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发现平安回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0日09:37 南京晨报

  “发现”号终于回家了!在经历了惊心动魄和充满意外的14天太空之旅后,“发现”号航天飞机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8时12分(北京时间9日20时12分)在加州爱德华兹基地成功着陆。这是自“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美国航天飞机首次顺利地重返太空,并且平安回家。

  着陆时间、地点改改改惊心动魄66分钟全球瞩目

  错过两次登陆机会9日的返回过程一波三折。“发现”号原定最早于美国东部时间9日5时07分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但是由于佛罗里达州着陆地点天气仍然不理想,存在降雨的可能性,美国宇航局放弃了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两次降落机会。

  此时,“发现”号在9日只剩下4次着陆“时间窗”,在加利福尼亚州的爱德华兹空军基地和新墨西哥州的白沙各有两次机会。美国宇航局最后根据天气状况做出决定,“发现”号改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着陆。

  “当你们看见加利福尼亚州沙漠中美丽晴朗的夜色和微风,不知道你们感觉如何?”当控制中心通知“发现”号放弃在佛罗里达着陆的计划时说。“我们已做好了一切必要的准备,”“发现”号指令长艾琳·柯林斯平静地回答。 安全度过危险时刻

  美国东部时间7时06分,“发现”号点燃了制动火箭,开始减速,并且脱离了地球轨道,开始了惊心动魄的着陆之旅。

  由于两年前的“哥伦比亚”号失事时,航天飞机的残骸坠入得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纳州,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是引起不小的恐慌。为防“发现”号发生意外,航天飞机碎片坠地造成意外,美国宇航局为“发现”号精心设计了一条降落路线,穿越太平洋和南加利福尼亚,途经洛杉矶北部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由于沿途都是海洋和地广人稀的地区,所以一旦发生意外,也不会酿成更大的伤亡。

  7时40分左右,“发现”号进入大气层,这时空气压力增加,航天飞机的机翼开始摆动,方向舵开始启用。在这一阶段,“发现”号由计算机操纵飞行,航天飞机连续4次做“S”形转动以进一步减速。飞机此时仍以超音速飞行,因与空气摩擦其外表陶瓷绝热瓦的温度可高达1650摄氏度。

  这个阶段也是“发现”号着陆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刻,2003年2月,“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就在这一阶段在美国南部上空爆炸,控制中心鸦雀无声,气氛显得格外紧张。

  8时04分,控制中心宣布“发现”号已经安全度过这个最危险的阶段,并且没有出现任何问题,紧张的气氛变得乐观起来。 顺利降落平安回家

  当太阳即将在加利福尼亚的沙漠中升起时,黑色的天际出现了“发现”号闪亮的身影。

  当航天飞机穿越加利福尼亚沙漠上空时,航天飞机的速度减至音速以下,人们可以清楚地听到两声音爆。航天中心的一些不知情的记者发出惊呼,但是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面露笑容,因为他们知道,庆祝胜利的时刻即将来临。

  驾驶员吉姆·凯利娴熟地控制着“发现”号,成功地将时速降至9公里,平稳地向跑道滑去,指令长艾琳·柯林斯完成了最后的操作。

  美国东部时间8时12分,100吨重的“发现”号稳稳地降落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结束了长达14天的太空之旅。这惊心动魄的66分钟牵动着世界的目光和心情。

  女机长:回家感觉真好NASA:大石头可落了地

  数次重复“回家真好”在“发现”号一触地并开始滑行的过程中,“发现”号上的宇航员们便在第一时间与任务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进行了相互祝贺。NASA控制中心在发现号航天飞机在跑道上滑行停下来后表示:“祝贺你们完成这次真正壮观的试验飞行,欢迎回家,朋友们。”

  而机长艾琳·柯林斯则回答道:“我们很高兴回来,我们也祝贺整个团队出色完成了这次任务。”此后,她似乎喃喃自语,似乎在与她在机舱内的同伴们说着:回家的感觉真好!通过电视直播,观众们多次听到了女机长的这一“肺腑之言”。宇航员环绕“发现”号一周

