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正文

六方会谈体现出中国诚意 各方肯定北京会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10:32 国际在线

  7月26日,第四轮北京六方会谈开幕式现场。王建华摄

  国际在线消息:第四轮北京六方会谈进入休会期的那一天,恰逢立秋。正如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在会谈开幕前夜的欢迎致辞中所说,仲夏是果实的季节,让我们为了收获而辛勤耕作。

  在本轮会谈的13天中,各国间的双边磋商多达120余次。作为东道国,中方为推动会谈不断取得进展殚精竭虑,与其他各方的会见、会谈、磋商和会晤达66次,发挥了劝和促谈的积极作用。朝美这对“冤家”也多次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听取对方意见,了解对方立场。

  中方代表团分成几个小组

  六方会谈不单单是开会,而是一个持续的进程,一项艰巨的工程。整个会谈包括全会、团长会、工作组组长会、双边磋商、文件谈判等多层次、多形式的沟通。本轮会谈更是创下了诸多历史之最,例如:会期历时最长、磋商最频繁、与会人数最多。

  中方代表团由正式代表和助手、译员、行政人员组成,共40多人。除团长外,还有外交部亚洲司司长、朝鲜半岛事务大使以及来自政研司、欧亚司、美大司、军控司、新闻司、礼宾司等相关部门的司处领导。团内分成几个小组,文件组主管共同文件的起草、修改和磋商;简报组负责多边和双边会谈、会见的简报任务;翻译组担任会谈所有口译工作和文字翻译;会务组提供后勤保障服务;此外还有礼宾安全组、交通组等。

  谈判的过程枯燥而多变,充满了挑战与考验。在13个日日夜夜里,形势瞬息万变,所有中方人员都坚守岗位,随时待命。有时突然定下紧急磋商,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在5分钟之内就全部到位;有的组一时人手不够,另一组就会及时派员补充;有的同志病倒了,会务组就会给予温暖的照顾。

  武大伟爱讲故事,希尔想去故宫

  翻开第四轮六方会谈的集体照,细心人会发现一些新变化。首先是六人照变成七人照。李肇星作为东道国外长位居正中,显示出中方对本轮会谈的重视。七人的排列顺序有一定规则,一是按级别,二是按国家名首字字母的顺序。这么一来,正好把朝美两国的团长排在了一起。其次,六方团长新旧交替。朝鲜团长金桂冠曾参加过第二、三轮会谈,堪称“元老级”人物;俄罗斯团长阿列克谢耶夫也参加过上一轮会谈。中、美、日、韩四方团长则换了新面孔。

  六方会谈主席、中方团长武大伟思维活跃,行事不拘一格。每次召集团长会,他总是建议其他五方团长在着装上可以“No-tie”(不打领带)。这样,无形之中就营造了坦诚、轻松、朋友式的会谈氛围。

  本轮会谈中,武大伟还博得了一个“故事大王”的美名。在8月4日晚举行的全会上,他讲到了安徽桐城的“六尺巷”故事,其中有诗云:“来信月月都说墙,让他三寸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人见过秦始皇。”以此来说服各方显示互信,互相让步,弥合分歧。

  美方团长希尔很喜欢喝咖啡,对钓鱼台芳菲苑特制的意式卡布其诺咖啡情有独钟。休会前有报道称,钓鱼台已免费为各方代表团供应了2000杯咖啡。闭幕式一结束,希尔就向服务员要了最后一杯咖啡,还开玩笑地说,这是我今天喝的第八杯,现在可以说,钓鱼台的咖啡供应量已达2008杯。希尔还有一大心愿就是去故宫转转,但是紧张的磋商日程让他总也抽不出空来。当休会后他离开钓鱼台时,离飞机起飞时间只剩3小时。他的特别助理从旁建议,不如带上球鞋去故宫跑一圈,以偿夙愿。1

