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现”号不再“治病”(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5日10:45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

  “发现”号全体宇航员4日在太空深切悼念了两年前不幸遇难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机组成员。在悼念航天先驱的同时,“发现”号等来了一个好消息:美国宇航局4日决定,不维修“发现”号航天飞机指令长室舷窗外的一块松动的绝热材料,这也就意味着宇航员们不用实施第4次太空行走。

  虚惊一场

  此前,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发现航天飞机头部、指令长舷窗外的一块绝热毯出现松动,其原因可能是焊接不够牢固。专家担心,这块绝热毯可能在“发现”号再次进入大气层时脱落,从而带来严重灾难。

  航空和航天局随即让空气学家用风洞模拟“发现”号重返大气层的过程,测试问题严重性,以决定是否让“发现”号实施第4次太空行走修补飞机。

  庆幸的是,美国休斯顿一位官员4日通过视频转播系统告知“国际太空战”工作人员,松动的绝热毯“不会在‘发现’号返回过程中造成危害”,“发现”号宇航员无需再为此进行第4次太空行走。

  “发现”号原计划8日返回地球。

  有了新技术的保驾护航,“发现”号机组成员对安全回家充满信心。机长艾琳·柯林斯4日说:“我们已经查看了一切……如果我认为(返回飞行)不够安全,我就不会去执行这次飞行任务。”

  悼念先驱

  对于“发现”号成员来说,4日是工作任务相对较少的一天。

  当日,“发现”号9名宇航员身穿印有“STS-107”标示的红色短袖衫,为那些和“哥伦比亚”号一起献身航天事业的同事们举行了悼念仪式。“STS-107”就是“哥伦比亚”号失事时所执行任务的代号。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因燃料箱上脱落的一块绝热泡沫击中机翼而不幸坠毁,机内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用新技术

  “哥伦比亚”号留给后人诸多启示,尤其让人们再次认清了太空探索的危险性。

  航空和航天局在认真总结“哥”号失事的教训后,也着重开始研究航天飞机的监测、维修新技术。

  “发现”号全体宇航员在此次太空飞行任务中,进行了大量航天飞机检测和维修试验,并按原定计划成功完成了三项新技术的检验。其中包括一项修补航天飞机机翼碳制嵌板上小洞的新技术。

  宇航员鲁宾逊3日为航天飞机实施的“摘瘤”手术,便是基于航空和航天局采用的新维修技术。

  美国工程师认为,被鲁宾逊摘掉的两片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有可能导致“发现”号在通过大气层时局部过热,从而造成又一起“哥伦比亚”号悲剧。

  航空和航天局航天飞机项目副主管韦恩·黑尔说,类似填充材料伸出的情况,可能在之前的飞行中便屡有发生,但这次能够及时发现并成功维修,完全得益于“哥伦比亚”号失事后采用的新监测技术。

  ·本报今日综合报道·
“发现”号不再“治病”(图)
  这张8月3日从国际空间站拍摄的照片展示遥远地球的一部分。(来源:合肥晚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