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现”号惊心动魄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6:19 都市快报

  美国西部时间9日凌晨5时11分22秒(美国东部时间上午8时11分22秒,北京时间20时11分22秒,以下均为北京时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着陆。

  此次“发现”号的太空之旅长达14天,绕地球飞行219圈,行程近930万公里。

  顺利到家

  壮观的着陆无比精彩

  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天还没有亮,“发现”号就回来了。黑暗中,它对准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22号跑道,后轮着地,飞快地滑行,慢慢减速,终于停稳。

  远在东海岸的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人们爆发出欢呼声和掌声。

  “这是一次十分壮观的着陆!”肯尼迪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激动地对机组人员发去信息,“欢迎回家!这是一次成功的太空飞行,降落过程也无比精彩。朋友们,欢迎回来!”

  “发现”号女指令长艾琳·科林斯当即回答:“我们很开心能成功回家,我代表机组成员对所有参与此次任务的工作人员表示祝贺。”

  美国宇航局太空飞行副主管比尔·雷迪激动地说:“这次‘发现’号成功归来,对整个航天事业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为了这次任务的成功,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飞实验活动。如今实践证明我们的方法是正确的。不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次飞行都能永久地载入人类航天飞行的史册。”

  老宇航员说感觉

  “发现”号踏上返程时,美国“阿波罗13号”飞船前宇航员拉维尔,“预测”了“发现”号7名宇航员进入大气层时的感觉:“会听到一点噪声,但并不太颠簸。重力感会从零开始上升,从1/10个G,直到3个G。他们将用俯身的姿势坐着,这样,重力会散布到全身,以免因大脑缺血而昏厥。他们会出现呼吸困难,心跳也会加速。”

  “鼻子航天员”先去嗅

  “发现”号着陆后,静候在跑道上。一群被称为“鼻子航天员”的工作人员首先上阵,用他们灵敏的嗅觉闻遍“发现”号上所有东西的味道。

  这是因为太空舱里的各种物质,经过高温后,可能会变质产生毒性。

  “发现”号进行了各项数据检测,一切正常。

  平静地走下飞机

  着陆两个小时后,7名宇航员脱下桔黄色的宇航服,改穿深蓝色宇航服,平静地从航天飞机上走下来,没有鲜花,也没有太激动。

  宇航员们边交谈边下机,察看“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和飞行员凯利绕“发现”号步行一周。地面工作人员也很平静,简单地跟科林斯交谈几句,然后是各忙各的去了。

  着陆地从东改到西

  “发现”号7名机组成员的亲人们,已在美国东部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守候、煎熬多日。但“发现”号最后在美国西部的加州降落,让他们有些失落。他们得等到10日才能在休斯敦与宇航员们见面。

  “发现”号没有在前天如期降落,昨天有6次降落机会。第一次是17时07分,第二次是18时43分,都是安排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此外,还有18时39分、20时13分在新墨西哥州的白沙着陆,在20时12分、21时47分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当天,肯尼迪航天中心的风暴看起来正在漂走。但随后发现,当地的天气状况还是不理想,17时03分,美宇航局决定,改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那里天气状况良好,有些微风。

  运输机运送“发现”号

  航天飞机的“老家”毕竟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相关的组装、检修设施齐全。“发现”号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后,需要用特制的波音747运输机送到大陆另一端的佛罗里达,仅一次单程运输费用就高达100万美元。

  回家过程

  “发现”号四大步着陆

  18时43分,地面控制中心下达点燃制动火箭的命令。任务控制室航天飞机通信员、宇航员金·哈姆把指令传给“发现”号指令长艾琳·柯林斯,是返航的时刻了。

  9分钟后,“发现”号调整好角度。又过了14分钟,发动机点火,开始脱离环地球轨道,飞向地球大气层。

  第一步脱离轨道自由下落

  整个着陆过程主要分成四个步骤。

  “发现”号踏上返程时,在太空飞行的时速为2.9万公里。着陆前约1个小时,“发现”号脱离太空轨道,启动发动机减速。约25分钟后,“发现”号进入地球大气层。在它高速穿越大气层下降时,在某种程度上已变成了自由下落、不使用动力的滑翔机,直到距地面约120公里的返回界面———它的位置是南太平洋库克岛上空。

  40度角

  航天飞机严密绝热的机腹朝向地球,角度为40度。这一角度在航天飞机穿越大气层最厚的部分时至关重要:如果角度太小,“发现”号就会被“弹”回太空,就像“打水漂”时石片在水面上的跳跃运动;角度若过大,“发现”号就会太热,影响安全。

  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是在穿行大气层时解体的。因此,“发现”号走这段路时,人们极为担心。不过“发现”号顺利地穿过,没有出现问题。