  芳菲苑仿佛专为会谈而建

  外交部副部长戴秉国在会见六方团长时说,希望大家在钓鱼台里钓到大鱼。钓鱼台国宾馆内共有十几座别墅。芳菲苑是17号楼,2003年重建,占地近2.3万平方米,内有宴会厅、多功能厅、谈判厅、会客厅、接见厅和若干中西餐厅。这种布局可以随时随地满足多边或双边、正式或非正式会晤的要求,为各方提供了层次丰富的交流空间。正如中方发言人所说:本轮会谈可以“坐着谈,站着谈,在大厅谈,在会议室谈,在洗手间也谈”。

  芳菲苑主会场大厅气势恢宏,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号称“千人厅”。一楼正对大门的贵宾室A是团长会专用厅,大门右侧贵宾室B可用于副团长级文件磋商。此外,还有一个300平方米的开放式咖啡厅,北临钓鱼台湖面,日光通透,四季如春,故名“四季厅”。在这里喝喝咖啡,欣赏美景,成为代表们休憩的好去处。二楼南侧有5个房间,正好给其他五方作为工作间。

  有人说,芳菲苑仿佛专门就是为六方会谈而建的,从会场布置到音响设备都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例如主会场的巨型桌子,整体造型大气流畅,六个角严丝合缝,是钓鱼台的木匠师傅为六方会谈特制的。难怪在选择下一轮会谈会址的时候,其他五方难得高度一致,不约而同都填上“北京”。这其中有对中方斡旋角色的信任,更有一层客观因素——在其他地方,打灯笼都难找像芳菲苑这么理想的会谈场所。

  一人发言,四个翻译

  六方会谈是小多边国际会议,工作语言为英语,但也能感受到汉语热。很多外方与会人员原本就是中国问题专家,在会谈期间抓紧时间与中方团员交谈,普通话水平日见提高。朝文、韩文也是代表们交流的常用语言。总之,六方代表团中的任何两个人,都能找到语言的交集。在芳菲苑里,常常是团长们在室内磋商,随行人员在门外交流。

  召开全会时,使用中、朝/韩、日、俄和英文5种语言,每个团都需准备4个语种的译员。为保证各种语言翻译的准确性,又不影响效率,六方会谈采用同时交替传译系统。其具体运行方式是:当一位发言者进行一段发言之后,由其他4种语言的译员同时开始翻译,听众可通过接收器的不同频道选择收听不同语言。但不同语言对同一段发言的翻译所需时间不一样,为及时提醒发言者在全部翻译完成后继续下一段发言,会议特地设立信号灯系统,每盏灯分别代表一种语言。每位译员开始翻译时,通过遥控器打开相应的信号灯;完成翻译时,再关上信号灯。发言者看到5盏灯全部熄灭后,就可以继续下一段发言。

  这套翻译系统始创于上世纪90年代后期,经中方技术人员不断改进,非常方便实用,确保了会谈发言讨论的顺利进行。很多国外译员都赞叹中方精益求精的创新精神,还提议为这套独特的多语种翻译系统申请专利。

  2

  中式扇子带来和平之风

  开幕前一天,李肇星在钓鱼台6号楼设宴欢迎六方代表,并特别邀请解放军军乐队现场演奏。每一首曲目都经过精挑细选,如中国广东民歌《彩云追月》、朝鲜和韩国共同的民谣《阿里郎》、《桔梗谣》、日本民歌《北国之春》、俄罗斯民歌《红莓花儿开》、美国民歌《月亮河》。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代表们都报以热烈的掌声。

  与会者在会议第二天收到了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一把中国扇子。正面印有钓鱼台湖心亭的景致,反面是乾隆手书美誉钓鱼台的七律,侧印“第四轮北京六方会谈”的字样。钓鱼台国宾馆管理局冯树森局长说,在这酷热的季节,希望这把六方会谈专用扇能给人们带来清凉的风、和平的风。

  这股清凉的风、和平的风还真的吹出了东北亚。李肇星在六方会谈开幕式之后直接奔赴老挝万象参加东盟地区论坛(ARF)外长会议,临行前还特地带了一部份扇子和印有“北京六方会谈”字样的特制信笺。每当有外宾问起六方会谈,他答问前总是先赠上一把扇子或一张信笺,有时还应邀在上面签名。这真是礼轻情谊重,和平最珍贵。(周宁)-环球时报

  3(来源:国际在线)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收藏此页】【 】【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