  在期待和焦急之中,北京时间昨晚2218前后,7名宇航员终于走出了机舱。他们身穿统一的绿色的工作服,通过航天飞机的舷梯缓缓走了下来。这时,没有一束鲜花,也没有任何热烈的欢迎场面,一切显得异常的平静与正常。疲惫写在了他们的脸上。他们与等候在飞机旁的专家们一一握手致意。

  不过,走下“发现”号飞机之后,宇航员们并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又立即引导地面专家来到了“发现”号航天飞机的舱底下,仔细检查可能存在问题的地方,其中一些部分曾是两名宇航员漫步太空检修的地方。这种敬业精神令所有的电视观众大为折服。在他们绕行“发现”号一周之后才离开现场。

  NASA局长要让位女机长

  此时,NASA官员如释重负,感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纷纷。“发现”号的成功将驱散盘旋在NASA头顶的阴影,使美国人重新获得对NASA的信心。NASA局长格里芬开玩笑说:“我在考虑让位给艾琳·柯林斯。我觉得她更聪明,更有魅力,更漂亮而且是一位更优秀的飞行员。”航天飞机项目主管比尔·帕森斯激动地说,“太棒了!今天作我们自己太好了。”肯尼迪中心发射和着陆主管麦克·林巴赫在称,“‘发现’号回家了,机组成员平安,我们的任务圆满完成。” 尽量不想“哥伦比亚”号

  女机长柯林斯表示:“虽然我们已经做好准备盼望着早日回家,虽然会想到当年的‘哥伦比亚’号,但是我们都专注着手里的工作,尽量不让自己想到那件事。”

  想要着陆不容易“发现”号的8次回家尝试

  “发现”号的着陆真是千呼万唤,经过整整两天的准备,三个着陆地点的选择,八次着陆机会的取舍,终于在北京时间的8月9日晚8点12分,爱德华兹基地迎来了回家的“发现”号。三个着陆选择地点:

  1,肯尼迪航天中心:位于美国的东海岸,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

  2,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位于美国的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

  3,白沙:位于新墨西哥州。

  据历史数据,过去,航天飞机共在肯尼迪航天中心降落61次,在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降落49次(加上此次为50次),在白沙只降落过一次。两天八次可能的着陆机会:

  8月9日:(以下均为北京时间)

  肯尼迪航天中心:17点7分,18点43分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20点12分,21点47分

  白沙基地:18点39分,20点13分8月8日:(北京时间)

  肯尼迪航天中心:16时46分,18时22分

  早在8日,宇航员已经做好了着陆的准备,等待航天飞机任务控制中心的指令点燃制动火箭,返回地球。但任务控制中心却传来消息,由于卡纳维拉尔角的低云,“发现”号放弃原定着陆尝试,并将着陆时间推迟到9日。

  爱德华兹基地:近半数航天飞机在此着陆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位于洛杉矶东北部150公里的沙漠之中,是一个庞大的综合性航空基地。它初创于20世纪30年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美国空军训练中心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后,其主要功能转向为科研试飞,基地内设有美国空军飞行试验中心、美宇航局德莱顿飞行研究中心等机构。1981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首航,就降落在爱德华兹。如今它还常被选作航天飞机着陆的第一后备机场。在迄今美国112次航天飞机飞行中,有50次在爱德华兹着陆。

  爱德华兹空军基地之所以常被选作航天飞机着陆地点,是因为它在沙漠之中,气候干燥少雨,可能危害航天飞机安全的低空雨云全年都见不到几次,气候条件比佛罗里达州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好得多。但航天飞机的“老家”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相关的组装、检修设施齐全。一旦它降落在爱德华兹后,需要用特制的波音747运输机送到大陆另一端的佛罗里达,仅一次单程运输费用就高达100万美元。

  美国的“X”系列试验飞机和新型F 22、F35战斗机、隐形轰炸机、无人飞机,都在爱德华兹进行试飞。该空军基地保密程度很高。

  回家前,宇航员听歌度日 美国当地时间8月8日,低空的云层使得“发现”号原定周一的着陆未能实现,而NASA发誓要让航天飞机在周二降落。

  航天飞机着陆的推迟让宇航员的家属感到极为失望,7名宇航员的家属周一都来到了肯尼迪航天中心。“发现”号航天飞机上的宇航员周一晚间伴着“披头士”乐队的精典歌曲“阳光灿烂的一天”醒来,为周二的着陆开始准备。任务控制中心通过无线电向宇航员表示:“这是阳光灿烂的一天,这是双脚踏上地球的一天。”宇航员温迪·劳伦斯说:“我们希望今天能够回到地球。”出于谨慎考虑,地面控制人员会要求机组成员“穿好宇航服、节约用电”。同时,地面控制人员开始向“发现”号传递“轻松抒缓”的音乐。宇航员“情绪很乐观”。“发现”号上携带的燃料和供给物资可以让它支撑到10日。