  第二步计算机操纵飞行

  着陆前半小时,“发现”号距地面85公里。这时空气压力开始增加,“发现”号在计算机操纵下,机翼开始摆动,方向舵开始启用。

  “S”形转动

  在计算机操纵下,“发现”号连续4次做“S”形转动,机身侧滚最大80度,以进一步减速。飞机此时仍以超音速飞行,因与空气摩擦,它的外表陶瓷绝热瓦的温度可高达1650摄氏度。

  第三步人工控制飞行

  着陆前8分钟,宇航员开始控制航天飞机;在着陆前4分钟,穿越着陆点上空的大气层内层。

  两声巨响对准跑道

  这时,航天飞机的速度降到音速以下,机头和机翼部分的压缩空气制造出两声巨大轰鸣,在地面听来,就像两声枪响,地面有人发出惊呼。在“发现”号距离地面约40公里时,宇航员手动操控“发现”号,进入最后的着陆飞行路线。

  着陆前90秒钟,当航天飞机对准跑道时,其高度为4.5公里,飞行速度为每小时518公里。航天飞机以比普通客机更大的锐角降落,垂直高度降低的速度要快20倍。

  第四步拉起机头着陆

  着陆前33秒、离地面610米时,驾驶员拉起飞机的机头,然后放下着陆装置。

  借降落伞减速

  飞机后轮接触跑道路面时的初始速度约为每小时354公里,飞机最大限度地减速,同时尾部射出一个降落伞帮助减速。随后驾驶员使飞机前轮着陆,进行“刹车”操作,并让已无用的降落伞与飞机脱离。此后航天飞机减速滑行直至停下。

  返航前

  精心设计回家路线

  两年前“哥伦比亚”号失事时,航天飞机的残骸坠入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引起不小的恐慌。

  为防“发现”号发生意外,航天飞机碎片坠地造成意外,美国宇航局为“发现”号精心设计了一条降落路线,穿越太平洋和南加利福尼亚,途经洛杉矶北部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由于沿途都是海洋和地广人稀的地区,所以一旦发生意外,也不会酿成更大的伤亡。

  机组成员返航前语录

  艾琳·柯林斯说:“我希望我们能够随时回来,很高兴我再次回来了。我们只要专注于我们的任务就行,地面上的人们会为我们准备好一切的。我爱呆在太空的感觉,这里真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地方。”

  任务专家安德鲁·托马斯说:“这是我第一次期望坐在窗边。”他在前三次返回地球的航行中都是坐在中间的位置。

  任务专家查尔斯·卡马达说:“我想看见我的家人,我们都想好好洗个淋浴,清理一下自己,然后吃顿大餐。”

  飞行员詹姆斯·凯利说:“一方面,我有点儿担心,因为‘哥伦比亚’号惨剧。应该感谢‘哥伦比亚’号的机组人员,他们的牺牲使我们更加小心,我们带足了工具来保证飞行成功。另一方面,又不太担心,因为我们出色地完成了所有任务,我们已小心地为返航做了准备。我十分吃惊,我们这么迅速、这么平稳地在隆隆声中返回地球。”

  任务专家温蒂·劳伦斯说:“这是我第四次航天飞行,也是最繁忙的一次飞行。地面上的数千人为这次飞行不懈努力。真正的英雄应该是地面上那些将我们成功送入轨道的人们,我们真的盼望今天就能踩在地面上,那种感觉真是太好了。”

  任务专家史蒂芬·鲁宾逊说:“发现号的全体机组人员感谢你们,地面所有的朋友们,你们也同样伟大。”

  日本宇航员野口聪一说:“太空的这次经历真是太宝贵了,我亲眼看见了月球。”

  分析

  航天飞机将逐渐淡出

  “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美宇航局在两年多的时间里投资30多亿美元、从6个方面改善航天飞机的安全性。但这次“发现”号飞行,还是险情迭出。

  在太空中,“发现”号的宇航员检测了新的安全设备,为国际空间站带去了急需的设备和补给。

  “发现”号此行充满惊险色彩。最初,“发现”号由于传感器故障推迟升空。在升空瞬间,大块绝热泡沫材料脱落,宇航员被迫在太空紧急维修。最后返航时间一再推迟,让人捏了一把汗。

  美国宇航局官员说,在解决所有问题之前,美国不会再次发射航天飞机。

  昨天21时30分,美国宇航局召开了简短的新闻发布会。记者们围绕着“发现”号此次飞行中所遇到的“意外问题”提问。

  美国国会已批准在2010年让所有3架航天飞机退役。美宇航局设想的下一代“载人探索航天器”,安装在运载火箭顶端,更接近于宇宙飞船,同时也沿用航天飞机的部分系统。

  这表明,未来的美国载人航天将扬弃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追求“大而全”的航天飞机设计思想。服役20多年、共飞行100多次的航天飞机,将逐渐淡出。

  (综合新华社报道)

  (都市快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