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国际观察:伊朗核问题走向十字路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09日17:30 新华网

  新华网维也纳8月8日电(国际观察) 伊朗核问题走向十字路口

  新华社记者宋国城

  就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定于9日举行紧急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的前一天,伊朗新政府重新启动了位于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铀转化设备。伊朗此举不仅意味着其与欧盟之间的
核问题谈判再度陷入困境,同时也打乱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原定的议事日程。一位维也纳外交人士8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伊朗核问题“有可能引发一场国际政治危机”。

  新政府展现新姿态

  去年11月,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通过有关决议之后暂停了在伊斯法罕的所有核活动,并同代表欧盟的德法英三国进行了长达数月的谈判。根据双方在巴黎达成的协议,欧盟应于今年7月底或8月初向伊朗提交解决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双方同时约定,只要谈判继续,伊朗就有义务停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核活动。艾哈迈迪-内贾德当选伊朗新总统之后,伊朗在核问题立场上转趋强硬。伊朗高级核谈判代表、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穆罕默迪8月1日在德黑兰正式宣布,如果欧盟不能按伊朗设定的时间表提交一揽子建议,伊朗将恢复在伊斯法罕的铀转化活动。穆罕默迪同时表示,伊朗仍然准备与欧盟继续谈判,重启铀转化活动将置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管之下,并与铀浓缩活动“没有关联”。穆罕默迪言外之意是:伊朗采取这一行动是合理合法的。尽管如此,伊朗的这一宣布依然引起国际组织的严重关切。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已呼吁伊朗不要采取单方面行动。欧盟5日向伊朗提交了一揽子建议,并要求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召集紧急会议讨论伊朗核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伊朗核问题的升温使得代表不同利益的35个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成员国难以在短期内达成共识,所谓紧急会议有可能成为一次马拉松式的会议。

  伊方决策背后的动因

  伊朗拒绝欧盟5日提交的一揽子建议,并将重启铀转化活动的决定付诸实施,直接原因是欧盟的建议没有满足伊朗自主进行民用核燃料生产的要求。

  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没有找到任何证据证明伊朗拥有核武器计划的前提下,美国一直在指责伊朗秘密研制核武器,并通过外交手段和武力威胁遏制伊朗的核技术开发。而伊朗面对国际压力,一方面改进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同意该机构对其核设施进行更加严格的核查,一方面坚持国际条约赋予的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并多次申明,伊朗暂停铀浓缩活动是为了向国际社会表明诚意。

  欧盟一揽子建议的要点承诺改善双方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合作关系,并向伊朗提供核技术支持,但限定伊朗民用核设施使用的核燃料要由其他国家提供。依欧盟的设想,伊朗不再生产核燃料也就失去了研发核武器的客观条件,既满足了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也打消了美国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猜疑。而对于执意要在核领域摆脱外国牵制、独立自主开发核计划的伊朗来说,欧盟的这一要求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外交人士认为,伊朗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控下重启铀转化活动仅仅是为铀浓缩做前期准备的一种低级核活动,与制造核武器还有相当的距离,将其归入国际原子能机构确定的违规行为也有些牵强。伊朗新政府选择欧盟提交一揽子建议后的时机采取这一重大“象征性”外交行动,主要目的并非要为发展核计划铺路,而是认准了目前国际政治的“风向”,即使其铀浓缩活动的权利得不到国际承认,也要利用美国目前的外交困境和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向美国示威,作出伊朗不惧怕威胁的“强硬姿态”。

  解决核问题的三种可能性

  在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制方面,国际原子能机构138个成员多数主张通过外交途径和谈判方式解决分歧,反对以武力相威胁,在处理伊朗核问题上也不例外。欧盟指责伊朗重启铀转化活动违背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的决议和伊朗与欧盟达成的协议,并要求理事会为此召集紧急会议。理事会如何应对这一复杂局面再度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此间外交人士认为,理事会此次紧急会议难以就促使伊朗放弃核活动作出有约束力的决定,但从伊朗核问题的走向看,不外有三种可能的结果:一是在国际社会敦促下,伊朗与有关各方继续就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谈判,相互妥协,从而找到解决伊朗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二是理事会以表决方式通过决议,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由安理会考虑对伊朗实施制裁;三是伊美矛盾进一步激化,美国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采取单边行动,向伊朗核设施实施军事打击。

  另有分析认为,伊朗手中还握有一张石油“王牌”。目前国际原油市场供应偏紧,油价不断上扬,作为欧佩克重要成员国的伊朗一旦在强大的压力下暂停石油出口,将会重创世界经济,从而不可避免地引发一场国际政治危机。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