  错过首个着陆机会女机长很理解 9日,飞行控制人员表示,“发现”号女机长柯林斯得知错过第一个降落机会———美国东部时间5时07分在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着陆的消息后表示:“我们理解佛罗里达的天气是多么不稳定,所以我们并不吃惊。我以前也多次遇到和你们一样的情况,所以我很理解。”

  连续巨响震撼洛城 据悉,“发现”号在加州降落时,由于它以超音速的速度飞行,洛杉矶的市民们都会从梦中被两下使窗户玻璃发出颤抖的连续音爆声惊醒。NASA发言人隆波特姆表示:“它听起来有点像雷声和霹雳。”距“发现”号飞行路线300英里的地方内,都能听到音爆声。直播“发现”号着陆过程的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主持人形容说:“这个声音就像两声枪响。”在直播的背景声音中,能够听到有人在惊呼。

  老人凌晨追“发现” “它来了!”记者身边一位名叫约翰逊的老人说。当地时间5时10分左右,爱德华兹空军基地的东边已是曙光微露。从30多公里外的家中驱车赶来的约翰逊老人指着那像流星般的光点说:“很棒!”他说,自己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看航天飞机降落,已看了几十次,看起来这次“发现”号“运气不错”,平安回家了。据悉,凌晨3时多,基地周围已有不少“发现”迷。

  “发现”号回家后就退役

  下一代航天器将加速推出

  8月9日,美国航天史上又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在“哥伦比亚”悲剧两年多之后,“发现”号的成功回归温柔地抹去了美国人的航天飞机之痛,劳苦功高的“发现”号从此成了美国的英雄。然而,由于“发现”号重返太空之旅过程中一些严重失误,美国已经宣布暂停航天飞机发射计划。那么,“发现”号的未来在哪里?继续遨游太空?还是告老还乡?

  7月26日“发现”号升空的时候,外挂燃料箱上脱落的那一大块不规则的隔热泡沫,它只比两年半前击中“哥伦比亚”号左翼的隔热泡沫体积略小。“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面时发生解体,泡沫材料脱落就是罪魁祸首。

  再次面对脱落的隔热泡沫,美国航空航天局专家尴尬与重压并存。“当你犯错的时候就要承认,我们错了。隔热材料本不该脱落,但事实是,它脱落了。”然而幸运的是,它没有击中“发现”号。即便如此,脱落事件本身已经让美国航天界感到了巨大的挫折和焦虑,NASA立刻宣布,“发现”号返航之后,在一段时间内暂停航天飞机的发射计划,直至问题彻底解决———至少花费数月和数十万美元的资金,对航天飞机绝缘泡沫碎片脱落的问题加以研究解决。

  “发现”号返回地球之前,正在NASA和全美人民为它祈祷的时候,美国政府高官们已经开始对是否压缩航天计划展开了讨论。支持者认为,美国航天计划近年来遇到了很多麻烦,如果压缩该计划,不仅可以节省数十亿美元的资金,而且不用让宇航员们面临生命风险。一些议员甚至表示,如此巨额成本,不值得纳税人掏腰包。

  于是一些美国官员建议,既然如今这代航天飞机不能100%保证安全,不如让它们全部退役,NASA应加速下一代航天飞机的研制,直到能够更加安全地承担飞行任务之后再恢复载人航天飞行。

  在美国民众心中,隔热材料脱落事件之后,民众对航天飞机项目的支持目前已经跌至近20年来的新低。在很长时间里,美国人对太空飞行和探险一度热情十足。但是,“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失事后,一些机构和人士提出了不少批评,认为美国政府和航空航天局不应该继续发展风险极大的航天飞机项目,推行月球及火星的探险计划,而且许多太空飞行并不具备太大的科学价值,管理漏洞很多等等。而此次“发现”号的幸运躲过撞击,更是让人们为它捏了一把汗。

