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伊朗:选举的名堂和穷人的表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6:47 世界知识

  殷罡

  世界上从来没有一场选举的结果让预测者都摇头叹气。刚刚结束的伊朗第九届总统选举不仅通过第二轮角逐才分出胜 负,而且胜者居然是从始至终不被看好的平民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在第一轮角逐之前,由于拉夫桑贾尼重新出山,人们一 致认为这是一场“没有悬念的选举”,《亚洲时报》甚至说这将是拉夫桑贾尼的“个人表演”。

  拉夫桑贾尼:俱备了一切却输了选举

  做出这样的判断合情合理:拉夫桑贾尼是伊朗政坛最老练最务实的政治家,是1989年霍梅尼临终前挑选的总统候 选人。为了满足他当“实权总统”的愿望,霍梅尼甚至下令修改宪法,取消了总理职位,让总统直接领导内阁。正是拉夫桑贾 尼在两任总统期间启动了一系列改革,并在保守派和改革派竞争最激烈的1997年总统选举中力挺改革派候选人哈塔米,结 果是哈塔米赢得了选举,拉夫桑贾尼赢得了民心。在日后担任宪法监护委员会主席期间,他又为缓解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冲突发 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改革派节节败退、保守派不可一世的今天,还有谁比他更适合当这个最难当的总统呢?

  分析家“期待”着经验丰富的拉夫桑贾尼再次出山稳定伊朗政局,国际社会“期待”着稳健而有实力的拉夫桑贾尼能 够充分发挥他的外交智慧,缓解日渐紧张的伊朗核危机。谁都没有看好内贾德这位年轻而保守的德黑兰市长,尽管他廉洁奉公 ,尽管他要向腐败和贫富差距宣战。他规定不让男人女人同使用一电梯、不让男公务员剃胡须和取缔文化中心、关快餐店、拆 广告牌等“严格教义”甚至被人当笑话听。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罗宾汉式的人物当上了伊朗总统。

  他是怎么当上的呢?

  内贾德:不被看好却又是最幸运的黑马

  首先是技术问题。

  伊朗的总统选举是全民直选,看起来简单,但名堂很多。宪法第115条规定:总统候选人必须是有伊朗国籍的伊朗 人、还必须有领导才干、历史清白、坚守伊斯兰共和制原则、信仰国家正式宗教(什叶派)。在这一前提下,想当总统的都可 以报名,但要经过宪法监护委员会的审查。

  名堂就出在审查上。审查是必要的,因为人数太多了没有办法选。2001年总统选举时,报名者有814人,今年 报名的有1041人。更重要的是,报名者鱼龙混杂,既有德高望重的政治家,也有警察局长和摆地摊卖袜子的,不能不挑选 一下。自1980年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首次选举总统以来,获准参加竞选的少则两位,多则九位,而参选人数在很大程度上左 右了选举结果。

  1989年选举时,只有两个候选人,拉夫桑贾尼以95%的得票率胜出,另一位明显就是个陪衬。1997年第七 届总统选举时,改革呼声响彻全国,尽管安排了四位候选人,但改革派领军人物哈塔米还是以69%的得票率一轮胜出。到了 2001年,改革派开始受到压制,总统候选人便增加到了九名,个中缘由不说自明。无奈另外八个人谁都不是对手,渴望变 革的伊朗选民居然在第一轮就把78%的选票投给了哈塔米。

  这一次有所不同。宪监会先是批准了六个候选人,所有的少壮改革派领袖均未通过审查,惟一获准参选的改革派政治 家是68岁的前议长卡鲁比,而保守派的候选人则有四位,且平均年龄只有48岁。改革派怒不可遏,结果是54岁的前教育 部长莫恩和49岁的前副总统迈赫拉扎利被补充到候选人名单。改革派气顺了,但厄运也来临了,因为一个派别的候选人越多 ,得票越分散,被全体淘汰的可能性越大。

  与此相反,“为了不分散选票”,51岁的前革命卫队司令里扎伊在投票前两天自动退出竞选,使得保守派候选人的 平均年龄降到了47岁,这对吸引年轻选民是很重要的。

  之所以重要,是伊朗选举制度的另一个特殊性所决定的,即对选民年龄的宽容:年满15岁就可以行使当家作主的权 利。你能想像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投票选总统时候的心态吗。

