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险情迭出成功背后问题多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4:42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8月9日,经历14天太空之旅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地球上亿万人终于放下了悬着的心。而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航天飞机“复飞之旅”幸运成功,尽管表明了它继续从事载人航天探索的决心和实力,却也暴露出航天飞机的困境并未改善。

  “发现”号此次任务,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首航。为了让“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不再重演,美宇航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投资30多亿美元,从6个方面改善
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而“发现”号的这次飞行任务之一就是要检验这些改进措施,证明航天飞机依旧适合承担太空探索使命。

  然而,“发现”号险情迭出的太空旅程表明,耗费巨资的改进工程并未显著提高航天飞机的安全性。

  7月13日,“发现”号首次试图发射,就因为液氢燃料传感器的故障而在最后关头推迟,美宇航局的工程师队伍直到真正发射之前,还没有把握彻底解决问题。而7月26日发射时,“发现”号的绝热泡沫材料和绝热瓦又出现脱落,其中的一块绝热泡沫材料重近400克,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在事后承认,航天飞机未受损伤“实在幸运”。随着“发现”号在轨道上运行,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直到最后,“发现”号能否安全着陆还是悬念。

  太空中的“发现”号频频遇险,迫使美宇航局再次推迟了此后的航天飞机发射,也使公众产生了焦虑和质疑。许多美国人已不敢观看“发现”号此行的电视直播。民意测验也显示,更多人正对宇航局维持航天飞机的努力失去信心。航天史学家霍华德·麦柯迪说,这“对美国的信心是一个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美宇航局一方面开始对“发现”号维护改进工程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先后透露了它未来载人航天器的设想和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有分析家认为,这是美宇航局在缓和公众批评、转移人们的注意力。

  科技点评

  航天飞机老了!

  航天飞机老了,美国宇航局早已决定在2010年让它退出历史舞台。如果按照人类80岁的寿命作为参照,1981年首次升空的航天飞机目前已经是66岁的老人了。无论是谁,一旦步入老年,必然会呈现出老年人的特点,航天飞机也不例外。

  再怎么了不起的人物,步入老年后必然会逐渐感到力不从心。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美国其他一些航天计划的实施,都需要航天飞机高强度的出征。然而,航天飞机仅剩3架,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连飞行安全都无法得到充足保障。这次“发现”号重返太空安全问题不断,连美国宇航局都曾一度宣布暂停航天飞机的发射。此外,航天飞机采用的技术特别是信息和材料技术已大大落后于时代,力不从心并不让人奇怪。

  对于迟暮之人,人们的期望会越来越少,担心会越来越多。担惊受怕可以说是人们对这次美国航天飞机重返太空的主要评价之一。有专家认为,航天飞机就像一枚可以飞行的巨型炸弹,是一个高度危险的随时都可能爆炸的巨系统。1986年,“挑战者”号升空爆炸,并未动摇美国继续长时间发射航天飞机的信心。尽管“发现”号这次安全返航,但美国宇航局仍对是否恢复正常的航天飞机发射犹豫不决。

  尽管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成就斐然,但是美国的载人航天多年来只依赖航天飞机,连原先比较成熟的载人飞船都没有了。航天飞机到2010年就要全部退役,但目前,航天飞机的接班人“下一代载人航天器”还在设计中,升空的时间初步定在2014年。看来,美国载人航天青黄不接的局面很难回避。

  航天飞机拥有辉煌的历史,但其未来却显得日益黯淡。作为载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幕,航天飞机迟早要退出历史舞台,但航天者们对太空大无畏的探索,必将对子孙后代产生巨大影响。

  惊险备忘

  “发现”号考验美国神经

  7月26日:“发现”号顺利升空。这是美国自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以来首次重返太空。发射过程中,“发现”号外挂燃料箱发生泡沫材料脱落事件。美国宇航局专家称,脱落材料可能对航天飞机绝热层造成损伤。

  7月27日:“发现”号机组成员利用安装在航天飞机末端机械臂上的监控杆对航天飞机的机翼和前舱进行彻底检查,以确定“发现”号是否有损坏。

  7月28日:“发现”号和国际空间站对接。空间站宇航员为“发现”号绝热层拍摄数码照片。宇航局说,在发射过程中,至少一块泡沫碎片“可能击中了”航天飞机机翼。

  7月29日:“发现”号将运载的补给物资从补给舱转移到空间站内。女机长艾琳·柯林斯说,机组成员对宇航局并未解决泡沫材料脱落问题表示“惊讶”和“失望”。

  7月31日:宇航员将国际空间站内的垃圾转移到“发现”号补给舱内。宇航局长迈克尔·格里芬说,宇航局在“发现”号安全检查中“犯下大错”。

  8月4日:宇航局说,可能需要额外进行一次太空行走,检修“发现”号指令舱舷窗下一块破裂的绝热材料。但宇航局最终决定,“发现”号可以返航。

  8月8日:宇航局因肯尼迪航天中心天气恶劣而推迟一天降落。

  8月9日:由于天气原因,“发现”号错过两次降落机会,但最终于美国东部时间8时12分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降落。

