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乘客质疑民航机票代售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06:36 人民网-江南时报

  7月22日,汪先生在一家被称为“黑代售点”的“铁力士旅游服务公司”购买了两张由无锡飞往深圳的7折机票。次日,在汪先生想退票时因10%的退票手续费引发了一场关于退票手续的纠纷。为此,南航声明:

  所有正规机票代售点都会向顾客出示一张“南方航空公司退票单”,退票单上明确了有关退票管理条例及手续费的收取办法,只有在顾客认可、签字的情况下才能正式办理退票
手续。

  然而,汪先生委托的订票机构没有向他出示相关证明。经调查,这起纠纷起源于顾客未在授权的机票代理点订购机票。奇怪的是,“铁力士旅游服务公司”的负责人张小姐却表示,作为旅游服务公司,只负责订票咨询和票务预订,出票事务完全是由她的“上线公司”———“上海盛洁旅游贸易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全权处理,关于退票要求有专门的南航退票单一事,她全然不知情。

  为何机票退票单在某些代理机构就处于真空状态?而这些出票机构是否就是所谓的“黑代售点”?为什么同样的机票能在两家性质截然不同的机构面向市场出售?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A

  经过:10%退票费暴露疑点

  7月22日下午,汪先生在一家名为“铁力士旅游服务公司”预订了24号下午13点由无锡飞往深圳的7折机票2张,公司人员告之:“窗口都是8折至全价,如当天退票只收取10元工本费,次日退票是按其航规定收取退票手续费用。”

  次日下午15时,汪先生夫妻俩因产生矛盾,要求“铁力士”帮他们办理退票手续,“铁力士”当即向“上线”出票单位(上海盛洁旅游贸易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核实有关客户退票规章条文,回复是次日退票手续费为20%,第三天50%。“铁力士”随即向汪先生讲明“南航退票规章条文以及作票面解释说明”,要求收取20%的手续费。然而汪先生却认为,南航“实际退票”与“机票背面退票合约”规定只收取10%的手续费出入较大,于是带着印有“上海盛洁旅游贸易有限公司”公章的退款发票亲自上门向南航公司“讨说法”。

  南航苏州分公司负责人表态说,10%的手续费是先前的旧规定,现在南航统一实行新的退票制度,次日退票都要收取20%的手续费,不过只有在顾客认同退票说明后签了字的情况下才能办理退票手续。该负责人还指出,汪先生的这张退票单根本就不是正规的南航退票单。这样的“指正”让汪先生非常气愤,认为“铁力士”欺骗消费者的想法油然而生。于是,汪先生毫不犹豫地向当地媒体投诉,结果张小姐的“铁力士”被苏州南方航空售票处有关负责人称为是“黑代理”,导致张小姐的“铁力士”如今是惨淡经营。

  那么,为何“铁力士”提供不出带有退票说明的航空退票单?

  B

  暗访:“上线公司”折扣惊人

  为此,记者昨日以客户身份来到了这家“上线公司”——上海盛洁旅游贸易有限公司苏州分公司所在的“协和”办公楼,令记者纳闷的是,这家所谓的分公司在楼下的办公指南上不见踪迹,在一保安处得知,这家公司还没在这家办公楼登记。几番周折之后,记者在“协和”第10层最右边甚为隐蔽的角落终于找到了这家“上线公司”。记者发现,办公的地方不足10平方米,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就组成了一套极其简陋的出票设备,除了墙上一张营业执照特别引人注意以外,没有发现与民航局批准代理许可证相关的任何证明。

  以下是记者与“上线”出票小姐的对话。

  记者:我想订购一张由上海飞往深圳的最低折扣的机票,你是否能帮我查找一下呢?

  小姐:那是深航的航班,电脑上显示,最低折扣为4.5折,要是你愿意订购的话4折就可以买到,也就是说打完折只要650元。

  记者:你可以再帮我查找一下由无锡飞往深圳的最低折扣吗?

  小姐:最低8折,打下来得要上千元,我觉得你还是从上海走比较划算。

  记者:如果我这里办理退票手续,你们公司是否会出示该航空公司的退款单?

  小姐:专门的航空公司退款单我们这里没有,上海总公司只给了我们这种退款收据,好像只有国际航班才有退票单。

  说完,她递给记者一张蓝色的退票收据,而收据仅仅相当于普通的发票,里面没有任何退票条文。

  记者:你们公司是否拥有民航的代理权?

  小姐:民航当然授权于我们的呀,我们可是一级代理机构,你看桌上的票据,都是从航空公司那领来的。

  望着桌上堆着的一大摞待印机票,记者实在是难辨真假。

  C

  内幕:他们支付我们提成费

  据“铁力士”公司总经理张小姐介绍,自从与“上线公司”合作半年以来,上线公司就从未提供过所谓正规南航退票单。据她回忆,今年1月初,“上线公司”一工作人员主动找上了“铁力士”,主要目的是针对同行作宣传。由于初次知道这宗“送上门”的生意,张小姐半信半疑,一口回绝了该公司的工作人员。

  没想到一周以后,这家又再次找上了她,提出希望能与“铁力士”一起经营票务服务。推销人员拿出一摞其他合作商的名片,并声称目前已与十来家旅游咨询单位达成了合作协议,那人还透露,他们公司给出的报价都很低,5、6折和7、8折的机票都能出,最低的还有3、4折,生意绝对好做。“出票还是由他们公司负责,我们只管票务预订和咨询,他们支付我们提供客户的提成费,100元返3%~4%的利给我们。”张小姐说。