  保守派候选人的精简和改革派候选人的增加,使得第一轮投票的结果充满了戏剧性。如果改革派不增加候选人,只把 聚光灯照在卡鲁比一个人身上,第二轮必将是拉夫桑贾尼和卡鲁比的决战,因为实际结果是卡鲁比仅以五万张选票之差输给了 内贾德,而后来增补的两个改革派候选人得到的选票则超过了580万;即便改革派只增加一个候选人,保守派的内贾德也绝 对进不了决赛。

  显而易见,伊朗改革派没有输于民心,而是输于选举技术。

  显而易见,内贾德的确是一匹极为幸运的黑马。

  改革和保守的抗衡:最终成为穷人和富人的较量

  但在决赛中,“务实稳健”和“经验丰富”的“改革先驱”拉夫桑贾尼毕竟输给了“极端保守”的“原教旨主义者” 内贾德。难道伊朗人民真的选择了原教旨主义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首先,第二轮投票已经不是保守派和改革派的较量,因为已经没有了改革派的候选人。那么,到底是谁和谁的较量呢 ?

  是穷人和富人的较量,草民和权贵的较量,社会公正和不公正的较量,也是年轻人和老年人的较量。

  伊朗是个资源富足的国家,人均耕地也大大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名副其实的地大物博。2004年的人均国民收入已 超过2000美元,按购买力标准则达到了7700美元,还拥有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是,这个国家仍有40%的人 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10%的人口处于赤贫状态,4.5%的家庭只有一个人就业,3.7%的家庭没有任何成员就业,完 全依靠社会救济。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在15%以上,对失业率的估计最高达到30%,一般公务员的月收入只有几十美元 ,人民的生活水平赶不上革命前。

  石油收入是伊朗的主要经济来源,2004年的原油产量为2亿吨,其中1.3亿吨用于出口,人均石油出口收入约 400美元。听起来很好,但这样的原油产量只是1971年上半年的水平,大大低于1979年革命爆发时的2.9亿吨。 与此同时,伊朗的人口却增加了一倍,要不是近年来世界市场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伊朗的经济情况还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

  1979年革命后,被没收的巨额王室财产和外逃企业家的财产均被收归国有,但分别由国家和宗教团体所掌握,导 致产权不明,生产效率低下,浪费严重,腐败泛滥,收入流向混乱。拉夫桑贾尼当总统期间,发起了让意识形态趋于宽松和经 济私有化成分扩大的改革,但阻力重重,进展缓慢。

  尽管伊朗15~20%的国民收入被用于形形色色的补贴,但其中20%的补贴流向了仅占人口10%的最富有的家 庭,赤贫家庭得到的补贴不足4%,农村人口得到的只有13%,失望和失业导致人口大量外流,每年有15万以上受过高等 教育的技术人才到海外谋生,只有6%的人对现状表示满意。

  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说得对:此次选举结果表明了“人民渴望公正和真理、憎恶腐败”。这就是伊朗人民抛弃大政治家 同时也是大资本家的拉夫桑贾尼的原因,何况他都70来岁了;这就是伊朗人民在第二轮投票的新形势下向清廉的“原教旨主 义者”内贾德表达愿望的原因,尽管他的意识形态标准那么严格,尽管他不懂外交,也没有那么多的治国经验。

  内贾德当了总统,他能不能在四年后连任,就要看他能不能履行诺言,能不能始终让人民相信他像罗宾汉、佐罗那样 替天行道,为民谋利了。至于外交上的核问题,实际上用不着他操心,最高领袖和历经锤炼的伊朗外交部官员还是会照既定方 针办的。

  剩下来的问题就是内贾德会不会严格教法,让年轻人受不了。这也可能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伊朗社会确实需要适当 的净化,但是,伊朗的年轻人绝不会接受革命初期的那种精神上和行为上的束缚,占伊朗人口22%的网民也知道外面的世界 多精彩,就连内贾德家里的电话费也因为他女儿频频上网而月月上涨。到了这个地步,还有什么力量可以把这个社会拉回到20 年前呢?那时候,下棋打扑克都犯法。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