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幸运之旅未解安全困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9:19 南方都市报

  幸运之旅未解安全困境

  “发现”号的“复飞”标志着航天飞机将逐渐告别载人航天舞台

  LANDING SAFELY

  8月9日,“发现”号航天飞机返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对于美国宇航局来说,航天飞机“复飞之旅”幸运成功,尽管表明了它继续从事载人航天探索的决心和实力,却也暴露出航天飞机的困境并未改善。

  巨资整改,收效不大

  “发现”号此次任务,是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失事后航天飞机首航。为了让“哥伦比亚”号的悲剧不再重演,美宇航局在两年多里投资30多亿美元、从6个方面改善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而“发现”号的这次飞行任务之一就是要检验这些改进措施,证明航天飞机依旧适合承担太空探索使命。

  然而“发现”号险情迭出的太空旅程表明,耗费巨资的改进工程并未显著提高航天飞机的安全性。

  7月26日发射时,“发现”号的绝热泡沫材料和绝热瓦出现脱落,美宇航局局长格里芬在事后承认,航天飞机未受损伤“实在幸运”。随着“发现”号在轨道上运行,更多的问题暴露出来。一是机腹部伸出的两块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使宇航员要进行太空维修才能解决;二是机头部位舷窗下的绝热材料松动,使宇航局要召集空气动力学家验证其是否会危及着陆过程。直到最后,“发现”号能否安全着陆还是悬念。

  美国的信心受到打击

  太空中的“发现”号频频遇险,迫使美宇航局再次推迟了此后的航天飞机发射,也使公众产生了焦虑和质疑。航天史学家霍华德·麦柯迪说,这“对美国的信心是一个打击”。

  美国宇航局官员说,在解决所有问题之前,美国不会再次发射航天飞机。“我们新的使命才刚刚开始。”美国宇航局负责航天飞机项目的官员比尔·雷蒂说。

  在这一背景下,美宇航局一方面开始对“发现”号维护改进工程进行调查,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先后透露了它未来载人航天器的设想和重返月球、登陆火星的计划。

  美宇航局设想的下一代“载人探索航天器”安装在运载火箭顶端、更接近于宇宙飞船,同时也沿用航天飞机的部分系统。这表明,未来的美国载人航天将扬弃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追求“大而全”的航天飞机设计思想。

  可以说,“发现”号这次“复飞之旅”标志着服役20多年、共飞行100多次的航天飞机,将逐渐告别世界载人航天的舞台。

  新华

  新闻观察

  航天飞机老了

  航天飞机老了,美国宇航局早已决定在2010年让它退出历史舞台。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美国其他一些航天计划的实施,都需要航天飞机高强度的出征。然而,航天飞机仅剩3架,不但数量上不能满足需要,连飞行安全都无法得到充足保障。此外,航天飞机采用的技术特别是信息和材料技术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力不从心并不让人奇怪。

  航天飞机是美国和原苏联争霸太空、被一些专家认为是冒进的产物,具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航天飞机有3500个重要的分系统和200多万个零部件,只要其中1个分系统或零部件失灵,就可能导致重大事故。有专家认为,航天飞机就像一枚可以飞行的巨型炸弹,是一个高度危险的随时都可能爆炸的巨系统。

  尽管美国在载人航天领域成就斐然,但是美国的载人航天多年来只依赖航天飞机,连原先比较成熟的载人飞船都没有了。航天飞机到2010年就要全部退役,美国宇航局局长格里芬还表示,甚至可能让它们提前退役。但目前,航天飞机的接班人“下一代载人航天器”还在设计中,升空的时间初步定在2014年。看来,美国载人航天青黄不接的局面很难回避。

  新华

  图:

  8月9日,肯尼迪航天中心的工作人员万分紧张地注视着“发现”号着陆的全过程。《纽约时报》、《今日美国报》等媒体近日来接连发表文章说,许多美国人已经不敢观看“发现”号此行特别是着陆阶段的电视直播。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