  然而,当记者问起“铁力士”是否与上线公司签订协议时,张小姐很无奈地表示,到目前为止,上线只与他们达成口头协议,她曾多次要求与其签订书面协议,都被上线以各种理由拒绝了。由于经营票务从没发生过“意外”,张小姐也就没放在心上,没想到事出突然。

  D

  现状:“黑点”已达上百家

  为将事实调查清楚,记者昨天采访了苏州售票“老字号”———苏州蓝天联合售票处负责人蒋先生,据蒋先生介绍,目前苏州经民航管理局审批、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航空机票代售点不超过20家,但社会上出现的各种航空机票代售点却多达100余家,而这种现象从去年才开始。

  经调查发现,平均每天都有10多家机票代理点在各类报刊上刊登广告,其中80%机票代售点没有具体地址,只有联系电话。据知情者透露,这些“黑户”代售点,多数是未经民航管理局审批、工商局批准私自设立的代售点,和行政管理部门打“游击战”。这些黑代售点不但影响了航空公司的正常业务,给消费者也造成了损失。

  据一内部人士透露,“黑户”平时一天能出二三十张机票,过年过节时的票都很紧张,这些代售点生意最火,现在是淡季,但赚得还可以。机票主要从“上线”拿,折扣很低,部分票最低淡季3折左右就可拿到。比如,一张青岛到北京的机票全价是620元,但乘客花500元甚至更少就能买到。那些代理们从买票的乘客处收500元,把其中450元交给某一家票务代理公司为该乘客买一张票,50元的差价就是他们的利润。其实他们已经是代理的代理。他还透露,每张票赚的利润也相差很大,几十元的也有,10元、8元的也做。他们从不和航空公司联系,因为从他们那里拿票价格太高,折扣也太少,赚不到钱。对此,张小姐介绍,她的“上线”公司就是经过民航管理局授权经营票务的正规公司,她已是“代理的代理甚至是更下线。”

  这样的折扣消费者看似得到了实惠,但据南方航空总公司一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其实这种做法是违背价值规律的。以普通舱(Y舱)为例,靠前(仅隔F舱一排座位的距离)座位的旅客噪音受害度、视觉展示度、受服务的优先度、邻座影响度,即航程舒适度当然与尾舱厕所边上的座位有区别,然而价格一样,很不合理;加上机型、时间上的区别,简单划一的价格体系不符合旅客的价值取向,而这些代理公司虽然票价有先后之分,但价值呈现得很不明显,很容易引起消费者的不满,给航空公司的工作带来了难度。

  E

  质疑:民航机票怎么管?

  蓝天联合售票处的蒋总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民航机票市场非常混乱,已经到了无法监管的地步。航空公司已基本不做售票业务,而是将出票权下放给经民航管理局审批、有工商营业执照的正规航空机票代售点,而这些代理公司之间的竞争相当激烈,这些经授权的代理公司为了竞争的需要,往往会私底下物色一批也准备经营票务的小公司,与之达成合作关系,不断壮大客户群。有些公司甚至根本未经授权,只要向航空公司交纳一定的押金,通过各种途径也能从航空公司拿到票,并登录航空公司的公开网站私自出票。由于成本较低,一张1000元机票里至少能返利20元,业绩好的话,航空公司还会给予一定的奖励,而一些顾客又十分需要这种低折扣订票和送票的服务,故造成了这种黑点越聚越多,发展也越来越迅速。蒋总表示,民航制度管理的确存在一定缺陷,管理上仍处于不成熟状态,虽然民航局的条例很严格,但执行力度仍不强,换句话说,规章制度真正落实到各个航空公司头上时,却变成了一纸空文。一旦机票方面出现任何问题的话,责任只能由各个代理点承担,航空公司不负任何相应责任。

  据了解,90年代中期,主管部门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整顿,采取了禁止异地航空企业营业部再派生分支机构等一系列措施,但由于BSP结算制度未能及时跟进,以至各航空企业竞相采用按代理销售额递增比例返现方法,致使某些人相应地采用“放票跑量”“擅设分支”的手法。结果航空企业的营销绝对值未明显增加,代理费支出(计入成本)却徒增数倍,真正的受害者还是航空企业本身。1999年初,民航总局下达了“禁折令”,可“禁折令”下达不久,折扣票仍然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漫出市面,且势头愈加猛烈,花样愈加繁多。

  对此,东方航空山东公司的公经理曾为正规的票务代理公司算了一笔账,按民航总局的规定,每张机票只给代理公司3%的代理费,那一张全额的青岛到广州机票只能赚45元,而这已经是青岛在国内航线能赚到最多的了,就算每天卖100张,每月也只能赚1.5万元,这怕还不够一家代理公司每月支出的房租、水电、交通、通讯等费用,更何况任何一家代理公司也不可能有这么好的业绩。这些实际情况“逼”得代理公司从暗扣的差价中赚钱并不断发展“下线”,也就是那些没有资质的公司和个人。而这些没有资质的公司和个人又相互压价,使机票市场乱上加乱。

  针对这些混乱的情况,民航总局曾提出,允许航空公司对10人以上、提前7天以上订票的给予最多75%的明折明扣,但对散客依然没有放开。有关人士对此提出,民航总局种种整治工作明似维护了航空企业的收益,实际又将他们推陷至既想创收,又不得不寻找“暗中”的代理票者。陷入了不得不为生存而暗里饮鸩的两难之路。

  《江南时报》 (2005年08月09日 第二十版)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应慧 记者 戴洁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