  尽管部分美国人对载人航天飞行的支持热情有所减弱,但美国国会却仍对航天计划十分热衷。美国民主党议员比尔·尼尔森说:“航天计划需要继续修建和完成国际航天站,这样它可以被用作太空试验室,同时我们要加速替代航天飞机的飞行器的研究,我们知道这不会是一夜之间就能完成的。”美国航空航天局也一直试图说服国会增加财政拨款,理由是他们会对航天飞机的安全性进行改进,还能增加就业机会等。“发现”号是告老还乡?还是继续充当英雄?答案就在不远的未来。

  出镜率最高、玩起太空后空翻……

  难忘多个“第一瞬间”

  在这次历时14天的重返太空之旅中,“发现”号创造了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瞬间”。

  第一次握手。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54分,国际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菲力普斯像绅士那样向“发现”号指令长柯林斯伸出手,以示欢迎。这是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自2002年底以来与航天飞机宇航员的第一次太空握手。随后的9天中,“发现”号宇航员与空间站宇航员结下了深厚的友谊,9名宇航员还一同悼念了失事的“哥伦比亚”号机组乘员及其他牺牲的航天事业先驱。

  第一次后空翻。北京时间7月29日20时许,“发现”号飞到国际空间站下方183米处,指令长柯林斯操纵航天飞机作了一次翻转,使机腹朝向空间站。这是航天史上航天飞机的第一次“太空后空翻”。这个不寻常的动作是为了让空间站宇航员为机腹拍照,检查航天飞机表面绝热瓦是否受到损伤。

  第一次太空修理。北京时间8月3日20时40分左右,“发现”号宇航员鲁宾逊被空间站机械臂“举”到航天飞机腹部,只用了几秒钟就将那里伸出的两块绝热瓦缝隙填充材料“拉”了出来。这是航天飞机24年飞行历史上第一次接受太空维修。这次维修为“发现”号返航进入地球大气层消除了一大安全隐患。

  此外,“发现”号还第一次携带了一根约15米长的遥控扫描系统来到太空。它能连接在航天飞机原有的机械臂上,使其能够伸到航天飞机的腹部,让附着在顶端的相机为航天飞机拍照。

  “发现”号此次还成为航天史上截至目前“出镜率最高”的航天飞机。“发现”号发射时,发射平台及周围就有摄像机和照相机107架,外挂燃料箱、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轨道器上也安装了摄像机,“发现”号全身还安装了110台数字摄像机,空间站宇航员也对其进行了“拍照查体”,地面控制人员通过分析传回的图片检查航天飞机表面是否受到损害。“发现”号此次的“全方位出镜”为今后的航天飞行开了一个先例,摄像监视和图片分析成为保证航天飞机安全飞行的重要安全措施之一。

  评析

  “发现”号让美发现了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发现”号让美国人发现,其实这个世界上对未知空间充满好奇和渴望的,并不止美国人自己。包括欧洲人、中国人和日本人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人们,都在外太空探索中插上了自己民族的旗帜。美国的航天事业也集聚了来自多个民族的精英。

  长期以来,美国在技术上的领先和垄断使得美国人更容易产生对于高科技的垄断意识,或者说科技保护主义。这种意识一方面让美国独自享受科技领先全球的快感,并且以技术上帝的姿态面对全球,另一方面让美国人对其他不同意识形态下的科技发展,都带有强烈的抵制情绪。

  航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航天飞机曾是先进航天技术的象征,担负着在载人航天领域与苏联的空间站分庭抗礼的政治宣传功能。因此“哥伦比亚”号的罹难,真正让他们了解到,其实航天事业,并不是一国独享的事业。

  “发现”号升空后,全美媒体都没有停止对它的追踪。无论当年全美国空巷观看阿姆斯特朗登月,还是今天每次航天飞机升空都牵动心弦,其本质,都是美国人在照镜子,他们在阅读自己的成就。所有的这一切都在证明,毕竟美国已经再也无法承受一次新的坠落了。但是在人类航天事业上,这既是航天事业的成果共享,也是航天事业的成本均摊,美国人用“发现”号在发现这一点。(来源:南京晨报)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