任日本首相村山富市领导的执政党联盟排除阻力,在国会通过反省日本侵略历史的“不战决议”(即“战后50周年决议”)。这个决议拐弯抹角地承认日本参与“殖民统治活动和世界现代史上的侵略行径。”当时,日本共产党认为这段表述让人感到日本的殖民地统治和侵略行为只是顺应了当时的国际潮流,从而淡化了历史罪责。

  而在日本众议院2日通过的决议中,日本没有提及日本“殖民统治”和“侵略行径”的内容。自民党拒绝明确写入“殖民地统治”和“侵略行为”的理由竟然是面向未来。

  参拜问题:议员促小泉参拜

  同日,由355名日本国会议员组成的5个组织发表声明,敦促首相小泉参拜靖国神社。声明说:“我们抗议中国和韩国干涉(日本)内政,他们反复批评(小泉)首相多次参拜靖国神社。”这些议员多数来自自民党。除促请小泉参拜外,5个组织还寻求组织20万日本民众于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

  原因:迎合民族主义

  路透社驻东京记者琳达·西格认为,战败60年后,日本如何认识侵略战争历史的争论表现在小泉是否应该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如今这种争论越来越激烈,促使日本执政和在野两大阵营中一些人发出迎合民族主义的危险信号。

  自民党众议员野田毅说:“我们看到民族主义在世界上抬头。用一种国际视野,不是挑起,而是抑制这种民族主义是每位领导人的义务。”

  由于自民党内部在邮政改革法案问题上存在分歧,日本众议院存在重新选举可能,因此外界猜测小泉今年仍将参拜靖国神社,以取悦包括老兵和战殁者遗属在内的保守派选民。

  “那些持民族主义立场的人将得到更多选票,”野田毅说,“(这一点)在任何国家都正确。”新华社8月2日专电

  对历史认识的表述

  “战后60周年决议”说:

  “我国过去一个时期的行为给以亚洲为首的其他国家国民带来极大的苦难,我们对此深刻反省,再次对所有的牺牲者致以追悼之诚意。”

  “战后50周年决议”说:

  “想起在世界近代史上有许多殖民地统治和侵略行为,认识到我国在过去的这种行为给其他国家国民特别是亚洲各国人民带来了痛苦,对此深表反省之意。”

  日防卫白皮书渲染“中国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孔泉2日就日本内阁通过2005年度防卫白皮书答记者问时表示,日本官方文件公开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日本公开渲染“中国威胁”

  对中国军事现代化日本防卫白皮书称,日本应对中国军事现代化加强警戒,要密切注意中国的海军舰艇动向。白皮书重申,日本政府希望美军维持在东亚地区的威慑力。

  对台海两岸关系白皮书说,两岸正式对话还处于胶着状态,双方恢复对话有待相互让步,今后迈向和平解决问题的动向值得瞩目。中国虽表示不放弃和平统一的努力,但也表明不放弃动武的可能性。

  对朝鲜弹道导弹白皮书还对朝鲜弹道导弹表示严重担忧,强调朝鲜研究开发、部署和扩散弹道导弹以及朝鲜的核开发问题是亚太地区乃至国际社会“一个主要的不稳定因素”。朝鲜在努力获取核武器的同时“故意制造紧张局势”。防卫厅决定从明年度开始提高弹道防御系统的性能。白皮书还表示要将自卫队维持国际和平活动从原来的附带任务提升为主要任务。

  无助于两国建立安全互信

  孔泉说,日本官方文件公开渲染所谓“中国威胁”,没有任何事实根据,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这无助于两国建立安全互信,只会误导公众,导致彼此猜疑和感情对立,损害中日关系。

  孔泉表示,我们希望日方从中日关系长远发展大局出发,多做有利于两国增进互信和友好感情的事,而不是相反。新华社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