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现”号归期推迟24小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3:23 京华时报

  

“发现”号归期推迟24小时

  美国宇航局宣布,原定于8日凌晨返回卡纳维拉尔角的“发现”号航天飞机着陆时间推迟24小时。新华社记者赵鹏摄

  正当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7名宇航员怀着期待和紧张的心情靠近地球时,
他们接到美国宇航局指令:由于天气原因,原定8日返回地球的“发现”号航天飞机推迟24小时降落地面。

  天不作美归期两次推迟

  美国东部时间8日凌晨,“发现”号成员组已经做好了一切准备,只等位于休斯敦的约翰逊航天中心控制中心发出指令,启动制动火箭,然后按照预定路线穿越大气层,飞回位于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

  “从这里的寂静你们不难想像,我们正在紧张工作,”控制中心负责人肯·汉姆告诉“发现”号女指令长艾琳·柯林斯,“我们不能肯定这次降落机会的天气状况是否稳定,所以我们将在24小时后正式迎接你们。”

  “发现”号的着陆过程并不顺利。它原定第一次着陆时机是美国东部时间8日凌晨4时47分,但约翰逊航天中心发现,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低空云层,影响航天飞机着陆的能见度,于是将着陆时间推迟了90分钟。此后,由于天气状况还是不见好转,约翰逊航天中心再次作出决定,把着陆时间推迟一天。

  美国宇航局发布的简报说,“发现”号最早将在美国东部时间9日凌晨5时08分(北京时间9日17时08分)着陆。9日将共有4次着陆机会,其中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两次。如果天气状况还不尽如人意,“发现”号还有两次机会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星期二(9日)我们可能在上述任何一个地方降落。”美国宇航局官员勒罗伊·凯恩说。

  从容应对专注手头工作

  推迟着陆的指令并没有让宇航员感到担忧。柯林斯和“发现”号驾驶员詹姆斯·凯利说,尽管两年前“哥伦比亚”号在着陆过程中发生意外,导致7名宇航员殉职,成员组却并不感到紧张。

  “我们正盼望着回家。”柯林斯说。

  “发现”号7月26日发射升空,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美国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即美宇航局所谓“复飞之旅”。“发现”号为国际空间站送去补给、运走垃圾,试验美宇航局设计的航天飞机维修技术,共作3次太空行走,并史无前例地在太空轨道上对航天飞机实施维修。

  “我们成功实现了此次任务的目标,”柯林斯7日接受美国全国广播公司采访时说,“我们的确想到了‘哥伦比亚’号,但是我们更加专注于手头的工作。”

  危险历程不能出半点错

  航天专家说,“发现”号的着陆需要接受一系列考验,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错误,都可能重蹈“哥伦比亚”号的覆辙。

  航天飞机在着陆前必须在空中盘旋一个小时,然后启动制动发动机,以降低每小时2.9万公里的最初飞行速度。

  约25分钟后,航天飞机在相距地面129公里处切入大气层外层。当航天飞机以每分钟9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时,航天飞机就成为一架无动力滑翔机。

  航天飞机腹部朝着地球表面继续减速,两者的夹角是40度。在切入密集大气层时,这个角度至关重要。如果角度太小,航天飞机就会被弹回太空;如果角度太大,航天飞机与大气层摩擦力就会过大,导致温度升高。

  着陆前半小时,航天飞机距离地表约85公里,此时大气压力增大,航天飞机的襟翼和方向舵已经没有用处。航天飞机要进行“S”形翻转,以便减速。此时“发现”号仍然以超音速飞行,空气摩擦力使陶瓷隔热片的温度达到摄氏1650度。

  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在这一阶段在美国南部上空爆炸,因为航天飞机起飞时一块绝缘泡沫从外挂油箱上脱落,损坏了航天飞机的隔热层。

  着陆前10分钟,航天飞机距离地表约43公里,仍以1万公里的时速飞行。两分钟后,宇航员恢复对航天飞机的控制。

  着陆前4分钟,航天飞机进入佛罗里达州上空大气内层,飞机速度降到音速以下,宇航员开始手动控制航天飞机进入着陆轨道。

  着陆前90秒,宇航员在跑道前端调整角度,与跑道对直。此时,“发现”号的高度是4500米,时速为518公里。

  着陆前33秒,航天飞机距离地面约610米,驾驶员将拉起“发现”号机头,依靠空气阻力进一步减速,然后,放下着陆装置。航天飞机后轮先着地,时速为354公里。航天飞机后部打开降落伞,帮助降低速度。驾驶员放下机头,使降落伞与飞机脱离。如果一切进行顺利,航天飞机将安全停在跑道上。新华社记者冯俊扬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