  刷新纪录

  重返太空实现五大突破

  这次太空旅行中,“发现”号创造了宇航史上的五次突破。

  突破一:首次在外挂燃料箱及固体火箭推进器上安装数字摄像机,分别监测航天飞机及外挂燃料箱表面是否有碎片脱落。航天飞机机械臂上还安装了50英尺(约合15米)长的探测装置,可以伸展到航天飞机的“腹部”、两翼及前端进行拍照,精确度达到毫米。因为探测装置本身也可能对航天飞机的机体外部构成损害,所以这种设计也带有危险性。

  突破二:机长艾琳·柯林斯首次在轨道上靠近空间站的位置将航天飞机倒置,以使空间站内的两名工作人员清楚地拍到“发现”号表面可能存在的机体损坏情况。

  突破三:首次在太空维修航天飞机。由于“发现”号绝热瓦需要修复,美国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完成了宇航史上首次在空间轨道上对航天飞机的维修。在这项以前从未演练过的任务中,鲁宾逊成功清除了“发现”号机腹下部伸出的两片陶瓷纤维布。美国宇航局曾担心,这两片陶瓷纤维布的存在将直接威胁到航天飞机的安全返回。

  突破四:首次在航天飞机下部太空行走。修复过程中,美国宇航员斯蒂芬·鲁宾逊的太空行走比较特殊。由于航天飞机隔热瓦故障出现在机腹下部,宇航员需要进行这种特殊行走才能到达执行这项任务,于是上演了历史性的一幕。

  突破五:首次在太空进行绝热瓦修补试验。对于航天飞机来说,如果宇航员不能在飞船出现细微故障时及时排除险情,这将是灾难性的一幕。宇航员在此次太空旅行中,还对一种用于航天飞机绝热瓦修补的填缝剂进行了可行性试验。根据宇航局计划,一旦这种填缝剂效果良好,它将被用于今后的航天飞机修复。

  本组稿件均据新华社

  国际观察

  “发现”号让美国发现了什么?

  “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发射并平安归来,对于美国来说,无疑是一片欢呼声。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是美利坚民族信心的一种体现。美国人再次证明,他们仍然是世界上外太空探索中最发达的一个国家。

  但是也有少数美国媒体很冷静,他们告诉美国读者,在“哥伦比亚”号罹难、“发现”号重新调整发射计划的这两年时间中,周围的大国都没有停止发射自己的人造天体,中国甚至第一次把中国人送上了外太空。尽管在美国的航天飞机上,一直都有外籍宇航员的一席之地,NASA甚至把这种向外籍宇航员提供的位置称为是国际合作的方式。可报道还是激怒了一些美国人,他们在酒吧里高呼,外太空属于美国!样子看上去和外太空极端主义者差不多。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号让美国人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对未知空间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并不止美国人自己。包括欧洲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在外太空探索中插上了自己民族的旗帜。其实美国的航天事业,也集聚了来自多个民族的精英。NASA的研发群体中,就包括了来自欧洲和亚洲的学者,甚至还有许多华裔科学家。

  美利坚民族的多元特性,决定了这是一个不太可能产生极端狭隘民族主义的地方。但长期以来,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和垄断,却使得美国人更容易产生对于高科技的垄断意识,或者说科技保护主义。这种意识的出现,一方面让美国独自享受科技领先全球的快感,并且以技术上帝的姿态面对全球;另一方面,让美国人对其他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科技发展,都带有强烈的抵制情绪,甚至认为这些国家科技的超越,非偷即抢。

  航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航天飞机曾是先进航天技术的象征,是“阿波罗”登月之后美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担负着在载人航天领域与前苏联的空间站分庭抗礼的政治宣传功能。航天飞机的概念曾让不少航天大国心动,比如欧空局和日本都设计过自己的航天飞机。但美国人坚持认为,这个技术的存在,是美国傲视世界的象征。因此“哥伦比亚”号的罹难,真正让他们了解到,其实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国独享的事业。无论从投入,到成果产出,都具有丰富的全球性意义。“发现”号升空以后,全美国的媒体仍然没有停止对它的追踪,一位热衷航天飞行的老兄就在电子邮件中告诉我,无论当年全美国空巷观看阿姆斯特朗登月,还是今天每次航天飞机升空都牵动心弦,其本质,都是美国人在照镜子,他们在阅读自己的成就。因为这个源自多民族的美利坚合众国,从历史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孤芳自赏意识。但是所有的这一切,其实都在证明,毕竟美国已再也无法承受一次新的坠落了。但是在人类航天事业上,这既是航天事业的成果共享,也是航天事业的成本均摊,美国人用“发现”号在发现这一点。骆伽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